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山東16市黨報今日要聞|蓄勢高品質發展 助推産業蝶變更新

作者:大衆日報
山東16市黨報今日要聞|蓄勢高品質發展 助推産業蝶變更新

高品質發展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的發展,也是創新成為發展的主要動力。近年來,我省大力提升創新能力,推動産業結構轉型更新,抓好傳統産業轉型更新,抓好戰略性新興産業的發展壯大。全省各地紛紛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蝴蝶産業更新,實作高品質發展。

淄博:"新經濟"推動傳統産業騰飛

東營:三年破舊不堪的新産業結構迎接"蝴蝶蛻變"

濰坊:"三個動作"破解"牌頸"之痛

濱州:"一個一個花園,一個走廊"推動黃沿區經濟高品質發展

山東16市黨報今日要聞|蓄勢高品質發展 助推産業蝶變更新

新技術催生新事物,新經濟助力新發展。

近年來,作為傳統行業導向的山東能源五礦集團,科學診斷、時機、精準,積極抓住"新經濟"海灘,擁抱"新經濟",利用"新經濟"優勢,交出全行業關注、員工滿意的經營答案。

"新經濟"

開辟新的業務"地圖"

"奇璐雲業務要連接配接進入'新經濟'發展潮流,打造'平台和供應鍊'的煤炭金融電子商務新模式為目标,突出'服務'這一根本性、高标準的起步,為代表煤炭企業在網際網路上'風'實作'魅力轉向'發揮作用。早在齊魯雲招商成立之初,五礦集團就提出了定位和要求。

圍繞既定目标,齊魯雲業務打破國有企業傳統經營模式,創新引進職業經理人制度,先後從阿裡、華為等國内龍頭企業,引進系統開發、網際網路營運等領域的高端專業人才30餘人。來自阿裡巴巴、JD.co、北京大學等企業和高校邀請專家教授,成功舉辦了11屆雲商務館系列教育訓練交流活動。

齊魯雲商戶平台積極緻力于建構煤基散裝物料交易生态圈,涵蓋各類散裝物料的生産、供應、銷售、運輸、倉儲和需求,秉承"安全、高效、免費、低成本"的服務宗旨,為使用者提供交易操作、倉儲物流、資訊、資料技術、供應鍊金融等一體化服務。

擁抱"新經濟"

傳統行業"魅力四射"

創新者活着,老式的死亡。2018年2月27日,阿裡雲山東分公司經理韓飛赴莅臨芸美礦業集團洽談業務,聚焦阿裡雲大資料和雲計算的優勢。了解相關情況後,東華水泥團隊立即主動發起攻擊,2018年7月,東華水泥與阿裡雲簽署合作協定,共同成立山東東華智能制造研究院,斥資2.17億元開發全國首個水泥"工業大腦",激活公司自動化,資訊化建設在積累大量資料, 用數字能源傳統産業,讓資料增值。

公司将大資料、智能制造、人工智能融入生産,從無人值守的磅室到飼料場系統的自動面料和揀選,再到水泥"工業大腦"的線上操作,提高了生産線的智能化水準。

借用"新經濟"

邁出"引領"新興地區一大步

五礦集團康格是一家集技術服務、工程建設、裝置制造、經營管理、技術教育訓練于一體的膏體灌裝專業化公司。"作為新興服務行業,如何與時俱進,推動膏體灌裝的智能化、智能化建設,實作高标準的啟動和高效營運,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難題。"公司董事長孫剛說。

他們緻力于填補智能化、無人化、安全化發展之路,圍繞做優秀裝置智能化更新,自主研發出首套KG3000智能灌裝集中控制系統。該系統通過網絡、總線和智能管理"三項技術",有效提高漿料比、裝置運作狀态和生産狀态的識别能力,增強控制決策的準确性和适應性,實作從"豐富經驗"到"精準智能"控制模式的轉變。

同時,集團利用智慧礦山建設的優勢,圍繞煤礦開采、礦山、輔助運輸、防沖洗、機器人巡檢等方面,大力引進智能系統與裝置、數字化雙胞胎智能采礦、智能鑽機等11類智能平台,并在全國煤礦智能施工現場推廣會上亮相。

