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馨提示:本文約5200字,附25張圖檔,原創不易,感謝您的耐心閱讀。)
1945年初,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場進入倒計時。英美盟國已經控制了西歐,第三帝國的防空系統就像赫爾曼·戈林的牛皮癬一樣漏洞百出。随着P-51野馬的服役和盟軍地面部隊的快速推進,英國和美國的轟炸機艦隊能夠護送整個過程,将德國城鎮變成無人區的廢墟,而德國空軍戰鬥機部隊在1945年元旦的"底闆"行動中擊退了最後一點錢, 并且不再能夠阻止盟軍的空襲,隻有少量的戰鬥機和王牌飛行員進行絕望的鬥争。然而,即使有一張安全的機票,盟軍空軍也不可避免地失去了前腳,就像1945年2月在挪威費爾德峽灣爆發的激烈空戰一樣,英國皇家空軍後來将其描述為"黑色星期五"!
最後的生命線
1944年底,随着盟軍在西歐和北歐戰場上的勝利,德國船隻的航程僅限于挪威水域和波羅的海。在戰争後期,駐紮在挪威的德軍仍有30萬人,這是最後一支完好無損的德國重型部隊,而挪威駐軍的補給主要依靠海上運輸,而從納爾維克開始的鐵礦石運輸線仍然是第三帝國戰争機器的命脈。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蘇格蘭北部的達拉什空軍基地拍攝的航空照片,拍攝于1943年2月21日。
為了切斷德國在海上的最後一條生命線,英國皇家空軍海岸司令部于 1944 年 9 月和 10 月将七個執行反艦任務的中隊從英格蘭東部轉移到蘇格蘭北部,并将其部署到班夫和達拉奇的兩個基地,以加強對海德附近挪威軍艦的攻擊。班夫的三個中隊裝備了蚊式戰鬥機,達拉格的四個中隊裝備了"英俊戰士"戰鬥機,達拉奇的四個中隊裝備了達拉奇。值得一提的是,達拉奇聯隊是一支純粹的多國部隊,擁有來自英國、加拿大、澳洲和紐西蘭的第144、404、455和489中隊,展示了英聯邦國家的戰時團結。其中許多部隊是經驗豐富的飛行員,他們在北海和地中海的海上行動中獲得了豐富的經驗。
一群"英俊戰士"準備在大荒機場的停機坪上發動襲擊。
班夫和達拉奇聯軍抵達後,英國飛機繼續沿着挪威南部海岸線從北部的特隆赫姆到斯卡格拉克海峽進行密集巡邏,迫使德國軍艦晝夜不停地航行,白天潛伏在内陸峽灣深處,以避免空襲,并在夜間沿着海岸航行。鑒于德軍作戰模式和挪威海岸蜿蜒曲折、峽灣等諸多特點,英軍制定了觸手戰術,從主編隊兩架飛機由最有經驗的飛行員駕駛,深入峽灣偵察,尋找隐蔽目标并引導主力發動攻擊。在每次巡邏行動中,英國還将派出"野馬"戰鬥機護航,防止受到德國空軍的幹擾,同時"沃裡克"号海空搜救飛機陪同行動,營救墜毀飛機的機組人員。由于大多數野馬都是由德國轟炸機編隊護送的,是以海岸司令部隻有一個野馬中隊可供挪威方面使用。
1945年初,德國船隻在挪威海岸遭到"蚊子"襲擊。
當然,德國人并沒有被被動地毆打,為了保證挪威水域的航運安全,德國人采取措施加強防空,在峽灣錨地附近部署防空陣地和防空艦艇,同時德國空軍也試圖動員飛機提供空中掩護,到1945年3月, 德軍在特隆赫姆南部的10~12個機場部署了85架單發戰鬥機和45架雙發戰鬥機,主要在長期北歐作戰的5戰鬥機部隊(JG 5)。自1944年12月以來,英國海岸警衛隊的行動一再受到德國戰鬥機的襲擊,多達30架飛機的襲擊和互相損害,例如JG 5Thiel第3旅30 Fw 190于1945年1月15日在勒威克被JG 5Thiel聯合空襲攔截,導緻五架蚊子被擊落,五架德國飛機損失。
這幅畫展示了班弗聯隊的"蚊子"艦隊沿着挪威峽灣飛行超低空。
峽灣路人匆匆忙忙
1942年至1944年間,為了阻止英國和美國通過北極航線向蘇聯提供援助,德國海軍在挪威北部集結了大部分主要戰艦,威脅到北極航線。經過兩年多的交流,德國軍艦沉沒、受傷,該艦的殘骸已被調回德國本土,到1945年初,隻有Z-33驅逐艦留在挪威北部,該艦還奉命于1945年2月5日啟航,沿挪威海岸向南,駛向波羅的海。
