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記者 熊大平 圖/記者 趙忠志
“家裡炒菜用的什麼油?”“油酸是什麼?”“哪種油更有益于我們的身體健康”……7月28日,150餘名香報小記者走進位于鹹甯永安大道788号武漢明喬科技有限公司深入生産工廠中的房間,零距離了解原味山茶油、特色菜籽油的生産工藝。
早上8點半,小記者們陸續到達該公司産品體驗中心。茶油清香環繞,原來是從業人員正在用該公司的明星産品——臻品山茶油為小記者們煎荷包蛋。别樣的體驗,讓大家興奮不已。
吃過噴香的茶油香煎荷包蛋,品嘗了茶油獨特的味道,接下來從業人員就帶領小記者們走進山茶油的世界。
“龍山綠緣原味山茶油,就是山茶果經過自然晾曬,人工分揀後,通過冷榨工藝,鮮榨出來的山茶油,煙點高達252度。”從業人員引導式的科普,順勢帶着小記者們參觀了園區内的山茶樹。時值酷暑,青綠色的、暗紅色的山茶果挂滿枝頭,再經過半年成熟後将作為榨油原料采摘下來。“這樣一顆青澀的果子怎麼含有這麼豐富的油脂,簡直太不可思議了。”人群中小記者為山茶果大大的能量感到震驚。
從業人員介紹,小嬰兒要經過十月懷胎才會出生,但是山茶果從開花、結果到成熟需要經過15個月,五個季節的歲月洗禮,才能達到榨油的條件。緊接着,從業人員帶領小記者通過看、聞、摸,結合逐個講解的方式,了解山茶油、菜籽油的各種工藝及狀态。
經過從業人員的專業講解,大家了解到明喬科技不僅僅生産健康食用油,還是遵循物盡其用,循環發展理念。有能做生态肥料的菜籽粕;有能做食用菌培養基的油茶殼;能充當洗髮乳的山茶餅粕;能榨出多功能油的珍珠油茶籽……豐富的知識,讓小記者們大開眼界。“為什麼油茶籽毛油沒有毛?”小記者們的思維愈發活躍,現場積極提問,稚嫩抽象的思維常常将從業人員逗笑。
“第一次走進食用油企業,了解到山茶全身都是寶,學習到了很多關于山茶油的知識。”在看完油茶殼用作有機肥培育的靈芝時,小記者楊康喆被油茶人的智慧所震驚。
據了解,武漢明喬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有機種植、特色油脂加工、珍稀食用菌培育、生态肥料研發等農業産業鍊發展的高新技術企業,建成了鹹甯首家透明油脂生産工廠。小記者們走進工廠中的房間,透過玻璃窗,零距離了解了工廠中的房間設施布局,觀看了菜籽、茶籽從原材料加工,到食用油壓榨的機械化操作。紫外線消毒室、無菌實驗室、恒溫存儲室等,科學化的應用,讓小記者們更加詳細了解了舌尖上的安全。
在行走的課堂中,小記者們嘗過了山茶油的美味、聽過了山茶油課堂、看過了山茶油生産工藝,在最後的山茶油“測試”現場,小記者們踴躍搶答,互動氛圍熱烈,山茶油的特點、茶果成熟時間、榨油工藝等,小記者們如數家珍,收獲了研學結營證書。
小記者王炳淇将當天的活動感受寫成詩,受到家長和小記者們的一緻好評。
經過兩個小時的參觀及深入了解,小記者們紛紛表示漲知識了。小記者陳文龍稱,要将所學知識傳達給家人及更多的同學,讓大家了解山茶油、菜籽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