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IC導讀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進階金融學院執行理事屠光紹表示,資料要素資産化的過程面臨市場關、會計關、法律關的多種考驗,推動資料資産入表既要積極且持續,也要慎重而穩健。
7月24日,資料資産入表實踐研讨會在上海舉行,現場釋出了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企業資料資産入表情況跟蹤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進階金融學院執行理事屠光紹表示,資料要素資産化的過程面臨市場關、會計關、法律關的多種考驗,推動資料資産入表既要積極且持續,也要慎重而穩健。
圖為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進階金融學院執行理事屠光紹緻辭
資料是數字經濟的關鍵生産要素,已經成為國家重要的戰略性資源。
屠光紹表示,作為五大生産要素之一,資料要素不隻是簡單地與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要素并列,更關鍵在于,資料要素能夠賦能其他四大要素。
“從資料要素化到資料要素資産化是一次關鍵飛躍,但也面臨市場關、會計關、法律關的不同考驗。”屠光紹表示,随着資料價值得到市場普遍認可,以及資料資産自今年1月起被正式納入會計處理範疇,中國資料要素資産化程序實作重大突破,邁出重要步伐;但資料資産仍面臨确權難、定價難、處置難等現實挑戰。
今年被業界視為“資料資産入表元年”,資料資産入表尚處于初步發展階段,一部分上市公司成為探路者。對此,屠光紹認為,既要積極、持續地推動資料資産入表,也要慎重、穩健地對待這一過程,不應一哄而上、急于求進;唯有如此,才能讓資料資産的作用不斷凸顯,為資料資産化程序打下堅實基礎。
《報告》顯示,上市公司對資料資源入表多持謹慎态度,入表公司數量、入表金額均相當有限。目前,僅有18家公司在一季度财報中披露了資料資源,共涉及金額1.03億元,其中無形資産0.79億元;此外,入表對财務名額與公司市值的影響還不充分,經理論測算,新增資料資源披露對企業資産負債率的影響普遍較小,對部分企業利潤率的影響較大。
“随着數字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制度規則的持續完善,資料資産的類别、規模、體量将不斷擴大,逐漸夯實數字經濟發展的基本支撐。未來,資料資産在融資、投資等領域均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屠光紹概括道。
資料資産入表實踐研讨會由新華社上海分社、中國經濟資訊社上海總部、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進階金融學院聯合舉辦。業内專家、企業高管共同探讨資料資産入表的最新實踐、理論前沿及未來趨勢,為推動資料要素市場的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本文來源:新華财經
作者:王翀、鄧侃
微信編輯:王子清
《風險預警·金融版》簡介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命脈,金融穩則經濟穩。金融安全事關國家、區域企業發展大局,需要對金融風險時刻保持高度警惕,增強風險防範意識,科學應對,防範于未然。由中國金融資訊中心出品的《風險預警·金融版》在政府權威部門指導下,依托先進的大資料輿情監測系統和專業的分析師團隊,對金融業不同領域、不同類别的風險輿情進行總結梳理和分析研判,為金融監管部門、要素市場、金融機構、上市公司、行業協會、各類企業、高等院校、研究機構等提供權威、專業、實用、及時、有效的金融風險輿情監測、研判、預警與應對建議。1.8萬/年,每周一期,每周五釋出。
最新報告:
【2024年7月第3期】總第135期:平安銀行“變相裁員”風波
【2024年7月第2期】總第134期:央行出手,“債牛”去向何方?
【2024年7月第1期】總第133期:FOF基金頹勢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