1943年夏天,德國海軍驅逐艦Z-33停泊在挪威的阿爾塔峽灣,在那裡它參與了幾次戰鬥行動。
Z-33驅逐艦是戰時1936A型驅逐艦第二批的一部分,從127毫米更新到150毫米,是以根據1940年4月的海戰經驗,也被稱為納爾維克驅逐艦。Z-33于1940年12月22日在不來梅的Weissy造船廠開始營運,1941年9月15日投入使用,1943年2月6日投入使用,标準排水量為2,700噸,滿排水量為3,750噸,主動力為70,000馬力,速度為36節。Z-33配備了五門TbtsK C/36 150毫米火炮,兩扇門放置在艦頭的雙裝炮塔中,三扇門安裝在後部上部建築物的前後單裝炮蓋上,最大射程可達21,950米,但射擊速度僅為7至8發/分鐘, 和兩個四件裝533毫米魚雷發射器。為了應對空中威脅,Z-33配備了兩門高射炮M42雙裝37毫米高射炮,其性能優于早期的SK / C 30 37毫米炮,以及兩門四聯裝和兩挺單20毫米機槍。
Flak FM42雙裝37毫米高射炮在博物館展出。
Z-33 于 1943 年 7 月前往挪威前線,參加了德軍對斯匹次卑爾根群島的攻擊和北角戰役,之後在 1944 年執行護航、水雷、防空和其他任務,并于 1945 年 2 月被調回國内。Z-33原計劃在卑爾根與Z-31會合并與船員一起傳回,但于2月7日在布魯姆福德峽灣擱淺,損壞了左螺旋槳和推進軸,兩架主機受損并失去了導航能力,并被兩艘拖船拖到特隆赫姆進行維護,并于2月9日黎明時分停泊在Feldfjord。
挪威費爾德峽灣的風景,岸邊的高峰,陡峭的懸崖,在峽灣飛行的難度。
費爾德峽灣是挪威西南海岸韋斯特蘭縣北部的一個小峽灣,全長36公裡,最大寬度隻有2公裡,蜿蜒的峽灣水道,兩側連綿起伏的山脈,海拔從幾百米到一公裡不等,陡峭的岸崖非常有利于船隻的隐蔽。隆冬時節,沿海山峰白雪皚皚,峽灣水域大多結冰,德國軍艦用艦炮破冰,開辟合适的泊位,而散落在海面上破碎的浮冰也為艦艇提供了背景僞裝。為了保護Z-33免受危險日子的影響,德國人在Feldfjord部署了一艘排雷艦和兩艘防空艦,以抵禦空襲和陸上炮兵陣地。在費爾德峽灣以南105公裡的赫爾德拉機場,JG第5中隊的第9和第12中隊配備了Fw 190戰鬥機為峽灣提供空中掩護,第12中隊上尉魯迪·林茨中尉是一名擁有69架飛機的王牌飛行員,并于1945年元旦被授予金德十字勳章。
1944年夏天,魯迪·林茨中尉在挪威北部的一個機場被拍到,在那裡他是JG 5團隊的王牌飛行員。
軍艦或商船
2月9日淩晨,第489中隊的兩名"英俊戰士"從大良町起飛,執行早晨偵察任務,穿越北海,在看到挪威海岸線後向北飛行,仔細搜尋每個峽灣。紐西蘭飛行員首先在斯通峽灣發現了一艘1500噸重的貨船,然後飛往費爾德峽灣,當Z-33及其護航艦艇進入視野時,飛行員突然腎上腺素飙升,德國海軍在戰争後期可以戰鬥的水面戰艦很少,這艘驅逐艦被他們視為稀有的野獸, 一個誘人的獵物!飛行員興奮地記錄了目标的位置并繼續偵察,從Cremanhe附近的錨地找到了五艘大型運輸船,兩艘排雷船和一艘防空船。雖然紐西蘭人對他們的發現感到驚喜,但事實仍然是盟軍進階官員已經通過"超級機密"掌握了Z-33的大緻下落。
兩架英俊的勇士戰鬥機在大良機場的跑道上發射發動機,準備起飛。
在收到早上的球探報告後,大荒聯隊首先選擇了首選目标。鑒于德國軍艦的位置和戰術價值,克雷馬努的艦隊更容易攻擊,更重要的是,畢竟在目前的戰争形勢下,一艘孤軍奮戰的德國驅逐艦已經很難掀起任何波瀾,而這些運輸船很可能滿載補給,它的沉沒會削弱挪威德的補給能力。然而,盡管海岸司令部屬于皇家空軍,但它在行動中由英國海軍控制,皇家海軍的指導原則是軍艦優先于運輸船,是以達拉格聯隊将Z-33列為日間作戰的頭号目标,盡管它的防禦和防禦力更強,抵禦空襲的位置更強。
1944 年 11 月,澳洲空軍第 455 中隊的飛行員在大良基地的英俊戰士面前合影留念。
