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回顧一下這部龍卷風題材的天花闆之作—— 《不懼風暴》

最近院線上映了一部标準的好萊塢爆米花電影。

名字叫《龍卷風》。

回顧一下這部龍卷風題材的天花闆之作—— 《不懼風暴》

翻拍自1996年的同名電影。

打出了“《侏羅紀世界》制作團隊最新力作”的名号。

頗有種要樹立災難片新标杆的架勢。

但我探看過後,腦海裡卻隻有八個字:

中規中矩,乏善可陳。

有網友精準銳評:

“網上随便找2分鐘龍卷風視訊,比浪費2小時看這個震撼多了。”

回顧一下這部龍卷風題材的天花闆之作—— 《不懼風暴》

談到龍卷風題材的災難片,不禁讓人回想起2014年同樣在大陸上映過的《不懼風暴》。

如今回看,它仍是龍卷風題材的天花闆。

回顧一下這部龍卷風題材的天花闆之作—— 《不懼風暴》

一部僞紀錄片,鏡頭代入感超強,龍卷風類型應有盡有。

水龍卷、火龍卷、雙龍卷甚至三龍卷……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回顧一下這部龍卷風題材的天花闆之作——

「不懼風暴」

回顧一下這部龍卷風題材的天花闆之作—— 《不懼風暴》

Into the Storm

2014.9.12

回顧一下這部龍卷風題材的天花闆之作—— 《不懼風暴》

這場風暴,來頭不小

回顧一下這部龍卷風題材的天花闆之作—— 《不懼風暴》

《不懼風暴》的導演叫史蒂文·奎裡,不是什麼頂尖大導演,也沒什麼名氣。

但是,翻看他的履曆,卻發現此人并不簡單。

從1989年起,被“卡神”詹姆斯·卡梅隆任用,擔任其多部影片的剪輯、副導演、視覺特效等職務。

回顧一下這部龍卷風題材的天花闆之作—— 《不懼風暴》

與“卡神”合作多年,掌控這種視覺特效大片實在是經驗頗豐。

而這些經曆,也給予了史蒂文·奎裡執導《不懼風暴》的能力。

導演來頭不小,創作起來自然也不留餘力。

既然要拍龍卷風,那就要拍最極緻的龍卷風。

我們知道,龍卷風是分級的。

最高一級為五級。

五級龍卷風能有多兇猛?

讓我們來看一下專業的解釋:

  • EF5級風速超過每小時200英裡每小時,也就是超過了322公裡每小時,房屋完全吹毀,汽車完全刮飛,路面上的瀝青也會被刮走,貨車、火車、列車全部脫離地面。(出現幾率很低,小于1%)

再看一下現實中的五級龍卷風有多麼恐怖:

回顧一下這部龍卷風題材的天花闆之作—— 《不懼風暴》

沒有調色沒有濾鏡,這是實拍發生在美國的龍卷風,如同世界末日。

美國因其特殊的地理及氣候環境,被戲稱為“龍卷風的故鄉”。

就在剛過去不久的今年五月份,美國六個州一天内遭遇26次龍卷風襲擊,而其中的21次都發生在艾奧瓦州。

回顧一下這部龍卷風題材的天花闆之作—— 《不懼風暴》

藝術來源于現實,《不懼風暴》便将故事背景設定在在美國的一個小鎮,這裡将會出現龍卷風。

為此,有追風人團隊聞訊趕來拍攝。

但他們卻發現這裡即将發生更加糟糕的情況。

回顧一下這部龍卷風題材的天花闆之作—— 《不懼風暴》

緊接着,在短短半天的時間裡,這個小鎮便被史無前例的多個龍卷風所席卷,遭遇了滅頂之災。

其中便有超巨型的、令人聞風喪膽的五級龍卷風。

影片展開三條線索,表現了不同的人面對龍卷風的态度。

有專業的追風人團隊。

回顧一下這部龍卷風題材的天花闆之作—— 《不懼風暴》

有想通過拍龍卷風擷取網絡流量的“傻子”組合。

回顧一下這部龍卷風題材的天花闆之作—— 《不懼風暴》

也有擔心龍卷風到來的男主蓋瑞一家。

回顧一下這部龍卷風題材的天花闆之作—— 《不懼風暴》

他們當中,有人滿心期盼,有人純屬湊熱鬧,也有人萬分恐懼。

但在巨大的自然災難面前,沒有人能獨善其身。

影片雖然鋪展開三條線索,卻不顯冗雜。

不到九十分鐘的時長,沒有拖泥帶水,準确有效,簡單明快。

開篇用幾個年輕人目擊可怕的龍卷風定調。

回顧一下這部龍卷風題材的天花闆之作—— 《不懼風暴》

既是點明主題,也是為真正的災難“預熱”。

而對于龍卷風的展現正是本片的亮點所在。

其視覺效果在災難片這一大類型當中也可以稱得上是一流的水準。

紛繁、震懾,但卻不讓人覺得在賣弄。

這要歸功于它有層次的呈現技法。

龍卷風大賞

回顧一下這部龍卷風題材的天花闆之作—— 《不懼風暴》

本片最值得稱道的地方,便是它使用了僞紀錄片的拍攝模式。

所謂僞紀錄片,既雖然以紀錄片的形式呈現,但全程都是編排好的鏡頭。

簡單說就是“假紀錄片”(比如《昆池岩》《鬼影實錄》《緻命錄像帶》等)。

它的特點就是僞造的“真實感”,有很多手持鏡頭。

畫面雖晃,但鏡頭連貫,代入感極強。

回顧一下這部龍卷風題材的天花闆之作—— 《不懼風暴》

比如鏡頭由車内的手持錄影機對焦到車窗外,龍卷風近在咫尺:

回顧一下這部龍卷風題材的天花闆之作—— 《不懼風暴》

再比如團隊專業攝影師,直接抓拍到龍卷風形成過程:

回顧一下這部龍卷風題材的天花闆之作—— 《不懼風暴》

也出現了片中人物視角拍攝的鏡頭。

比如追風人團隊發現天上下起了冰雹,他們從房間所在的二樓看見冰雹到沖到樓下進入車内。

一個将近四十秒的手持跟拍長鏡頭,再加上冰雹砸在地面的聲音設計,臨場感極強。

巧妙的是,導演還中和了這種拍法會造成的眩暈感:

進入車内,從晃動的跟拍馬上調整為平穩的正反打鏡頭。

回顧一下這部龍卷風題材的天花闆之作—— 《不懼風暴》

代入其中,就會被影片的“龍卷風布局”所吸引了。

一開始是追風人團隊發現了一個相對小型的龍卷風。

他們正做足了準備進行拍攝,龍卷風卻與他們擦肩而過。

回顧一下這部龍卷風題材的天花闆之作—— 《不懼風暴》

這時他們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氣象學家發現龍卷風向着小鎮上的學校方向而去。

向學校襲來的龍卷風愈演愈烈,甚至卷走了個别學生。

回顧一下這部龍卷風題材的天花闆之作—— 《不懼風暴》

在學校上空肆虐結束,龍卷風繼續向着鎮上的廢棄工廠方向而去。

而蓋瑞的兒子唐尼正在這個廢棄工廠幫同學凱特琳拍攝作業。

當他們二人還沒來得及反應,龍卷風就把工廠撕裂了,兩人被斷裂的房梁壓在了下面。

回顧一下這部龍卷風題材的天花闆之作—— 《不懼風暴》

第一個“登場”的龍卷風串聯起了幾組重要的人物,同時也讓人們看到了其破壞力之大。

但這才隻是開始。

《不懼風暴》不僅規避了僞紀錄片鏡頭過于搖晃的缺點,而且特效也十分良心。

即便是暫停來看單幀畫面,也毫無違和感。

反而更能感受到龍卷風帶來的恐懼感和壓迫感。

回顧一下這部龍卷風題材的天花闆之作—— 《不懼風暴》

多個龍卷風同時出現,這一不可思議的現象讓所有人意識到新一輪的危險已然來臨。

到這裡,導演的功力和特效團隊的水準就展現得淋漓盡緻。

多個龍卷風侵襲而來,所到之處遍地狼藉。

畫面細節之逼真令人稱奇。

比如下面這個鏡頭:

回顧一下這部龍卷風題材的天花闆之作—— 《不懼風暴》

由于汽車爆炸起火,龍卷風刮過來迅速形成了一個火龍卷,堪稱地獄般的景象。

可以看出,導演是生怕觀衆産生視覺疲勞,要時刻抓住觀衆的眼球和注意力。

短暫的文戲過後,高潮戲便拉開帷幕。

兩個巨型龍卷風合并成一個超巨型龍卷風。

當這個巨無霸龍卷風出現的那一瞬間,我相信所有觀衆都會瞪大雙眼合不攏嘴。

可以說是史詩般的災難視覺奇觀。

回顧一下這部龍卷風題材的天花闆之作—— 《不懼風暴》

不同體量、不同形态的龍卷風所構成的層次感調動着觀衆的心理,和片中人物一樣愈發緊張愈發恐懼。

同時還會引發最直接的爽感。

片中有大量能夠讓觀衆産生視覺爽感+心靈爽感的鏡頭。

舉兩個例子。

第一個是當超巨型龍卷風刮過機場的停機坪,飛機被卷上了天,實作了另一種方式的“起飛”。

回顧一下這部龍卷風題材的天花闆之作—— 《不懼風暴》

這個鏡頭既看起來驚豔,也說明了超巨型龍卷風的威力。

第二個是追風人團隊的彼得連人帶車被卷入風暴中心不斷上升。

當他被卷出風眼的一刻,他看見了金色的雲層,然後又迅速下墜落入了漆黑一片的風暴之中。

回顧一下這部龍卷風題材的天花闆之作—— 《不懼風暴》

就是這樣一個瞬間,導演讓我們同時看到了大自然之瑰麗與大自然之殘酷。

但是觀衆卻不用經曆此般災難,隻需要看片中人物如何被虐又如何聯手抵抗風暴。

同時,還可以了解到龍卷風緻命的危險性。

這是影片能帶給觀衆爽感的最底層邏輯。

《不懼風暴》幕後團隊基于現實的資料與專業知識支撐,制造出各式各樣的龍卷風“冥”場面。

是以,龍卷風題材電影的天花闆,可真不是浪得虛名。

災難片教科書

回顧一下這部龍卷風題材的天花闆之作—— 《不懼風暴》

當然,《不懼風暴》并非沒有缺點。

它也存在套路和bug。

亦有配角人物塑造上的不足,是以它豆瓣隻有6.8分,IMDb上甚至不及格。

但作為一部自然災難的類型片,《不懼風暴》做到了符合标準,并且有出彩之處。

特别是前面提過的視覺效果,非常過硬,大家有目共睹。

回顧一下這部龍卷風題材的天花闆之作—— 《不懼風暴》

再加上導演多元的鏡頭排程手法和天馬行空的想象力。

是以說本片是災難片教科書絕非誇大其詞。

并且,《不懼風暴》沒有出現違背常理的個人英雄主義。

幾組人馬彙聚後,有人負責上司有人做出犧牲,但整體上是普通人之間的互幫互助。

回顧一下這部龍卷風題材的天花闆之作—— 《不懼風暴》

即使是專業的追風人團隊也無力抵抗超巨型龍卷風,也要想方設法躲避災難。

是以,其人文關懷也非常貼合情理。

從影片開始交代蓋瑞一家父與子的家庭沖突、追風人團隊團員之間的理念差距。

到影片中段互幫互助時爆發的情感力量。

再到影片結尾的互相了解與安撫。

人物有弧光,情感有發展。

回顧一下這部龍卷風題材的天花闆之作—— 《不懼風暴》

雖不乏老套之處,卻真實可信。

不同的叙事線囊括了親情、友情、愛情,但又沒有刻意的煽情之嫌。

一切情感自然流動,觀衆自然體會自然接受。

例如唐尼被父親救醒後,第一反應是想要問凱特琳怎麼樣了。

回顧一下這部龍卷風題材的天花闆之作—— 《不懼風暴》

一個下意識的呼喚就說明了唐尼對凱特琳的關心與愛。

再看影片結尾,需要重建家園的人們面對采訪鏡頭。

也沒有刻意上價值、空講大道理。

而是訴說着自己的内心感受。

特别是一位老者的話,簡單而又動人。

回顧一下這部龍卷風題材的天花闆之作—— 《不懼風暴》

在災難片這一類型片範疇内,《不懼風暴》算不上傑作。

但以其絢麗奪目的視覺特效、專業複雜的場面排程、主觀視角的鏡頭設計、細膩質樸的情感表達。

絕對能夠在龍卷風題材的領域内獨樹一幟。

甚至,在未來。

也難有人能望其項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