山東16市黨報今日要聞|蓄勢高品質發展 助推産業蝶變更新

在"痛苦"中探索轉型之路,既是使命,也是挑戰

在世界經濟增長将是革命性的時候,如何突出重新封閉和鳳凰涅槃?新舊動能的轉換無疑是一個突破。

東營根據國家準許的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規劃和省級規劃,加強思路創新、機制創新和措施,制定并完成了全市實施規劃和專項規劃,突出了資源型城市轉型和經濟轉型更新的"兩大任務", 明确"三區驅動、四件支撐、融合與互動"的發展布局,重點發展"5加2加2"新舊動能轉換産業體系。

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發展"四新"經濟為基礎,着力形成現代經濟體系,東營市2018年市委六中全會上提出"建設山東高品質發展的成長極,把黃河打造成海上文化旅遊目的地, 建設充滿活力的現代濕地城市"新時代發展目标定位,全面貫徹開放、融合、聚焦"三大戰略",紮實開展"十大改革"四大重點工作,引領全市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加快實施新發展勢頭。

善于突破,傳統行業"新型中大型"、"壓載石"成新引擎

該市的煉油、輪胎等結構明顯得到優化。經過幾年的努力,全市煉油、輪胎等高能産業結構明顯優化,高端産能比重大幅提升,煉油産業向高價值鍊進一步延伸,輪胎産品結構得到極大優化。東營依托偉聯化工200萬噸/年PX項目,煉油産能上行整合,産業鍊向下延伸,萬億級産業叢集正在加速建設。全市7個化工園區、25個化工重點監測點通過省政府确定,東營港經濟開發區臨港工業園丙烯産業叢集入選全省首批"形成"型産業叢集儲備。作為首批入選高端化工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力華億集團打造了國内唯一的非光氣聚碳酸酯産業鍊,在2020年中國石油化工企業第500強中排名第18位。

近兩年,東營入選省級"現代優勢産業叢集與人工智能"21個試點示範項目之一。高端石化産業規模不斷擴大,規模以上石化企業數量達到119家,一次性原油加工能力超過7000萬噸。橡膠輪胎行業整體實力明顯提升,全球輪胎行業入圍企業5家75家,廣饒縣橡膠輪胎産業叢集被列入全省"十大"産業"形成"叢集和全省特色産業叢集。石油裝備行業推進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水準明顯提高,産品應用領域更加廣泛,被列入省級産業叢集轉型更新示範項目。

敢于在危險中求機,新興産業從"潛力"走向"真實",重塑産業結構圖

在東營一提到新材料時,山東國國瓷功能材料有限公司是主要人物之一,在行業内占據了一批"第一"。今年3月,新材料産業迎來了盛會———國家稀土催化研發基地開業,稀土催化産業園正式開業。工業園預計需要3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實作稀土催化全産業鍊多個項目的落地,形成具有國際競争力的産業叢集。随着頻率共振的稀土催化産業,我市新材料産業的發展路線越來越清晰。2020年,東營市47家新材料企業營業收入達221億元,同比增長14.8%,利潤總額達到35.5億元,同比增長122.5%,在五大優勢行業中表現突出。

以生物醫藥和航空航天為代表的未來産業也在加速崛起,正在成為新動能的主力軍。天東藥業産品通過FDA和歐盟EDQM認證,山東鳳凰藥業被列入國家綜合新藥研發技術平台(山東)産業化示範企業,新東藥業成為全球最大的D-醋酸鈣供應商。航空航天工業正在迅速興起,圍繞民用飛機試飛基地、中轉樞紐機場和經濟中心在東北翼的山地,并加快建設航空工業綜合包的機場産業園、試飛技術支援中心東營基地的中國商用航空民用飛機試飛中心, 以及空中導航和飛行驗證試驗基地。

