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澤連斯基突然180度大變,同意年底停戰!俄烏沖突迎來大結局?

#頭條首發大賽#

最近,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突然表态,願意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進行和談,希望在今年年底前結束戰争“白熱化階段”,并強調沒人希望沖突“再持續十年或更長的時間”。随後他還在社交軟體上寫道“我想我們所有人都明白,我們必須盡快結束戰争,以免使人們失去生命。”

澤連斯基突然180度大變,同意年底停戰!俄烏沖突迎來大結局?

澤連斯基的态度可謂發生了180度大轉變,之前他可是直接立法禁止與普京談判的,而且明确給和談劃了一條紅線,就是俄軍退回1991年的俄烏邊界,也就是俄羅斯不僅要吐出2022年開戰後占領的全部地盤,連2014年占領的克裡米亞也要放棄,一副不把普京逼下台決不罷休的架勢。

澤連斯基之是以态度大變,主要是擔心特朗普重返白宮。特朗普堅決反對美國繼續援助烏克蘭,還揚言一旦上台,就施壓烏克蘭放棄部分領土,好在24小時結束戰争。這回大難不死,支援率蹭蹭飙升,特朗普真有可能“二進宮”,澤連斯基作為美國人的傀儡,當然要提前“拜碼頭”,投其所好了。

澤連斯基突然180度大變,同意年底停戰!俄烏沖突迎來大結局?

好了,咱們假設一下,如果特朗普真的上台了,并且促成了俄烏停戰,那麼這個停戰條件會包括哪些?

首先在領土方面,大機率是以現有戰線直接劃停火線,這是以當下雙方實力決定的。烏克蘭就不用說了,沒有西方的支援,一天都打不下去,又兵員短缺,根本無力再次發動進攻;俄羅斯雖然還能保持攻勢,但二打哈爾科夫已經證明,俄軍已經沒有能力再占領烏克蘭的大片領土了,因為在俄烏這個戰場,誰進攻誰吃虧,既廢人又廢裝備,耗時幾個月,損失幾萬人,隻能啃下幾個村兒,實在是賠本的買賣。是以就地停火是雙方内心的真實底牌。雖然俄羅斯開出的條件是烏軍撤出四州,烏克蘭堅持俄軍撤回1991年邊界,但這些都是談判時的叫價,一番讨價還價之後,雙方最終大機率還是原地停火。

澤連斯基突然180度大變,同意年底停戰!俄烏沖突迎來大結局?

在政治方面,烏克蘭不會去軍事化,更不可能“去納粹化”,不太可能加入北約,加入歐盟的希望也十分渺茫。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得不到,既然雙方就地停火,那麼剩餘的大半個烏克蘭,就是俄羅斯無法控制的地區,烏克蘭想搞多大規模的軍隊,買多少先進武器,要不要由“納粹分子”執政,都是俄羅斯無力幹涉的,是以普京戰前提出的“去軍事化,去納粹化”兩大目标是無法實作了。

但烏克蘭也不會因為“抗俄有功”,就被八擡大轎扛進北約和歐盟。俄烏這一戰,俄軍雖然打得艱難,但也讓北約看到了莫斯科維護戰略緩沖區的決心,俄烏再戰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一旦接納烏克蘭為正式會員國,下次俄烏開戰,北約就得公開下場,而這恰恰是北約極力避免的。是以,戰後北約不太可能允許烏克蘭加入,但會繼續武裝烏克蘭,同時為了避免過分刺激俄羅斯,也避免經濟壓力過大,援助會以本國淘汰武器為主。至于加入歐盟,這比加入北約的機率還小,畢竟戰後重建需要巨額資金的,歐盟自己經濟都不景氣,怎麼可能背上這麼一個大累贅。

澤連斯基突然180度大變,同意年底停戰!俄烏沖突迎來大結局?

最後再說說經濟方面。經濟方面,俄羅斯最關心的當然是解除制裁,但不幸的是,西方不太可能結束對俄羅斯的制裁。俄羅斯是一個獨立自主、自尊心極強的大國,它是不可能放棄強大的核武庫和軍工産業,而隻要這兩個殺手锏在手,歐美就不可能對俄羅斯放心,還是會繼續遏制俄羅斯,那麼俄羅斯感到安全威脅,就隻能與中國繼續抱團取暖。是以對于中俄,美國隻能同時打壓,特朗普的“聯俄抗中”,各個擊破的企圖,很難取得成功,除非有一天俄羅斯主動棄核,再毀掉所有的軍工企業,安心當一個“地球加油站”。

當然,以上這些假設,都是建立在特朗普重新上台之上。不過,特朗普在遭到槍擊後,支援率雖然短暫飙升,但最新民調仍然落後于哈裡斯。是以美國大選就像薛定谔的貓,不到最後誰都不敢百分百打包票。而如果最後上台的是哈裡斯,對中國也不是什麼好消息,畢竟不管是“聯俄抗中”,還是“中俄一起打”,最終的目标都是中國。共和黨還是民主黨,在誰是美國最大威脅這個問題上,是沒有争議的。還是那句話,丢掉幻想,準備打仗,不管是在真正的戰場,還是經濟戰、科技戰、文化戰,中國都要做好萬全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