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朝向精神内面的探索 ——新移民短篇小說寫作的一種新趨勢 | 新批評

朝向精神内面的探索 ——新移民短篇小說寫作的一種新趨勢 | 新批評
朝向精神内面的探索 ——新移民短篇小說寫作的一種新趨勢 | 新批評
朝向精神内面的探索 ——新移民短篇小說寫作的一種新趨勢 | 新批評

傾訴

——2023年度海外華語小說選

《傾訴:2023年度海外華語小說選》近期由漓江出版社推出。上海師範大學對外漢語學院副教授王小平在為本報撰寫的評論中表示,近年來,随着國内外作家跨域流動日益頻繁,跨文化經驗也不再是海外作家的獨屬專利。《傾訴:2023年度海外華語小說選》中的部分小說雖依然保留了文化差異與沖突的細節,但更多的是探尋多元文化融合環境下人物内在的精神結構,對人類精神内面的開掘與表現更為突出。13篇小說叙事風格殊異,但共通之處在于對“秘密”的濃厚興趣。揭示自我及他人生命中隐藏的秘密,進而剖析日常生活、曆史文化中隐藏的精神創傷,構成這些作品的重要叙事動力。

打破傳統寫作主題,持續開掘精神内面,不僅呈現紛繁流動的異域世相百态,同時也揭示人類精神結構中的晦暗之處,探索精神修複與重建的可能性,這是海外華國文學創作的一種變化軌迹。

朝向精神内面的探索 ——新移民短篇小說寫作的一種新趨勢 | 新批評

文/王小平

刊于2024年7月25日文學報

以往,新移民短篇小說所書寫的主題,或與海外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差異與沖突相關,或講述異域文化視角下的中國故事。近年來,随着國内外作家跨域流動日益頻繁,雙栖、多栖生活方式較為常見,作家的國籍身份難以作為判斷其文學特質的标準,跨文化經驗也不再是海外作家的獨屬專利,甚至有些國内作家筆下的跨文化因素比部分海外作品更明顯。如果說,早期海外華文文學因地理流動的不便、資訊傳播的遲滞而顯示出較強的文化特異性風采的話,那麼在知識、人口頻繁流動的全球化時代,若非在語言文體方面具備因長期浸淫于異質文化且有心融合而形成的獨特風貌,那麼,新移民文學與國内文學的差異将持續縮小。作家們似乎對基于文化差異的叙事逐漸失去了興趣,這在短篇小說創作方面展現得尤為明顯,我們從旅美作家夏商主編的《傾訴:2023年度海外華語小說選》中,可清晰見出此一趨勢。

小說集的作者所在地涵蓋美國、加拿大、日本、德國、英國、馬來西亞、澳洲等,開闊的文學地理版圖、豐富多元的題材内容無疑是這部選本的亮點,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小說中雖依然保留了文化差異與沖突的細節,但更多的是探尋多元文化融合環境下人物内在的精神結構。在部分作家筆下,異質文化甚至成為潛在的非功能性要素,對故事走向、人物心理已不具備影響力。與之相比,對人類精神内面的開掘與表現更為突出。譬如,13篇小說叙事風格殊異,但共通之處在于對“秘密”的濃厚興趣。揭示自我及他人生命中隐藏的秘密,進而剖析日常生活、曆史文化中隐藏的精神創傷,構成這些作品的重要叙事動力。

朝向精神内面的探索 ——新移民短篇小說寫作的一種新趨勢 | 新批評

内心的秘密往往與成長過程中的家族記憶相關。旅美作家陳謙《是時候了》與馬來西亞華文作家林雪虹《房子》講述代際關系中的幽微曲折。前者寫父親晚年與女兒的相處時光,溫馨家常、波瀾不驚的生活表象下卻有着絲絲裂隙,女兒的瘦弱厭食、父親對黃昏來臨的恐懼,均潛藏着深痛的家族創傷記憶,實則也關聯着曆史中的一段秘辛。《房子》同樣從父女關系入手,叙寫家族親情倫理。隻不過,《是時候了》中,女兒與臨終前的父親彼此展露心結,父親安然辭世,女兒亦收獲心靈的平靜;而在《房子》中,女兒傳回馬來西亞吊唁父親,反而引出更多創傷記憶。往事曆曆浮現,冷漠自大、自尊卻又懦弱的父親帶給女兒的壓抑與委屈并未随着父親離去而平複。小說以冷靜細膩的筆觸描繪女兒内心的複雜感受,同時帶出“荒謬、匪夷所思的規則”之下,女性在家庭中難言酸楚的處境——這也構成了傳統男性社會中不便言說的“秘密”。

