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走進利津縣鹽窩鎮黃河口灘羊産業園,一排排高标準羊舍整齊排列,目之所及是成群的綿羊,“咩咩咩”的叫聲此起彼伏。
“整個園區幾乎聞不到異味,這是因為我們使用了“3.0版”的養殖棚,實作了雨污分排、糞污日清,有效解決了環境問題,減少了羊的病亡率。”産業園從業人員李姝毅笑着介紹說。
從20世紀80年代家家戶戶搞灘羊育肥到如今的品種研發、鍊條延伸、品牌打造……一系列“組合拳”,讓利津縣鹽窩鎮灘羊産業做足“身價”文章,擦亮“黃河口農品”金字招牌,産業發展質效齊升。
鹽窩鎮先後獲得中國肉羊小鎮、全國鄉村特色産業超十億元鎮、山東肉羊産業第一大鎮等10項省級以上榮譽稱号。2023年,鹽窩鎮肉羊存欄量140萬隻,年出欄量300萬隻,年交易額達67億元,全鎮66個村1700戶群衆從事肉羊養殖,帶動從事産業鍊經營、務工群衆達到3.2萬人。
從傳統養殖到标準化養殖 産業快速更新2020年,鹽窩鎮灘羊養殖大戶王成旺“領包入駐”了黃河口灘羊産業園,在園區,他擁有了自己的50畝标準化養殖區,養殖規模達到1萬餘隻。
說到在園區搞養殖的便利之處,王成旺說:“水、電、廢、環衛全由産業園負責,我們養殖戶交租金就能使用高标準羊舍,隻負責養就行。各種設施都齊全,流程自動化,我們兩口子工作輕松不少。”
鹽窩鎮黃河口灘羊産業園标準化養殖區。
黃河口灘羊産業園開工是鹽窩鎮灘羊養殖産業一個标志性事件。“建設了高标準羊舍400棟,肉羊養殖産業由傳統散養的'1.0版'的模式跨入标準化、規模化養殖的'2.0版‘模式。通過集中養殖和管理,養殖戶在這裡輕輕松松就能管理上千隻羊。” 鹽窩鎮畜牧辦主任吳星華說。
說到為何花巨資高标準謀劃建設了黃河口灘羊産業園,鹽窩鎮副鎮長齊汝軒表示,産業倒逼發展,曾經的鹽窩鎮,肉羊養殖業雖然曆史悠久,但傳統的家庭養殖模式限制了産業的發展。養殖規模不一,利潤空間狹窄,産業鍊條不完整,生産經營方式落後,這些問題嚴重束縛了鹽窩鎮肉羊養殖業的步伐。
産業是鄉村振興的原動力。灘羊産業是鹽窩鎮的首位富民産業,也是群衆緻富增收的主要來源,養殖戶人均純收入的70%以上來自羊産業,據調查,飼養50隻能繁母羊,可保證每年純收入10萬元左右。
為了讓群衆的緻富之路走得更穩更長遠,鹽窩鎮總投資7.86億建設了黃河口灘羊産業園。該項目于2019年8月開工,建設高标準羊舍400棟,打造起了全國單體最大的肉羊标準化養殖園區,并同步建設了16萬噸/年飼料加工、50萬噸/年生物有機肥等12個産業上下遊項目,初步形成了全鍊條、一體化的産業叢集,開啟了規模化、标準化養殖之路。
鹽窩鎮灘羊産業介紹。
2022年,為使灘羊的标準化程度更進一步,鹽窩鎮建設了85棟“3.0版”養殖棚,該項目采取牧光互補、高床養殖模式,棚頂配套光伏發電設施,床下安裝糞污收集設施,保障了養殖環境的清潔與高效。
“3.0模式,帶來的不僅僅是經濟效益還有生态效益。“這種養殖棚能增加養殖密度,同面積養殖棚,群衆年收益能提升50%。”李姝毅說,22MW光伏年發綠電3000萬度,收益可達1200萬元/年。
