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溫度的樓市資料,有态度的專業觀點,關注“地産S姐”頭條号,帶給你更多樓市幹貨。
之前跟大夥聊降息,聚焦貸款利率的分析會多一點,畢竟這是針對全體購房者(存量房貸降息晚于當期購房者)實打實的成本讓利。
但前兩天一年期、五年期LPR再度雙降10bp,可能是大家習慣了,沒見多大讨論聲,反而是緊跟着下調的存款利率引得一衆不滿。
說白了,還是錢包捂得更緊了!
壹丨存款降息的邏輯
今天一大早,六大行不約而同地官宣下調存款利率:
存款利率已經低到了“令人發指”的程度,一年期收益率僅為1.35%/1.38%,五年期正式跌破百二,六大行給出齊刷刷1.80%的收益率。
賬就不算了,大家自己按按電腦就出來了。
存款利率的下調,不是一天兩天了,相較兩年前的定存,收益率近乎降低了一半。
而這次也是六大行針對貸款降息作出的最快反應,僅三天時間,便極速下調了存款利率。
存款降息的邏輯其實不難了解:
第一,習慣躺赢吃“利息差”的銀行們着急打響保衛戰。
以工商銀行為例,2024年一季度,其利息收入“大跳水”。
2024年Q1,工行利息收入0.36萬億元,同比增速為6.4%,對比2023年同期11.89%的增速,利息收入增長近乎“腰斬”。
其他幾家國有行也是一樣。過去一年,農行利息收入增速跌了近1%,中國銀行跌了近10%,建行的利息跌近2%,交行跌了近8%。
國有行如此,民行更是慘淡。
倉促下跌的利息收入,讓吃慣了紅利的銀行們開始着急了,隻有通過不斷地降低存款利息,才能繼續靠吃“利息差”創收。
但說實話,拿工行今年Q1的6.4%增速來說,這一水準雖然比一年前的自己是“腰斬”,但要比GDP、CPI,再不濟比比自己的收入增長,還是相對樂觀的。
第二,引導經濟增速預期。
先放張1990-2012年的存款利率走勢,過程中雖然有反複橫跳的加息,但仍擋不住降息的勢頭。
甭管是貸款還是存款利率,其水準高低完全與同期的經濟增長契合,GDP跑得快,資金需求量則愈發活躍,銀行為了“存子彈”,在經濟飛漲期,就會用高息攬儲,再用更高的利息,把這些子彈打出去。
現在貸款、存款利息創了新低,某種程度上也是警示我們,适當調低對經濟增長的預期。
貳丨遠未結束的降息
降息作為一種正常金融端的救市手段,隻要樓市不穩,成交量低迷,降息就一直會持續。
6月樓市銷量資料有了擡頭,可還是不景氣,而且517政策的影響正在淡出市場,北上深成交又開始洩氣了。是以降息還會一直出招。
其次,降息同樣是刺激消費的正常手段。
消費資料就不過多分析了,大家隻要明白降息說到底就是把存在銀行裡的錢“驅逐”到流動市場中,讓居民去消費,去貸款。
這輪10BP的調整,隻是輕度降息,等老美打開降息通道,我們仍有空間,不然制造業和出口又要面臨難題。
當然,到時進一步的降息,等同于存款利率的進一步下調,年内估計我們還會看見比五年期1.80%更低的利率。
叁丨安穩度日 守好現金流
這次存款利息下調讓大家紛紛吐槽,其實還是市面上适配普通人投資的管道太少了。
理财,對于絕大多數人而言,其實就把錢存在銀行去吃利息,父老鄉親們攢了小半輩子的錢,放在銀行裡輪番續存,既沒趕上樓市的紅利增長,也沒有進入股市、債市的果敢。
現在存款利率一直往下掉,散戶們基本找不到百三以上的定期存款,每次去續存時,看着逐年走低的存款利率,換誰都樂不起來。
如果眼前還能買到大額存單,不妨趁着商業銀行尚未完全調整到位前,多搞幾個高利率的存單,或許你現在看到的高利率,過個三五天市面上就找不到了。
對于想買房的朋友而言,數次降息後,現在買房的利率實在太香了,百三出頭就能拿到三十年的房貸,的的确确是買房置換的好時機,對比21年動辄百五百六的利率,利息成本節約了近一半。
當然,利率對于房産選擇一定是微弱影響,好區域,高品質的房子永遠是先決條件。即使你預判到未來貸款利息會下降,但依舊堅定不移選擇的房子一定是好資産。
以前總是強調選擇高能級城市的價值闆塊,但這一輪樓市調整期,是伴随着産品疊代而來的。
除了固有價值認知裡的地段、教育、産業等,我們也應當注重樓盤本身的競争力,戶型夠不夠抗打、得房率夠不夠出衆、品質力夠不夠線上等等。這也意味着可選的優質樓盤市場占比并不多。
如果你對眼前的投資管道兩眼一抹黑,也沒有進入樓市的勇氣,那索性不如把現金放在靠譜的銀行裡或者花掉提升一下自己,享受一下生活。
守住現金流,才能更好穿越周期。不犯錯,就已經比很多人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