說起演員鄧婕,總讓人無語凝噎。
說她被張國立騙?可張國立對她也算上是給予了全部身家。
但說張國立對她好?明明能有自己親生的孩子,卻因為張國立而不能要。
不過,聰慧如鄧婕,她在成全張國立的同時更成全了自己。
01
1984年,《紅樓夢》劇組在全國招募演員,已是川劇演員的鄧婕得知消息,也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了。
因為從小寄養在外婆家的關系,鄧婕很小就學會了自己照顧自己,她要強獨立,很有自己的主見。
是以,在報名想扮演的角色時,鄧婕選擇了精明算計,頗有見解的王熙鳳。
但鄧婕偏溫婉的長相,還有偏低的個頭,成了三位王熙鳳角色候選人中最被不看好的一位。
然而,或許這個角色真該是她的,當時其中最被看好的候選人談了戀愛,要和夫妻去外地發展,臨時退出。
而剩下的這位候選人,在看了鄧婕的表演之後,覺得自己能技不如人,也果斷放棄。
留下的鄧婕就要彌補身高和長相的不比對,不過,這個倒不難解決。
鄧婕的腳上踩了高跷鞋,一下子就“長”高很多,至于自如的走路方式,勤加練習即可。
而“王熙鳳”的柳葉眉丹鳳眼,也通過化妝的略微修飾達到了,對于頭發,化妝師用了高鬓。
化好妝穿上戲服的那一刻,那些不看好的人紛紛閉了嘴,這一舉一動,就是真的王熙鳳呀。
鄧婕也好毫不怯場,一擡眼一投手間,王熙鳳的八面玲珑就被闡述了出來,再加上能說會道的嘴巴,那精明算計樣也是表現得淋漓盡緻。
王熙鳳讓鄧婕演活了,鄧婕從此火遍大江南北。
可戲畢竟是戲,之後,鄧婕的一系列行為,讓觀衆們摸不到頭腦之餘,更是多了許多意難平。
02
鄧婕與前夫的相識很平常,結婚後,前夫希望鄧婕能安心在家庭,相夫教子,可鄧婕不願意,她想搞事業。
兩人誰也說服不了誰,于是,僅4年時間,兩人就離婚了,也就是《紅樓夢》海選那一年。
之後鄧婕因“王熙鳳”一角大火,事業上也更加順利起來,本以為有着事業心的鄧婕能一鼓作氣,沒想到又遇到了第二任丈夫張國立。
1987年,兩人因拍攝《死水微瀾》相識,在鄧婕眼中,她覺得張國立是有些傲氣的,總是斜眼看人,這讓她對張國立的初印象并不好。
因為這樣的原因,除了拍戲,鄧婕很少和張國立說話,張國立也很少找她說話。
直到張國立知道“王熙鳳”就是鄧婕飾演的,他抓緊看《紅樓夢》的書,和鄧婕一起說話,說的最多的也是《紅樓夢》。
漸漸地,兩人越走越近,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張國立對爽朗獨立的鄧婕有了好感。
在發現自己的感情發生變化後,張國立就向當時的妻子提出了離婚。
兩人協定離婚,張國立淨身出戶,兒子張默歸前前妻撫養,而為了不讓兒子張默失去父愛,前妻提出張國立不得再有孩子的要求,張國立也答應了。
鄧婕在後期的一次采訪中回應過,當時喜歡張國立,喜歡到什麼都可以妥協和不在乎,更沒有說誰有錢沒錢,有名沒名那一說,就是喜歡,在一起得了。
現在看鄧婕這一舉動,和“戀愛腦”無疑了,愛的義無反顧,1989年,兩人登記結婚。
婚後的二人有過一段艱難的日子,張國立跟着鄧婕來到了北京發展,當時他名氣沒有鄧婕大,舉步維艱,一度接不到劇。
但他從不氣餒,嘗試副導演等各種事務,鄧婕想幫他一把,而他卻斷然拒絕,說一切隻想靠自己。
幾年之後,張國立終于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宰相劉羅鍋》、《康熙微服私訪記》等,讓張國立在娛樂圈一下子站穩了腳跟。
而這一切的背後,離不開鄧婕的默默陪伴和支援。
03
本來,張國立和鄧婕,他們同屬于一個圈子,又都是演員,代溝什麼的根本不存在。
可因為張國立對前妻承諾“不再要孩子”,就真的沒讓鄧婕生。
衆所周知,鄧婕是想要一個孩子的,但為了成全張國立,鄧婕提過一次被拒絕後,就再也沒提過了。
或許因為這方面的虧欠,家裡的财政大權,一直都是在鄧婕手上,錢怎麼花,用到哪,都由鄧婕一個人做主,到了一定時候,才會告訴張國立。
有次采訪,主持人問張國立家裡是怎麼分工的。
張國立沒有猶豫的說,大事我做主,小事全聽鄧婕的,不過,家裡也沒啥大事。
反過來就是說,他全聽鄧婕的,而這,又恰恰是張國立的智慧所在,他給足了鄧婕尊重。
但這樣的尊重,依舊彌補不了鄧婕做母親的心意,于是,在鄧婕提出要收養孩子的時候,張國立再沒反對,欣然同意了。
無法有親生的孩子大抵是鄧婕心中的痛,但領養的兩個孩子也确實滿足了鄧婕當母親的心。
面對觀衆對她的惋惜和意難平,鄧婕倒很是坦然,她說:“沒什麼大不了的,把煩惱抛開,就海闊天空了,主要要看以後,我能做什麼,得到什麼。”
鄧婕用她自身的閱曆和智慧,選擇了放棄意難平,一切向前看,她成全了自己。
如果是為了愛情,那無疑,鄧婕是成功的,她用自己的愛,成全了張國立的面子和裡子,讓他不至于失信于人前。
如果是為了婚姻,那麼,鄧婕也是聰明的,她自己選的路,委屈往肚子咽,把好經濟權,做好賢内助,赢得了丈夫的愛和尊重。
鄧婕,不愧是扮演“王熙鳳”的最佳人選,她聰慧清醒,卻不會像“鳳姐”那樣咄咄逼人,既然明知不可為,那就不為,既成全了對方也成全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