成年人的秘密又往往離不開情愛與婚姻。《愛在周末延長時》《自深深處》《暮春之雪》《詩與人間》四篇小說,故事主角基本都是中年男女。他們多已走過情愛的萬水千山,怅惘于愛的複雜,恐懼于愛的消逝,既渴望愛的降臨,卻又踯躅不前,甯可獨自玩味關于情愛的秘密。旅美作家小杜的《愛在周末延長時》,小說題名令人想起“愛在黎明破曉前”三部曲,将成年男女之間微妙的情緒流動演繹得極為細膩。女伴的一場感冒,似乎是破壞了原本美好的周末約會,男主角不得不陪伴照顧。小說家并不追求跌宕起伏的情節,而是以精細的筆觸呈現主人公内心的複雜意緒,探測人與人之間互相了解、交流的種種可能與不可能。其它三篇小說則一一展演現實生活中已婚男女的情愛秘密。旅日作家琪官的《自深深處》以軟科幻方式書寫人類心靈深處的秘密,帶出對婚姻倫理、親情關系的感受與思考。在人物清淡内傾的對話節奏中,秘密的言說與掩飾似乎成為令人迷戀的遊戲,從中可以見出日本小說在書寫自我與他人關系時的特殊韻味。旅加作家鳳群的《暮春之雪》與旅法作家綠騎士的《詩與人間》,主人公分别為定居于加拿大魁北克省的南美移民、法國的華人移民。前者如同小說中的黑麥面包般結實有韌性,簡單率真的厄爾瓦多面臨以往情感秘密所引發的煩惱,但在紛紛揚揚的大雪中,友人的寬厚、兒女的了解終于覆寫了這一秘密,帶來春天的希望。後者則将關于“秘密”的叙事置于芬芳鮮花與濃郁詩情中,來自朋友的幫助、偶然的機緣使女主人公擺脫了令人煩惱的秘密,結尾堪稱圓滿,但幾分怅惘與擔憂,似乎也暗示着,人性深處的秘密似乎并不那麼容易窺測。

朝向精神内面的探索 ——新移民短篇小說寫作的一種新趨勢 | 新批評

以内心隐秘叙事而揭示個體生存之精神困境的是《傾訴》《花海的珍珠》《大蟬年》《聖喬瓦尼的瑪莎》等幾篇小說。旅德作家春樹擅長在平靜節制略顯淡漠的叙事中埋藏動人的細節,袒露生命的隐痛與憂傷。《傾訴》以若幹看似毫無關聯的事件呈現流水般的日常,在德國與街坊鄰居若即若離的日常互動,定期在網上進行心理咨詢……但終點似乎不期而至,快活诙諧的德國老店主突然離世,而與心理咨詢師之間“最深刻的交流”卻終将“相忘于江湖”,生命中的寂寞也許與異鄉遠遊有關,但卻通往更為内在的永恒奧秘——人類之孤獨。王梆《花海的珍珠》延續了作家一貫的風格,将對曆史與現實的關切化為極其細膩動人的在地化生活描寫,以輕盈而敏銳的叙事帶出豐富的社會及心理景觀。小說中,阿昇的孤獨執着、安白的憂傷痛楚如珍珠般閃現于花海漁村陷落的魔幻背景之下,構成充滿煙火氣息而又富于精神表征意味的香港成人童話。自由出入于現實與虛構世界,深度描摹潛藏于每一孤獨個體中的心靈秘密,并賦以精準優美的意象載體,是王梆叙事美學的魅力。

旅美作家孔捷生《大蟬年》與旅澳作家武陵驿《聖喬瓦尼的瑪莎》書寫現實及曆史中深藏的秘密,進而探索個體生存、現實社會結構與曆史記憶之間的互動關系。《大蟬年》運思成熟,節奏流暢,文字簡勁而富于詩意,故事情節的推進與自然之景相諧相生。美國喬治王子郡河岸小區,雖然是小小社群,卻也自成一生态體系。一起少年兇殺案打破甯靜,蟬聲時鳴,諸事紛擾。在暗流湧動的種族隔閡與沖突面前,謹慎溫和的東方男子黎國铧面臨抉擇,緘口不言抑或揭開秘密。出庭作證之後,果然引來鄰居的敵意。但雇主羅傑斯作為飛虎隊最後一個老兵的尊嚴與莊嚴,連同他開朗活潑的中美混血女兒駱琳娜,卻為平息事件帶來另一種可能。小說中,秘密無處不在,除了黎國铧無意卷入的秘密之外,羅傑斯的秘密,駱琳娜的秘密均有其時代意味。小說藉由關于秘密的書寫,展示了一種将個人生活曆史化的叙事方式。旅澳作家《聖喬瓦尼的瑪莎》同樣在曆史與現實的互動語境中展開,更側重于在不同時空中呈現“秘密”的多重指涉與互文性叙事。中國姜鎮少女之謎與意大利曆史上的女巫之謎,均關聯着女性的悲慘命運;而意大利的兩個瑪莎,一個是瘟疫時期被處死的巫女,一個是現實中的幸福新娘,處境身份迥異卻予人以某種可怖、可歎的聯想;姜鎮秘密之于安德烈和“我”不同的情感記憶,又牽出國族曆史與文化的分殊……小說結構精巧而無匠氣,在表現繁複精神世界、揭示人類心靈秘密方面有着特殊魅力。

