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溝鎮喬莊社群用心用情為老百姓做實事、做好事,社群治理與經濟發展、居民生活同頻共振,協調發展。農村,正成為城市更向往的地方。
今年,喬莊社群又有3個項目,入駐當地的工業園區。到目前,裝備制造、食品制造等各類企業已有35家。對于劉正光來說,這是未來幾年,3000多名居民最厚實的發展底牌。劉正光,諸城市枳溝鎮喬莊社群黨委書記。
諸城市枳溝鎮喬莊社群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劉正光介紹說:“現在工業園區為社群安排勞工是1800人,年工資性收入是7000萬元,解決了老百姓就業難、賺錢難,有了工業園區之後,老百姓錢袋子就鼓起來了。”
背靠着交通幹線,喬莊社群有着天然的區位優勢。然而,人多地少,一度束住了大夥的手腳。這幾年,當地把住“畝均效益”的牛鼻子,加快發展。他們流轉2300多畝土地,打造了以裝備制造為主導産業的工業園區。成立了2家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發展訂單出口農業。借助強村公司,承接項目基建、綠化亮化工程。7年時間,社群集體經濟收入增幅超10%。
“在家門口打工,每個月能達到六七千塊錢的工資,吃喝費用都節省了,不用跑外地了。”社群居民李術甲告訴記者。
行走在喬莊社群,124套品質居民樓,2300平方米的一站式醫養中心,文化功能完備的昆陽館,穿點成線,為農村居民提供着全方位、零距離的貼心服務。連續5年,喬莊社群常住人口實作淨流入。在這裡,“農村讓城市更向往”,照進了現實。
社群居民劉恩義說:“ 現在吃的,穿的,住的,城裡都趕不上,尤其到了晚上社群的南北大路一通,兩邊燈光非常明亮,社群照着很好,老百姓有活動場所,載歌載舞進行歡樂。一緻反映生活很好。”
社群居民邬慶華說:”我們現在什麼局面,想務工社群前面有工業園,有廠子,有活幹,能掙錢,如果身體不舒服,我們有社群醫院,如果想娛樂,有文化中心,我們現在的生活一點不比城裡差。”
村民無小事。事事是大事。喬莊社群配備了72名網格員,确定了180戶黨員中心戶,借助“社群黨委-網格黨支部-街巷(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這根鍊條,實作了治安聯防、信訪聯控、沖突聯調。他們還成立了黨員、老幹部、婦女等6個議事會,用好黨員力量、群衆智慧,真正實作“民事民議民決”,解決好基層痛點、難題。當地連續15年零居民上訪、零刑事案件、零養老糾紛。
喬莊社群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劉正光表示:“群衆的幸福感就是社群的成績單。下步,我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上司下,抓好班子、帶好隊伍、搞好服務、發展好集體經濟,努力建設一個讓城市都向往的‘美好喬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