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場上出現一種叫做卡牌盲盒的産品,在未成年人群中無序銷售,這類盲盒動辄幾十元甚至數千元,甚至可以炒作到21萬元的天價,玩法也衍生出“賭性”十足的拆卡直播間。
孩子們沉迷其中,家長們很是苦惱。卡牌究竟有何魔力?天價卡牌究竟是誰在炒作?總台《财經調查》曝光→
國小生沉迷抽卡無法自拔
卡牌究竟有何魔力?
卡遊連鎖商店的顧客大部分都是孩子,他們幾乎都是沖着“小馬寶莉”卡牌盲盒而來。這是一款以“小馬寶莉”卡通片中的形象為原型制作的一款卡牌盲盒産品。
卡遊公司在每個盲盒系列産品裡,都設計了普通卡位、中卡位和高卡位。卡位越高越稀缺、抽出來的機率也就越小。隻有購買之後拆開包裝,才能知道自己購買到的究竟是哪幾張卡牌。
記者發現,孩子們隻對稀有卡位感興趣,拆出來的其他中卡位、普卡随手就扔掉。為了攢齊這些稀有卡,孩子們近乎瘋狂地花錢抽卡,家長們對此更是苦不堪言。
孩子們沉迷抽卡,時而興高采烈、時而捶胸頓足,越抽越瘋狂……在抽卡過程中涉世未深的國小生們還頻頻爆出“雷句”,引發記者的擔憂。
孩子們幼稚的話語,讓成年人覺得既好笑又無奈。在抽卡過程中,孩子們甚至發現了所謂的“新商機”,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卡牌,孩子們之間互相交易,有的在卡遊店的公共區域完成,有的自己擺攤,他們将重複或不喜歡的卡牌賣出,掙來的錢又可以購買新的卡牌。當然,越稀有的卡賣得越貴,這早已在孩子們中間達成了共識,一張張卡牌也成了流通在孩子們之間的一種具有實際價值的商品。
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盲盒經營行為規範指引》中的相關規定,未成年人是不可以獨自購買這類卡牌盲盒的,但作為“小馬寶莉”卡牌盲盒的出品方,浙江卡遊科技有限公司在實際經營和管理中并沒有遵守相關規定。
除了線下的卡遊門店,在卡遊App和小程式上,孩子們自己的未成年人賬号也可以随意下單。
網際網路公開資訊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作為卡遊的核心産品——集換式卡牌,銷售收入高達16.75億元,占卡遊公司總收入的85.8%。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卡遊公司在各地發展經銷商,文具店、小賣店等都有“小馬寶莉”卡牌盲盒出售,上學放學路上的順手一抽,早已成為孩子們的習慣。
記者走訪多地玩具批發市場,幾乎每個攤位都在出售“小馬寶莉”卡牌盲盒,行情十分火爆。當記者提出卡牌包裝盒後面标注的未成年人禁止單獨購買的提示時,批發店主都不以為意。
天價卡牌炒作到21萬元
産業鍊條包圍未成年消費者
記者發現,為了讓卡牌更具有價值,甚至為了這種卡牌能再次交易,很多消費者會将買到的卡牌拿到卡牌評級機構進行評級,卡牌評級機構通過卡面的品相進行分數評定。重慶一家卡牌評級機構一周就能評十幾萬張卡,其中“小馬寶莉”卡牌占大多數。
有了所謂的評級,這些卡牌的身價開始飙升,根據所謂評級機構給出的評分不同,卡牌的價格在随後的交易中,可以翻幾倍甚至幾十倍。機構的客服表示經他們評級的卡牌最高賣到了21萬元。
在評級機構的助攻之下,一些實體店鋪為了能分得一杯羹,還提供回收、寄賣“小馬寶莉”高卡位卡牌的服務。
記者以手裡的一張9.5分的稀有卡為例,詢問寄賣卡牌店鋪的老闆,評級和未評級價格有多大差異,老闆給出了100元的差價。
記者在上海發現了一家專門收售“小馬寶莉”高卡位卡牌的店鋪,店内兩面牆擺滿了“小馬寶莉”的卡牌,卡的價格也從幾十元到幾萬元不等。記者詢問是否收卡,老闆表示:收,而且非常急迫。
業内人士告訴記者,在這場卡牌盲盒的交易遊戲中,卡遊公司賣卡牌盲盒,評級機構收費鑒卡評級,推高卡牌價格,二手商家回收稀有卡再賣出,每一個環節都賺得盆滿缽滿,唯獨隻有孩子們沉迷拆卡買卡,無法自拔。
拆卡直播間新玩法賭性更新
未成年人下單毫無阻礙
一些孩子告訴記者,現在他們最流行的玩法,是在短視訊平台的拆卡直播間裡,這裡的玩法最刺激。
拆卡直播間比較常見的一種玩法叫“疊疊樂”,規則是消費者購買盲盒卡包,主播代拆,拆出中卡位SSR則再免費開一包、拆出中卡位UR則再免費開兩包。第二輪免費贈送的卡包再以相同的規則繼續疊加贈送新的卡包,疊加得越多,抽中最高卡位CR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除了疊疊樂,數小馬也是一種規則簡單,但刺激感十足的玩法。消費者購買盲盒卡包,主播代拆,然後數所有卡牌上卡通小馬的數量,不同的數量對應不同的獎勵。
整個過程以小博大,小小卡牌,俨然成了彩票一樣的工具。在種種玩法的加持下,拆卡直播間變得熱鬧非凡,消費者在拆卡和兌獎的雙重刺激下不斷下單購買卡牌盲盒,越玩越上瘾,有的玩家甚至在網絡直播間裡直接成箱地購買。
幾乎所有直播頁面的醒目位置,都會明确标示“未成年禁止下單”的字樣,主播也會在直播中多次強調,未成年禁止下單。但是在整個直播過程中,主播自始至終都沒有核實下單的消費者是不是未成年人。
記者點選進入直播間下單的連結,在付款頁面,已經為記者預設勾選了“我已成年、同意代拆”的選項,無需任何操作,就可以直接付款下單,同樣沒有任何人核實下單人的真實年齡。
實際上,通過直播間公屏上的留言不難發現,直播間裡有許多觀衆都是未成年人。
孩子們在這樣“賭性”十足的直播間裡一邊寫作業,一邊聊着天,一邊下單購買卡牌盲盒,主播還時不時加入他們嬉笑回應着,直播間“未成年人禁止購買”的智語形同虛設。
一些在直播間買過卡牌盲盒的孩子也表示,直播間中禁止未成年人下單隻是一個幌子,他們下單從來都沒有遇到過任何障礙。
來源:央視新聞
編輯:小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