山東16市黨報今日要聞|蓄勢高品質發展 助推産業蝶變更新

近日,2020年度山東省"十大科技成果"揭曉。被高新區推"玉柴世界首台商用柴油機突破50%熱效率"和"山東省磁懸浮産業技術創新取得重大突破"兩項科技成果評選,獲獎數量位居全省高新區第一,即高新區創新大賽,實作了工業能源飛躍的最佳诠釋。

高新區以"發展高新技術,實作産業化"為主業主責任,發展科技型企業"茑林苗",研發平台"更新",成果轉化"質高效"三大行動,破解"卡脖子"之痛,以一流的服務打造科技企業的聚集地, 為高品質發展提供源動力。

"幼苗培林"科技企業

"高已成為我們公司的黃金招牌。濰坊華光光電有限公司技術創新部負責人劉鵬表示,高新技術企業的成功讓企業對未來的發展更加有信心。

為促進科技型企業發展,高新區科技局創新"專職工位、專員服務"工作機制,開展"七段服務",主動上門送政策。在高層申報過程中,落實"科技專員"服務機制,專心緻志,有需求響應,幫助企業解讀政策,填寫材料,全程參與,直至申報成功。

"自實施高乘數方案以來,新高的數量大幅增加。在項目申報方面,我們也針對具體的科技項目,成立小微信群,及時反映我們遇到的問題,點對點,攜手指導企業。高新區高新技術局高新技術科科長陳麗安表示,通過科技企業的"幼苗培林"倡議,區内企業的核心競争力明顯增強。

2020年,高新區新認定的中小企業276家,一大批創新活力,充滿發展的科技型企業脫穎而出。

研發平台"更新更新"

在山東天威膜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榮強向記者介紹了他正在進行技術測試的新材料——"隻有0.1毫米厚的薄膜,就能實作陽離子和陰離子的單向通過。

自2003年成立以來,天威膜公司已成長為行業上司者。2020年,天威膜公司被準許為山東省電荷膜材料重點實驗室,作為行業公共技術平台,引導行業發展。

天威膜公司隻是高新區建設高端研發平台的縮影,目前,高新區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4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6個。

實施研發平台"更新換代",高新區正在積極承擔濰坊高端裝備山東省實驗室,重點利用南航、機械研究所等高端創新資源,力争引進新科研院所、生産、研發合作項目15個以上,加快建設高端科技創新平台, 引導企業積極設立、申報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每年建設市級以上10多個新型研發平台。

成果轉化"品質與效率"

兩項成果入選山東省"十佳科技成果",生動展現了全區專注高端化,錨定了"卡脖子"核心關鍵技術,推動科技成果加速轉化。

記者了解到,全球首台商用柴油機由濰柴動力有限公司研發,突破50%熱效率,實作車身熱效率突破50%,率先在世界範圍内實作商品化,标志着我國重型柴油機技術向世界一流邁進,實作自主要制,以及國外品牌的超越領先。

山東天瑞重工有限公司開發了一系列磁懸浮鼓風機、磁懸浮真空泵等節能裝置,打破了國外長期以來對中國磁懸浮技術的壟斷和封鎖,形成了自主知識産權。

據了解,高新區圍繞轉型成果開展"質效"行動,規劃争取市級以上各類科技項目40餘項,全區研發投入力度達7%以上。在此基礎上,高新區繼續優化技術交易體系,實施技術合同線上識别登記,加強各類技術轉讓機建構設,努力培育兩家新的省級技術轉讓服務機構。

山東16市黨報今日要聞|蓄勢高品質發展 助推産業蝶變更新

近年來,宜平市太子鎮抓住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機遇,以啟東的曆史文化為基色,以生态文明建設為抓手,全面推進黃河沿線優質發展。根據沿黃鎮發展總體規劃,着力黨建"紅"領跑生态"綠",推進沿黃生态旅遊核心區建設,主要打造"一田一園一路",進而實作黃資源沿"沉睡"到"覺醒",村容由"農村"到"家"逐漸轉變。