第18皇家空軍參謀長傑克·達文波特中校負責制定攻擊計劃,根據觸手戰術模型,派出兩架飛機深入峽灣,精确瞄準目标陣地,主編隊向東飛越錨地,然後轉向西向西發動攻擊,将目标擊沉,然後逃往大海!達文波特試圖将損害降到最低,但峽灣狹窄的地形和錨地的防空系統注定是高風險的。第455中隊上尉科林·米爾森中校是這次突襲的指揮官,作為多年的老兵,他在地中海和北海擊沉了許多德國 - 意大利船隻,在25歲時擔任中尉上尉。米爾森對這次行動持保留态度,尤其是在戰争接近尾聲的時候,他沒有必要發動代價高昂的行動,但他被指令罷工并盡最大努力實作自己的目标。
1945年2月9日,停泊在費爾德峽灣深處的驅逐艦Z-33和其他德國軍艦被當機。
德國人沒有等到死,在英軍偵察機早上飛行後,他們意識到暴露的Z-33已經深入峽灣,在峽灣南岸的新泊位上發生故障,其他警衛艦停泊在峽灣兩側的附近位置所有泊位都在沿海炮兵陣地的射程之内, 在岸上和艦上形成全方位的防空火力圈,所有高射炮手和瞭望哨都處于高度戒備狀态,警惕地觀察天空,在赫德拉的德國戰鬥機部隊處于待命狀态。
JG 5位于Feldfjord以南105公裡處的Herdra機場,第9和第12中隊駐紮在這裡。
在山與海之間
2月9日.m 1時30分,米爾森率領32名"英俊戰士"從大拉奇基地出發,直接進入大荒聯隊所有四個中隊參加的費爾德峽灣,第404和第455聯隊的飛機安裝在機翼下,裝有8枚RP-3火箭,而第144和第489中隊的飛機則沒有攜帶炸彈或火箭彈,并将使用四門20毫米火炮和六門7.7毫米機槍在目标上噴灑雨水。RP-3火箭具有25公斤的穿甲彈頭,最大速度為480 m / s,最大射程為1600 m.來自第65中隊的12架P-51被護送,第279中隊的兩架Warwick由備用機伴随。
英國地勤人員用RP-3火箭(上圖)和20毫米炮彈(下圖)填充"英俊戰士"戰鬥機。
英國艦隊于淩晨3點40分.m穿越挪威海岸線,"英俊的戰士"降低高度為攻擊做準備,而"野馬"則保持高度戒備。第144和第489中隊各自派出一架飛機充當觸角,從早晨偵察機報告的位置飛越Feldfjord,但那裡沒有船隻,是以在3.50 a.m。米爾森報告沒有目标,然後向東前往峽灣的盡頭,仍然沒有看到躲藏在海岸岩壁下的德國軍艦,不得不轉向北方偵察另一個峽灣。與此同時,在Hedera機場的Fw 190接到警報,并于.m 3點50分起飛,以攔截Feldfjord的英軍攻擊編隊。
野馬Mk III,或美國制造的P-51B / C戰鬥機,由英國皇家空軍戰鬥機部隊裝備。
接到報告幾分鐘後,米爾森的主力編隊從南向北飛向費爾德峽灣南岸,突然,英國飛行員發現自己置身于一個火力網絡中,火炬和爆炸的煙霧縱橫交錯,無數的炮彈從海面和陸地飛向天空,火藥的氣味彌漫在駕駛艙蓋的空氣中, 整個天空都在顫抖。原來,英國艦隊剛剛飛越德國錨地,誤以為英機即将投下炸彈的德國人屏住呼吸,迅速開火攔截。然而,德軍的炮火最初未能擊中任何英國飛機。
羅伯特·泰勒(Robert Taylor)的畫作"突擊和再突擊"是一位着名的航空畫家,展示了德國防空火力攻擊中狹窄峽灣中的"英俊戰士"戰鬥機。
在突然接班人的時候,米爾森指令編隊右轉,準備按計劃從東向西發起進攻,但很快,由于沿海山脈和海岸線,他發現很難從預定的方向進入攻擊路線,隻能被迫轉向峽灣入口, 然後重新集結 從西向東進攻意味着英國艦隊必須面對德國的防空火力,并在攻擊後迅速爬升,緊緊抓住上升的山坡以脫離德國的武器環,如果它不在乎,将被射擊或擊中山,或者更糟的是,在台灣海峽兩岸山脈的限制下, 英國艦隊隻能從一個方向接近目标,而不是從前一個方向,從多個方向攻擊目标,驅散德軍的防空火力,相反,德軍可以集中炮兵群攔截幕布。總之,整個戰役完全違背了作戰計劃。
2月9日,一艘德國防空艦在費爾德峽灣的一場戰鬥中被"英俊的戰士"發射并發射和火箭彈。
