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獨家責任|開在小城裡的自習室

車廂内,陽光透過視窗灑下斑駁陸離的光影,為這趟旅程增添了幾分溫馨與惬意。坐在從蘇州傳回遼甯鞍山老家的高鐵上,薇薇回憶起了過去7年在大城市的“漂泊”經曆,任由思緒随着窗外的風景飄遠。

在蘇州工作多年,她時常羨慕南方城市在教育上的“繁榮”——濃郁的書香氣息、寬敞明亮的學習環境以及先進的教育資源,她慶幸自己親身體驗了這一切。她也憧憬着,如果自己的家鄉也能變成這樣……

聯想到自己的留學規劃創業經曆,一個想法從她的心底滋生、無法抑制——不如在老家開一間自習室吧?“既可以借着這個緣由經常回家看望,主動加深與家鄉的聯系,也可以把我在南方見到的不錯的學習理念帶給家鄉的年輕人,做些改變。”薇薇說。

薇薇在鞍山開設的自習室 受訪者供圖

近年來,主打“沉浸式學習”的付費自習室火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要花錢買自律。據公開報道資料,截至2022年,大陸付費自習室使用者人數增長到755萬人,其中20歲至30歲年齡段的年輕人占比超過50%,而這種付費自習室一般開在寫字樓、居民小區中。相比于一線城市動辄千元以上的付費,縣城裡一張自習室月卡一般隻需300元左右,對于需要常駐自習室的人非常友好。

付費自習室的走紅說明了什麼?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李闖認為,“這是市場對現代社會新興學習需求和公共供給不足的一種适應和回應。在學習空間的設計和規劃中,應該充分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有助于建構一個更加包容和多元的學習型社會。”

繼在大城市開設的付費自習室逐漸達到飽和狀态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如薇薇一般,選擇在小城市開設付費自習室。正觀新聞記者尋訪到幾位創業者,聽他們講述在小城自習室裡發生的故事。

建立起跨越1600餘公裡的羁絆

想法落地,薇薇如願在老家遼甯鞍山開設了一間自習室。2017年,與一些外出拼搏的年輕人不同,在蘇州完成4年大學學業的同時,薇薇也找到了自己的創業方向——成為一名留學規劃老師。

過去7年裡,她為許多迷茫的年輕人規劃了不同的留學道路,也漸漸體會到江浙滬的大城市與自己家鄉之間存在着一定的資訊鴻溝。

而也因為長年在南方工作,薇薇逐漸感覺家鄉與自己之間似乎也存在着一條“鴻溝”。一次,當薇薇跨越1600餘公裡的路程,從蘇州回到老家鞍山,站在這塊熟悉又陌生的土地上,一種淡淡的疏離感湧向她。盡管陪她長大的那些人還在,巷口的老路也仍未鋪好,但故鄉對她而言依然越來越陌生。

她逐漸感覺記憶裡家鄉的印記在變淡,與燈火輝煌的城市生活相比,小城記憶不再那麼真實,與家人、好友的話題似乎也不如以往投機,這讓她有些焦慮,她急于“做點什麼”走出這種困境。

看過世界的人,最想回家。

“在老家開一間自習室吧!”這一想法從薇薇腦海中閃過。這給了薇薇一個工作和回家兩不誤的“借口”,既可以借此經常回家看望,建立起了她和老家的情感羁絆,也可以把自己在南方見到的一些學習理念帶給家鄉,做些改變。

于是,在今年4月底,一個承載着薇薇和好友“期盼”的付費自習室無聲無息間搭建完成了,遼甯鞍山這座家鄉小城也悄悄地多了一處24小時開放的學習場所。

“這個月容納30多人的自習室幾乎每天都能滿員,讓我很意外,收益也相對比較可觀。”薇薇介紹說。然而,薇薇卻并不想把自習室僅作為一個回報相對穩定的副業。

她見證過找她做留學規劃的年輕人如何目标明确地開啟人生新階段,也見過家鄉的年輕人在迷茫中做出了選擇,卻走不出小城市。她似乎比第二類人幸運一點,但她想把這份“幸運”擴大,再擴大,蔓延到故鄉所有年輕人身上。