從育肥到新品種研發 小鎮建設國家級灘羊育種實驗室随着鹽窩鎮肉羊産業快速發展,以基礎母羊繁育、肉羊育肥、屠宰深加工、飼料生産、生物有機肥生産為主的肉羊産業鍊條初步形成,但在産業發展過程中“羊苗在外”的問題仍未得到有效解決,亟需建設一個高标準、全過程、高效率的肉羊胚胎繁育中心,黃河口生物精準營養研發中心應運而生。
走進黃河口生物精準營養研發中心實驗室,隻見動作靈活的機器人在操作台之間來回遊走,伸出機械手臂配制試劑,協助中國科學院西北院楊果研究員團隊開展肉羊飼料實驗。
“利津縣與中國科學院楊果教授的專家團隊聯合建設了黃河口生物精準營養研發中心,投資6500萬元,主要建設胚胎移植實驗室、受孕觀察區、繁育管理區3處區塊,建立50000平米的供體、受體羊繁育羊舍22棟,建設2500平米胚胎實驗室,預計年産胚胎可達5萬枚。”吳星華說。
鹽窩鎮灘羊産業介紹。
目前,該實驗室已成功培育了具備優良雪花性狀的肉羊新品種,于今年1月順利通過專家初審評定,預計年内可通過農業農村部肉羊新品種認定。目前正同步推進雪花羊胚胎移植及繁育工廠建設,達産後可年産雪花羊胚胎5萬枚,将大大加速黃河口灘羊産業良種擴群與育種程序。
“雪花肉羊作為高品質肉羊代表,與本土品種相比,日增重高出200克,雪花紋M5級别占比超過了10%,單體平均重量提升16.67%,生長周期縮短20%,産羔率可達230%,屠宰率高達56%,在生長性、屠宰性能方面具有非常顯著的優勢。”黃河口生物精準營養研發中心從業人員說。
随着黃河口生物精準營養研發中心的逐漸完善,利用基因篩選、胚胎移植等技術,鹽窩鎮“黃河口灘羊”将逐漸實作核心種源自主可控,加快推進黃河灘羊産業的良種化程序,解決了“羊苗在外”的問題,同時也提升了肉羊品質,為品牌打造奠定了品質基礎,解決了從基因到餐桌的一系列的問題。
加大龍頭培育 建構“黃河口灘羊”産業體系目前,鹽窩鎮共有30多家羊屠宰加工企業,初步實作了品種良種化、養殖标準化、生産規模化、産加銷一體化。
記者在大童牧業有限公司産品展示廳裡看到,各種羊肉制品五花八門、琳琅滿目,屠宰深加工工廠中的房間裡勞工有條不紊地對肉羊進行屠宰、分割。
“通過精細分割可以把整羊加工成羔羊肉卷、羔羊上腦等70多個品類,按正常行情,每隻利潤在200元左右,提升了産品附加值。”公司總經理沈國平介紹,接下來公司還将建設中央廚房,出品标準化、品質化的冷鮮、精細分割肉,制作調理肉制品、中西式肉制品、熟肉制品等拳頭産品,豐富創新預制菜品種,進一步提升産品市場價值。
黃河口灘羊品種簡介。
去年以來,鹽窩鎮實施150萬隻/年肉羊屠宰深加工項目,建設肉羊屠宰加工、中央廚房、冷鍊物流存儲轉運三個功能區,拉長産業鍊條,提升産品附加值。
同時,鹽窩鎮投資5000萬元打造千億級全國肉羊雲商電子交易中心,通過網際網路平台将全國2000餘家重要養殖基地、加工企業、銷售網絡等各領域企業平台有效整合,與京東、淘寶等合作搭建直播平台,推動“靶向”養殖、訂單銷售、線上交易。
大衆報業·農村大衆記者 張超 通訊員 王靜 胥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