"一點點"打造靈魂

啟東古城遺址公園,位于國家級黃河漓風景區,位于啟東古城舊址,占地面積220餘畝,項目以啟東文化、黃河文化、紅文化保護與傳承為主線,依托該鎮是一家管理經營的國有企業, 通過"點"建設一個助力沿黃生态保護和整個地區旅遊發展的助力,打磨"子東、醉太子"沿線的黃色旅遊品牌。

據了解,啟東古城遺址公園一期于2020年2月投資建設,5月竣工,10月正式開通,總投資超過360萬元。園區将原來的兩個村落墳墓、低效楊樹林進行全面改造,采用多樹種、景觀、群種綠化方法,種植人造蛞、海獺、金枝等樹木9051株,種植配套藤球、小葉處女球、叢紫等灌木3267株,月度栽培, 松樹果醬等彩帶7486平方米,綠草13.6萬平方米,形成色彩缤紛的協調生态景觀。

"一個領域"蓋爾農

六萬畝高規格農田,東至高綠邊界,西至碼頭邊界,南至魏橋邊界,北至黃河堤壩,項目總投資9900多萬元,涉及轄區内56個村莊,總面積6萬餘畝。該項目已平整土地420畝,建立小型泵站144座,配套小型潛水泵191台,建設低壓管道近200公裡,消火栓3830台。建立50台變壓器,架空高壓線路20.21公裡,埋設低壓電纜24.23公裡。建成橋梁涵洞支護80條,疏浚溝8條,長15.25公裡,土體總量14.46億立方米。有17條新改建的道路,長18.1公裡,種植了39,000棵樹。

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将實作"天城坊、運河連接配接、公路連接配接、幹能源灌溉、内澇能源排水"的高标準農田格局,顯著改善宜平市西北部傳統鹽堿地區的土地耕地條件,保障糧食安全,有效鞏固土地流轉成果,促進農業高品質發展。該項目是生态高标準農田,加上"天美"元素,對改善小面積生态環境也起到了不錯的作用。今年,太子鎮将再建3萬畝高标準農田,基本實作高标準農田城鎮覆寫。

"一個花園"住宿

建設美麗家園,穩步推進國家衛生城鎮建設。投資150多萬元,建設生活污水處理項目,解決市政居民生活污水處理問題。全鎮完成12163畝造林,15個示範村進行綠化,62個村落森林綠化覆寫率達38%以上;其中,大旗村被建立為山東省的森林村,長莊村和高家村被建立為濱州市的森林村,太子鎮被建立為濱州市的森林鄉。

今年,太子鎮按照"綠增、增質、增彩"的工作思想,制定了《村綠化實施方案》,實施了"綠化美麗鄉村"綠化工程,廣泛種植了20多種綠苗,如國家蚱、白蠟、紫薇、海獺4萬多株,實作了樹木的實作, 灌木、常綠、開花等科學配套。3月底,村綠化工作已全面完成,建設"三季有花,四季常青"鄉鎮綠化美新格局。

"一條走廊"令人着迷

通過打造十公裡果園、黃河文化主題公園,呼樓引黃門、黃河浮橋、啟東古城遺址公園等水利景點一線相連,形成22公裡長的黃河生态走廊。十公裡果園位于太子鎮黃河堤岸外的淤泥回流區,東西長12公裡,南北長100米。自2015年開工建設以來,種植了冰葡萄、桃子、黃河梨、油杏、無花果等特色森林水果的栽培,形成了十裡開花、果實成熟的四季生态廊道,2020年森林水果産值達到4億元以上。

黃河生态廊道不僅是一條宜人果香的廊道,更是一條文化景觀豐富、旅遊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的休閑綠道。依托黃河生态廊道上2000畝海獺園、1000畝無花果采摘園、太子鎮深入開發旅遊、休閑采摘、農舍等旅遊項目,打造農業混合發展基地。目前,已連續舉辦四屆黃河旅遊文化節,打造了春海獺花節、秋無花果采摘季兩大品牌活動,吸引了2000多萬遊客,被稱為"紫東、醉太子"沿線的黃旅遊品牌。

(《人民日報》客戶記者朱子軒報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