朝向精神内面的探索 ——新移民短篇小說寫作的一種新趨勢 | 新批評

旅美作家王西愚《借問梅花何處落》恰與該年的現象級電影《長安三萬裡》遙相呼應。後者專注于高适的個體生命成長及友情叙事,而小說則以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書寫曆史中永不止息的沖突與戰争。小說開篇以老鷹翺翔之視角俯瞰大千世界,逐漸運鏡下移、聚焦于涼州軍帳中,引出曆史上一段亂世之謎。塞外邊疆與長安宮廷之間如何暗通款曲?落魄半生的高适如何終成一代名将?哥舒翰降敵背後又有怎樣的隐情?不過,作家無意于尋溯曆史因果,而以異族女子的隐秘行迹為推動叙事的力量。複仇抑或愛欲,名将抑或屠夫,在曆史循環往複的展演中早已成謎。朱大可的《吳剛》則上溯遠古神話,展示了另一種關于“秘密”的想象方式。作家近年來的“古事新編”系列小說創作與其神話研究形成互文關系,《吳剛》中的主人公顯然有着朱大可《上古華夏神系》中所考證的人物原型之一——煉丹術士宋無忌的影子,而不死藥亦與書中“蘇摩酒”(被轉述為桂花酒)相關聯,是月中之樹的産物。不過,小說的主要意旨并不在于延伸、補充神話故事,而在于探索人類精神的奧秘。吳剛伐木這一行為,被作家賦以強烈的愛欲意味,同時,也正是樹的愛與包容,促使吳剛講出心中匿藏的可怖真相。風起于青萍之末,追溯人類文明起源時代關于秘密的言說,自有其可堪玩味之處。究竟何為真,何為假?吳剛最後向樹所講述的“被改寫的故事結局”,又是否會像之前那樣“包裹着一層謊言的表皮”?但是,不妨暫且放下質疑吧,畢竟,上古時代是人類的童年,如小說中所展示的理想圖景——包孕着使人類洗脫罪進而成為“幹淨的人族”的原初精神力量。

是以,秘密不僅關乎内心世界,也關乎語言世界。在新舊力量不斷消長、交替往複的時代,言說秘密的技藝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基于其召喚情感的巨大力量。“修辭立其誠”似乎正離我們越來越遠,實相之顯現令人類自感赤裸,對秘密的熱愛與日俱增,幾成新的倫理底線。隻是,當人類的秘密不再具有可交流性,那麼,精神巴别塔是否也将轟然倒塌?對此,馬來西亞作家黎紫書《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作出了有力的回應,這篇小說同時也是一份獨特的文學評論。作家借老太太内奧米的一封書信,以峻切的誠實、犀利的筆觸刺破讀信者/寫作者的内心秘密,并藉由不同文本的比較而闡發關于小說創作的獨特了解。作家在這篇作品中展示了豐富的閱讀經驗及寫作技巧,叙事視角切換自如,内奧米、叙事者的聲音輪流出現,以不同的“你”構成多聲部混響效果,有力而不留情面地直擊人心深處,通過對秘密的揭示,以峻切的誠實尋求重新開機對話的可能性。

13個短篇小說中的“秘密”叙事,涵蓋家族記憶、男女情愛、生存困境、曆史與神話等若幹部分,分别指向私人生活、社會文化批判及曆史省思等多種層面,有的小說與特定的文化語境相關,但更多的作品則僅将地理空間作為背景元素,意在探尋個體精神、曆史精神的内面。近年來,許多領域發生了劇烈的分化重組,新動能不斷彙聚湧現,數字世界對于探測、捕捉人類秘密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更迫切,但情感的、心靈的秘密卻是AI暫時無法抵達的人類秘境。深入探索并深度表現人類内心的秘密,召喚、建構記憶之場,進而最大程度地促進人與人真實的精神交流,已成為海外華文短篇小說新的叙事美學。打破傳統寫作主題,持續開掘精神内面,不僅呈現紛繁流動的異域世相百态,同時也揭示人類精神結構中的晦暗之處,探索精神修複與重建的可能性,這是《傾訴:2023年度海外華語小說選》所展示的一種創作變化軌迹。

稿件責編:傅小平 新媒體編輯:李淩俊

圖檔來源:攝圖網

朝向精神内面的探索 ——新移民短篇小說寫作的一種新趨勢 | 新批評

文學報

id : iwenxuebao

微信公号

@文學報

新浪微網誌

@文藝速效丸

小紅書

@41樓編輯部

小宇宙播客

2024文學報開啟訂閱

朝向精神内面的探索 ——新移民短篇小說寫作的一種新趨勢 | 新批評
朝向精神内面的探索 ——新移民短篇小說寫作的一種新趨勢 | 新批評

郵發代号3-22

周刊 / 全年定價:61.80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