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晉祠公園藏着一處“寶藏”博物館

晉祠公園藏着一處“寶藏”博物館

600餘件兵器、禮器,默默講述曆朝曆代的沿革;清代喜字章蓋在集章本上,将文物“帶回家”;上手體驗雕版畫拓印,感受非遺魅力;抓一把箭矢體驗投壺、射箭等遊藝項目,似乎“穿越”回古代……暑期旅遊旺季來臨,位于晉祠公園老君廟的太原唐晉武備博物館迎來衆多遊客,人們在這裡觀精美文物、品非遺文化、賞傳統遊藝,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晉祠公園藏着一處“寶藏”博物館

炎炎夏日,循着悠遠的鐘聲進入晉祠老君廟,頓覺靜谧涼爽,兩進的院子裡古木參天、綠意沁人。禮器、兵器、瓷器、青銅、民俗和石器6個展廳,共陳列展出600多件文物,靜靜地迎接遊人探尋的目光。

晉祠公園藏着一處“寶藏”博物館

走入正殿的古代禮器展廳,黃色鸠杖在燈光下閃着光芒。這根長約2米、頂端鑲嵌鸠鳥的鸠杖是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鸠杖又名王杖,是漢代朝廷為老人特制的一種拐杖,鸠鳥是古代的“不噎之鳥”,漢代朝廷以此來表達對老人身體健康的良好祝願。廳内商代玉環、唐代銀鎏金九梁冠等種類繁多的禮器,令人目不暇接。

晉祠公園藏着一處“寶藏”博物館

來到古代兵器展廳,一柄環首鐵刀,是春秋時期的近身格鬥武器。失去往日鋒芒的鐵戈,兼具啄、勾功能,曾是先秦軍隊裝備的主要兵器。三國時期的鐵蒺藜、隋唐的環首佩刀、明清的龍吞長刀……看着一件件展品,仿佛“穿越”到金戈鐵馬的戰場。武器的演變,也是大陸鑄造業和軍事水準不斷提高的表現。

晉祠公園藏着一處“寶藏”博物館

從新石器時代的石刀、石斧,到清代铠甲,唐晉武備博物館帶參觀者跨越曆史長河,細細品讀往昔時光。

晉祠公園藏着一處“寶藏”博物館

走出展廳,環顧院子四周,面積雖不大,但陳設雅緻,古代遊藝項目和非遺體驗錯落有序。“再來一支!”大門東側,來自天津的幾個年輕人正在興緻勃勃體驗投壺遊戲,喝彩聲歡鬧聲不斷。院内還有射箭、敲銅鑼……書本中的古代遊藝“穿越”而來,頗具趣味。

晉祠公園藏着一處“寶藏”博物館

文創展廳門口的蓋章打卡點吸引來外地遊客的關注。72枚印章中,有收集自清代的喜字章,還有的刻有晉祠、老君廟、鸠杖、等豐富的圖案,講解員一邊蓋章,一邊為大家講解印章圖案含義,遊客聽得津津有味。來自美國的安琪小朋友拿起印章,重重地蘸取印泥,再按壓在集章本上。“太好玩了!”第一次親手蓋章,體驗中華文化,安琪特别興奮,又去嘗試旁邊的非遺項目雕版畫拓印。

晉祠公園藏着一處“寶藏”博物館

太原唐晉武備博物館負責人常城介紹,該館是我市首批類博物館,于2022年5月挂牌。為了充分展示中華傳統文化,博物館除了日常免費展陳,還引入了更具體驗感的遊藝和非遺項目。豐富的展陳加上沉浸式的獨特體驗,使這裡成為“網紅打卡地”,吸引衆多河南、河北、山東、天津等省外遊客。“山西省旅遊發展大會即将召開,歡迎遊客前來參觀體驗!”常城熱情地發出邀請。(楊潤德)

編輯:衛紅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