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的最後,丁元英給肖亞文交待:
歐陽雪是個很務實的人,以後公司的事,如果沒有必須她出面的,就不要打擾她,她隻有在酒店裡忙着心裡才踏實。
看似不痛不癢的幾句話,卻道出歐陽雪這個人在丁元英心中的印象:
務實,靠譜,是個做生意的料。
丁元英就不用說了,他的高度和才華,不是我們所能企及的。
但歐陽雪這個人,還是非常值得想當老闆的普通人學習。
能做到她這個份上,我覺得當老闆一定能賺到并守住錢。
#1
歐陽雪從0到1的積累
歐陽雪的命很苦。
從小父母離異,沒人疼愛,學也沒上成,為了生存下去,求着一個飯店老闆娘把她收留下來。
白天擇菜洗碗搞衛生,晚上就把幾個凳子一支,當床睡了。
說實話,這種條件,如果是男孩子,倒也沒什麼,但是女孩子,天生有些不友善,可歐陽雪就這樣受着,活了下來。
有了一些經驗,她開始摸索着自己幹,在外面擺馄饨攤。
開這個酒店,還是她看好的機會,覺得非常合适,自己又沒錢,拉着芮小丹,名義是上借,實際上是合夥投資,怕一旦賠了自己還不起。
芮小丹她倆是鄰居,不過芮小丹的家庭條件要好很多,父親是導演,在90年代,那可是好賺錢的工作。
芮小丹也從來沒嫌棄過歐陽雪,上學時經常蹭她的飯,輪到歐陽雪有困難,她沒有猶豫地加入了。
這一合夥就是好多年,一直到芮小丹不在。
幾乎所有做成的老闆,都是這樣的經曆,從0到1。
曹德旺的福耀玻璃是這樣,宗慶後的娃哈哈前身也是這樣。
反觀今天一些想當老闆的人,總是跳過這個環節,直接拿錢投資,然後中間跳無數的坑,撐不下去了,黯然離場。
聽過周文強老師說,你想在哪個行業裡賺錢,如果你不懂,就先去那裡打工,積累經驗是一方面,隻有你在那個行業裡打工成了,你出來自己做才能成。
如果給人打工都做不好,你相信自己當老闆一定能成嗎?
這一點我是認可的。
我曾經招的那些員工,但凡在我這做得好的,現在老闆也當得不錯,但凡那些認為給别人打工沒積極性,幹得不好,自己幹就好了的人,現在也還是那樣,當老闆成功的幾乎沒有。
從0到1,不是說一定讓你多麼接地氣,而是你能把這個生意全面了解和掌握,能在很多不确定中比别人更有底氣。
面對葉馮3人退股和劉冰的要挾,歐陽雪的表現可以看出,是經曆過事的人,也是幹大事的人。
這種能力不是一蹴而就得來的。
#2
歐陽雪的老闆思維
如果說第一次見丁元英,是歐陽雪帶着大大的成見,想為自己的好朋友芮小丹出一口氣。
那麼,那次之後,歐陽雪對丁元英的看法和印象徹底改變了。
丁元英經濟上拮據,不願麻煩芮小丹,可他的品味又異常地進階,以至于他不想傷了小丹的自尊,騙她說音響值幾萬塊錢。
待真相大白後,臉挂不住的是芮小丹。
在古城,她算起來還是中上等人群,能拿出四五萬買音響,用葉曉明的話說,已經是發燒級了。
可被丁元英這樣一搞,實在是啥也算不上。
歐陽雪出于争一口氣,在飯桌上一秒1000塊,給丁元英玩難堪。
就是這個檔口,丁元英用股票作交易,讓歐陽雪大賺一筆。
對于不玩這個的門外漢,歐陽雪開始心裡也七上八下,但芮小丹告訴她,丁元英曾經不到一年時間,玩過幾個億,如今這一點,頂多算毛毛雨。
等到她真的在丁元英指導下,賺了100萬時,她徹底服了。
作為一個老闆,她深深明白,賺錢一定有方法。
是以,她也在事後感慨地說了一句話:
不懂股票,是不能玩的。
更重要的是,她對丁元英的信任,才是她做正确決定的前提。
她相信,但凡丁元英說出的話,做出的事,大可以放心。
當葉曉明他們開始對丁元英心有不滿,不想聽他的意見時,她很不客氣地說,如果不是大哥,她怎麼可能入股成為大股東?
這一切的基礎緣于信任。
說白了,她隻信任丁元英,沒有丁元英的牽線,她再有錢,這個項目再賺錢,她也不會投一分一毛。
這說明了什麼?
歐陽雪的老闆眼光已經培養出來了。
她在市場這麼多年的摸爬滾打裡,已經有很好的識人辯事能力。
面前的丁元英,是高人,更是貴人。
對于貴人,要尊重,更要相信,你不能有自作聰明的懷疑和否定。
很多老闆一直都想搭人脈,遇高人,但有時候貴人就在身邊,你識别不到,原因是不夠信任。
如同葉馮劉三人。
是以,做老闆,不是單純地賺錢,而是你能賺多少,能享受多少的财富,本質上看你老闆思維的高度。
#3
歐陽雪的自我覺察
如果你好好品一品文章開頭丁元英說
“她隻有在酒店裡忙着心裡才踏實”,
再想想如今現實中的負債老闆,你就能發自内心欣賞歐陽雪的務實。
她對音響一竅不通,礙于丁元英和小丹的情面,成了大股東。
她委托丁元英全面負責,自己大部分精力還在酒店生意上。
她在丁元英的授意下,買股票大賺一筆。
要按普通人的欲望,這好不容易身邊有個專家,不是現成的搖錢樹嗎?大機率不會就此收手,會貪心下去。
她即使把葉曉明他們3人的股份全收了,她也沒想過,音響這個事,自己要花更多精力搞,她問丁元英的是,怎麼讓這個生意不影響她酒店?
她跟葉曉明一起去深圳談判,她不關心第二天要怎麼說,她轉了好幾家特色餐館,她在自己的行業裡專注和學習。
肖亞文想買一部分格律詩的股份,她求之不得,還要借錢給她當董事長,讓她全面接手來管。
這可是在她從丁元英口中确定格律詩會赢,斯雷克出價650萬,她都沒動搖的決定。
放在一般的老闆身上,能禁得住這份誘惑嗎?
哪個老闆不想讓自己項目又多又大,而且穩賺?
這不正彰顯了自己的實力,倍有面子嗎?
歐陽雪不在乎。
她多次強調,自己隻有幹飯店心裡才踏實,她也隻想把飯店好好幹下去。
别的行業,哪怕有人幫,那畢竟不是自己熟悉的。
況且,每個人在這個世上,都有自己的一碗飯,而不是所有飯都适合你吃。
不貪,專注在自己熟悉又擅長的領域,一門深入,精益求精,保持不錯的現金流,在什麼時候,都是一個老闆必備的财商思維。
如今那麼多負債的老闆,自察一下,有幾個不是栽在手伸得太長上面?
人們總是不停地尋找生意經,找好項目,其實,從前也好,如今也罷,做生意當好老闆的邏輯從來沒變。
那就是有自我覺察,能看到自己的能力邊界。
随時不忘自己的底限在哪兒,也不去幹超出上限的事。
如此,便可應對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