盡管困難重重,米爾森還是無法選擇放棄進攻,這相當于一次失控。他是一名先行者,在.m 4點10分率先在飛機上進入峽灣,以小角度俯沖到靠近錨地的濃密帷幕,将瞄準一艘高射炮,并将所有火箭彈射出,他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壓制德軍的防空火力,為後續攻擊創造條件。在米爾森的座位後面,其他"帥氣戰士"也輪流進入進攻陣地。就在那時,由林茨中尉率領的12架Fw 190到達攔截英俊的勇士,盡管他們自己的防空火力。德國戰鬥機的出現讓覆寫在高處的"野馬"感到非常驚訝,急忙俯沖下來阻止對手殺死"英俊戰士",突然費爾德峽灣的天空充滿了尖銳的發動機和槍炮的轟鳴聲,交戰雙方50多架飛機混雜起來,開始了一場混戰。Fw 190和P-51陷入了一場混戰,"英俊的戰士"在前炮兵和追擊的尴尬中頑強地向德國軍艦開火,這是挪威領空有史以來最大的空戰。
這幅畫展示了費爾德峽灣空戰中的三個主要人物:Fw 190戰鬥機,英俊戰士戰鬥機和野馬戰鬥機。
遭到英國飛機襲擊的驅逐艦Z-33僅受輕傷,四名水手喪生。
激烈的戰鬥一直持續到4.25小時,七架"英俊戰士"被德軍高射炮擊落,兩架"英俊戰士"和一架"野馬"成為Fw 190的結果,其中第404中隊的11架飛機中有6架被擊落,損失超過一半,14名英國飛行員被殺,4架被俘。四到五架Fw 190被擊落,兩名飛行員被殺,其中包括林茨本人,他在3月12日獲得第70場勝利後被授予騎士十字勳章。Z-33和幾艘德國軍艦在空襲中受損,造成至少七名水手死亡。
魯迪·林茨中尉的Fw 190A-8戰鬥機的側視圖,于2月9日駕駛,上面有JG 5 Joint标志,方向舵上有69個戰鬥果實标志。
餘鰓随風飄蕩
襲擊發生後,幸存的"英俊士兵"飛出峽灣和"野馬"向西彙合并傳回,許多飛機被德軍炮火擊傷,使他們無法安全降落,有兩名"英俊士兵"因為起落架的破壞隻能被迫降落在腹部。在這場戰鬥中,英國人失去了九名"英俊的戰士",一名野馬和18名飛行員,隻對Z-33造成了輕微的損害,未能實作其目标,超出了預期,是英國海岸警衛隊在戰争期間聯合空襲中最大的損失,這一天被達拉奇聯隊飛行員稱為"黑色星期五"。
來自第144中隊的一名"英俊戰士"戰鬥機從費爾德峽灣傳回後緊急降落在大良機場。
費爾德峽灣空襲促使海軍接受海岸司令部司令、空軍上将索爾托·道格拉斯(Solto Douglas)的建議,優先考慮該艦,并從三月初開始增派一個野馬中隊保護挪威海岸。米爾森中校因其在費爾德峽灣行動中的勇氣和行動而被授予傑出服務獎章。
第455中隊指揮官科林·米爾森中校站在英俊戰士面前,并因其在費爾德峽灣行動中的勇敢而被授予勳章。
逃脫的Z-33在夜幕降臨後啟航并繼續航行,遭遇另一次驚心動魄的空襲,于2月11日抵達特隆赫姆,3月26日經過維修後傳回家園,最後于4月2日安全進入斯文尼德港。然而,德國海軍沒有足夠的燃料用于其海上作戰,Z-33于4月底退役,作為戰争結束的浮動防空堡壘放置在德國灣,于1946年1月作為戰利品移交給蘇聯海軍,更名為"夏普",并在波羅的海艦隊服役至1955年4月。
驅逐艦Z-33在戰争結束時作為戰利品移交給蘇聯海軍,一直服役到1950年代中期。
1985年5月8日,在挪威解放40周年之際,挪威人在費爾德峽灣豎立了一座戰争紀念碑,以紀念在那場戰鬥中喪生的英國和德國士兵,後來搬到了卑爾根國際機場。在費爾德峽灣空戰中被擊落的兩架Fw 190戰鬥機的殘骸在戰後被發現并找回,其中包括由林茨中尉駕駛的Fw 190A-8,現在存放在弗吉尼亞州的軍事航空博物館中。
魯迪·林賽中尉的Fw 190戰鬥機在戰後被找回,并在美國軍事航空博物館展出。
我所有在薩基戰争史上的同僚向廣大朋友表示,感謝你們長期以來的堅定支援,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牛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