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讀創用戶端駐穗記者 姚嘉莉 通訊員 張家瑛 吳于琪 朱振傑
7月26日,正值“保護紅樹林生态系統國際日”,惠東10年期紅樹林碳彙開發權在廣東省環境權益交易所順利交易,由廣東能源集團節能降碳有限公司以超400萬元競得,交易涉及的紅樹林預計10年期内共可固定約4.3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本次交易創下目前國内總量最大、數額最高的紅樹林碳彙交易記錄,也開創了全國紅樹林碳彙開發權交易的先河。
在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廣東省國資委、惠州市自然資源局、惠東縣、廣東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廣東省交易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等機關上司的見證下,惠東縣人民政府與廣東能源集團節能降碳有限公司順利簽約。(圖/羅詩岚)
這也是廣東探索紅樹林變“金樹林”的生動實踐。近年來,廣東積極有序推進紅樹林營造修複及紅樹林生态産品價值實作路徑探索工作。
在廣東省海洋發展規劃研究中心的技術支援下,惠東縣開展紅樹林碳彙開發權交易試點,通過市場化高效配置提前變現紅樹林碳彙資産,提高紅樹林碳彙資源利用和價值實作效率。
此次認購采用紅樹林碳彙開發權形式開展認購交易,創新了紅樹林碳彙交易及生态産品價值實作模式。紅樹林碳彙開發權是指在明确的地理區域範圍内,對海域或土地權屬清晰及約定年限内的紅樹林碳彙資源進行開發并獲得紅樹林碳彙收益的權利。
惠東縣是廣東省近年來紅樹林營造修複成效最突出的縣區,也是獲得首批國家和省級造林獎勵新增建設用地計劃名額的縣區。本次惠東縣以建設萬畝級紅樹林示範區為抓手,挖掘縣内紅樹林碳彙資源,積極實作紅樹林生态産品價值,率先開展紅樹林碳彙開發權交易探索,是惠東縣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的重要舉措。
交易涉及的紅樹林造林項目位于惠東縣考洲洋、範和港以及平海内港片區,造林總面積為204.85公頃,出讓期為2022年8月1日至2032年7月31日。根據廣東省海洋發展規劃研究中心出具并經專家論證的碳彙潛力核算報告,10年出讓期内,造林項目總減排量為4.3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交易所獲收益将用于惠東縣造林區域紅樹林的修複和管護。
惠東縣紅樹林營造修複成效照
廣東能源集團節能降碳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作為廣東省屬首家國有節能降碳營運主體,節能降碳公司積極貫徹落實國家“雙碳”戰略、省委“1310”具體部署,圍繞廣東能源集團“123高品質發展戰略”,堅決扛起節能降碳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積極發展節能和“雙碳”兩大領域業務,緻力發展成為廣東省内領先的節能降碳龍頭企業,為帶動全省各行業各領域節能降碳産業成鍊條、規模化發展作出積極貢獻。節能降碳有限公司,能夠參與本次紅樹林碳彙開發權交易試點,感到非常榮幸和自豪,未來将繼續履行企業責任和使命,助力綠美廣東生态建設、服務廣東綠色低碳高品質發展、全力推進“百千萬”工程實施。他表示,此次交易順利簽約是多方合力的結果,相信通過政府搭建的紅樹林碳彙交易平台會吸引越來越多企業深度參與到紅樹林的保護中來。
對此,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同樣表示此次交易具有重要的試點意義,以市場化方式推動紅樹林生态産品價值實作,不僅精準對接生态産品供需,也實作了生态保護與碳彙經濟的雙向“增值反哺”,促成了經濟發展與生态保護的良性循環,對引入社會資本參與紅樹林保護修複具有重要示範作用。
據廣東省海洋發展規劃研究中心技術人員介紹,今年1月,市場期待已久的全國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CCER)正式重新開機,并于2023年11月釋出了首批包括《溫室氣體自願減排項目方法學紅樹林營造》在内的方法學,本次減排量核算采用的就是該方法學。本次競得的标的,後續可根據市場行情,适時對競得标的通過CCER等機制進行開發,用于抵消企業自身的碳排放。
下一步,廣東将繼續發揮海洋資源本底優勢,聚焦紅樹林保護修複及可持續利用,持續推進紅樹林生态産品價值實作,着力拓寬“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管道,大力推進綠色高品質發展,打造美麗中國的廣東樣闆。
圖檔來源:通訊員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