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落成的小區大門美觀而氣派,一幢幢橙黃相間、顔色靓麗的居民住宅樓前,白色的停車充電棚在陽光下格外醒目,棚内電動自行車停放有序、充電安全便捷……
“以前走出去,都不好意思說自己住在河東小區,現在輪到别的小區來羨慕我們了,大家過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幸福!”江川路街道河東小區業委會主任施方堯自豪地說。
記者了解到,作為去年闵行首個開工建設的“美麗家園”綜合修繕工程,河東小區在實作美麗蛻變過程中,由社群能人達人組成的“東灘議事團”,通過打造民主平台、構造民主機制,不斷為小區治理提質更新提供“源動力”,繼新落成黨群服務站、社群食堂之後,如今又讓居民實作了電動自行車“充電自由”,這個黃浦江邊的老舊小區正由表及裡,重煥新生。
車棚和充電樁要不要?居民自己做決定
“我住在一樓,沒想到充電樁裝在家門口還是很安全的,也友善多了!”看着樓道口不遠處新增設的非機動車棚及充電樁,河東小區15号樓的蔡阿姨贊歎不已。然而,就在半年前,她還在為自家窗外要建立這樣一個“大棚”而煩惱。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河東小區原來隻有兩處非機動車集中停車棚,2023年美麗家園改造前,就将建立小區非機動車停車棚和充電設施納入規劃。同時,小區“東灘議事團”充分發揮作用,收集并掌握居民意見,參與建造方案細化的讨論。
“我們在走訪居民、整治飛線充電的過程中,發現老百姓雖然存在很大需求,但有樓棟的一樓居民擔心充電樁安裝後會影響房屋的安全,不願在自家門口安裝,這也就是一種‘鄰避效應’。”河東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邵甯說。
于是,“東灘議事團”成員及時與美麗家園代建方設計師溝通并調整方案,盡可能減少可能對一樓居民造成的影響,但還是遭到了以蔡阿姨和王阿姨為代表的居民群體的強烈反對。
在多次溝通無果後,議事團決定采用先易後難的方式分批次建設,在沒有反對意見的樓棟前先将車棚和充電樁安裝到位,并配備了攝像頭、過載保護、煙感報警器和防火隔牆等裝置,讓居民們安全感滿滿。
看到别的樓棟停車棚建好後,大家用起來便捷又安全,蔡阿姨和王阿姨坐不住了,她們主動找到邵甯,很不好意思地說:“書記,沒想到建得這麼好,我們樓也想裝……”
就這樣,從“有事沒商量”到“有事要商量”,再到“有事好商量”,在獲得居民一緻認可後,河東小區順利按批次實作了非機動車便民設施在小區各點位的覆寫。目前,小區已建成集中充電場所26處,充電設施接口368個,超100%覆寫小區電動自行車總量,完美解決了居民的停車和充電難題。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持反對意見的居民蔡阿姨也加入了“東灘議事團”,積極參與後期小區議事話題讨論。“民主就是我們的工作法寶,隻要居民願意坐下來聊聊,再大的事情也是可以解決的。”邵甯說。
“外吸内聚”将更多外部資源引入小區
在河東小區,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本着“真發現問題、發現真問題、真解決問題、解決真問題”的原則,“東灘議事團”已組織召開了12場主題議事會,将45項居民需求整合融入“美麗家園”建設。針對小區内澇嚴重、設施陳舊、停車難和交通亂以及社群公共空間優化等議題,展開定期議事,及時回應群眾訴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區人大代表、江川司法所所長姚文懿是河東小區第二書記,重點助推法治賦能社群治理,同時,他也是“東灘議事團”的團長之一。他告訴記者,在“美麗家園”建設期間,河東小區面向小區和社會招募“東灘美好社群合夥人”,20餘家機關和200餘名社群能人達人響應,由此組成了“東灘議事團”。
“議事團有兩個特點,成員組成逐漸多元化、議事活動逐漸規範化,正日益成為保障常态化社群自治工作的重要組織主體。”姚文懿介紹說。
“比如黨群服務站的茶咖空間、社群食堂等功能,都來源于議事會上居民提出的需求。我們通過‘百日行動’,走訪居民、彙總訴求後,決定将之前社群閑置的‘邊角料’重新布局,合理規劃,打造成為集食堂、茶咖、閱讀、親子、健身、影音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社群公共生活空間,滿足居民對社群生活的美好向往。”姚文懿說。
在衆多議事團成員中,宋東瑾是較為特别的一位。她是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的青年教師,也是河東小區的新業主。2022年8月,宋東瑾來河東小區開展社會實踐教學工作,便與這裡結下了不解之緣,策劃學生參與美好社群實驗室建設,組織“美好社群百日行動”等,宋東瑾全力将自己的專業知識融入社群治理中。“下一步我将結合學校科研和教學,重點關注健康老齡化和循環社群營建等主題,助力老舊社群煥新。”宋東瑾告訴記者。
在司法資源賦能下,小區還成立了社群治理顧問委員會,将市委黨校專家、區人大代表、司法部門、社群機關、社群律師、社群規劃師吸收進入委員會,賦能服務社群。同時,融合河東特色,推出《東灘議事規則》,向小區業委會提出建議,重新梳理制定了《社群機動車停車管理辦法》《社群居住公約》《社群公共空間管理辦法》等一批議事規則和公約。
“黨建賦能、民主參與、合作共治,解決群衆急難愁盼的問題,這不僅是社群治理的需要,更能讓居民感受到自己是小區的主人翁,這也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踐與落地。”邵甯表示,未來會繼續借助“東灘議事團”這一自治團隊,通過廣泛采納群眾需求意見、開展社群議事會等基層民主探索,進一步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在基層的有序落實。
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踐與落地,讓河東小區舊貌換新顔
記者:覃叢叢 王若曦(見習)
部分供稿:江小川初審:張嘉桐(實習)複審:石思嘉終審:劉墾博
轉載請注明來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