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海上宮殿——崂山太平宮

崂山太平宮,初名太平興國院,又稱上苑。在崂山東部上苑山麓,仰口海灣。

海上宮殿——崂山太平宮

一、崂山太平宮的建築

系宋太祖為劉若拙敕建的道場,落成于太平興國年間,故名“太平”。屬道教中的華山派,一度成為崂山道教中心。明、清時重修。

海上宮殿——崂山太平宮

正殿為三清殿,供奉三清和玉皇,東西配殿為三官殿和真武殿,奉祀三官和真武。整個建築呈“品”字形,殿堂共9間,皆為硬山式建築,總占地面積約2500平方米。

海上宮殿——崂山太平宮

西院有井一口,名“龍涎",東院有一石砌鐘亭,内懸銅鐘一口,清晨撞鐘,聲聞數裡,此景乃“上苑曉鐘”。又因在此可兼賞松濤與海濤之聲,故“上苑聽濤”被列入崂山十二景之一。

海上宮殿——崂山太平宮

二、獅子峰與猶龍洞

宮東可見崂山著名的奇峰異石,奇峰狀若巨獅仰空怒吼,故名獅子峰,峰頂平坦,可眺望海景,是海上觀日出最佳處。獅子峰緊挨仰口海灣,常有海霧漫向岸邊,成“獅嶺橫雲”的奇觀。觀海上日出乃一大奇觀,謂之“獅峰賓日”,為崂山十二景之一。

海上宮殿——崂山太平宮

異石由山坡巨石疊架而成,似一跪伏綿羊。宮西絕壁矗立,下有一巨石疊架而成的天然石洞,洞内高敞如廈,洞旁眠龍石上镌“猶龍洞”三字。洞額上刻有“别有洞天”4個字。洞口右側石壁上镌有元代書法家趙孟頫所書《道德經》的摩崖刻石。

海上宮殿——崂山太平宮

三、仙人傳說

太平宮位于崂山半山腰,是一座有着千年曆史的古道觀。被許多文人墨客稱之為海上宮殿,是崂山上一處規模不小的建築群,有着豐富的道教傳說與人文文化。

海上宮殿——崂山太平宮

攀上巨石,其上平坦,上刻“混元石”三字及星鬥圖案,為道士踏罡布鬥之處。

海上宮殿——崂山太平宮

宮北山坡下有澗水噴湧,相傳曾有人見白龍戲水其中,故名白龍洞,澗底巨石累累,橫跨兩岸,稱仙人橋。

海上宮殿——崂山太平宮

過橋跨白龍澗可見由幾塊巨石天然構成的石屋,謂白龍洞。洞口上額刻有邱處機的《詠崂山》七絕20首及序。

海上宮殿——崂山太平宮

其中邱處機《太平宮石刻》内容是:“華蓋真人上碧霄,道山從此蔚清标。至今絕壁幽岩下,尚有群仙聽海潮。”

(圖檔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