“我想利用自習室提供一些學習資源,打破資訊差,也希望能夠把南方一些比較先進的學習經驗、資訊管道分享給每一位來自習室學習的人。”薇薇解釋說。

一開始,薇薇在自習室的裝修、布置與經營上下功夫——自習室設定了各種各樣的場景主題房,顧客可以根據個人興趣選擇在不同的主題房中學習。後來,等來學習的人多了,薇薇開始線上上創辦群組織一些學習社群,群内免費分享與考研、考公、求職、留學等相關的資料。“老家很多人還帶着一種想法,就是認為‘留學’這個詞離他們太遠了,或認為太花錢了、很難實作等,但實際上這個門檻越來越低了。”薇薇說。

獨家責任|開在小城裡的自習室

哈利波特主題的自習室 受訪者供圖

兩個月的時間,薇薇的自習室正朝着她理想中的狀态發展,可在自習室剛剛開業時,她也遇到了一些不像困難的“困難”。

“我遇到的第一個障礙竟然是大家不會線上操作小程式,連邁入自習室的門似乎都成了困難。”薇薇說。在薇薇眼裡,自習室設立的初衷是為入店顧客提供一個學習和未來發展的平台,不應該浪費在搞清楚如何進門、如何選座位等繁瑣的小事上。這讓她更加感覺到小城市與大城市中存在着“壁壘”。

可面向的群衆越多,這種繁瑣的小事也越發不可避免。

有的顧客會因為門鈴響了影響學習而去聯系薇薇,有的顧客會因為飲水機沒水聯系薇薇。甚至有時候,一些在自習室裡學習的學生家長會向薇薇索要監控。

她清楚記得,那天她正在自習室裡檢視一周的上座情況,一位30歲左右的女性靜悄悄地走到她面前,薇薇擡頭問她需要什麼幫助,下一刻這位女性開口說出的話讓她瞪大了眼睛:“可以把你們自習室的監控錄像發給我嗎?我想看看我的孩子是否真的在認真學習。”

薇薇震驚于這位家長提出的要求,“一方面給她監控肯定會侵犯其他來學習的人們隐私,另一方面我個人很難認同,家長把自己的孩子‘綁’起來教育。”薇薇回憶說。

于薇薇而言,她十分了解家長對孩子關注的迫切心情,但她覺得這種方法用錯了,而同樣有一位家長的做法也令她印象深刻。“有位媽媽帶着她的孩子一起來的自習室,孩子學習,媽媽也學習。那個孩子應該是個國中生,這種教育方式我覺得才是正确的。”薇薇說。

迷茫中開啟人生的轉折點

“反正你不考研就要考公!”“考研失敗了,就趕緊找工作吧!”父母的叮囑反複回蕩在耳畔,希希躺在床上,呆呆地望着天花闆,夢裡的場景和現實逐漸重疊,她拍拍腦袋,片刻後,她逐漸清醒,有些事情已經是“過去式”。

是什麼時候開始夢到這些的呢?她仔細回想,應該是從查到不高不低的考研成績那一刻起,她突然開始擔心起自己的未來。雖然已經過去很久,但希希回憶起那段時光剪影,形容是“天塌了”。沉寂許久,一天希希腦海裡突然閃現出一個避免父母叨擾的“護身符”——在老家嘗試開一家自習室。

她并沒有明确的目标和規劃。一方面,因經常在自習室備考,希希認為開設自習室或許是一條賺錢的門路;另一方面,同鄉一個90後女生也開了間自習室卻日日爆滿,希希腦海中閃過“我也可以”的想法。而這種漫無目的地規劃,恰恰也訴說着她内心深處的迷茫。

“我家裡有一間空房,那時我想不如用它開一間自習室,一邊找工作一邊賺點外快。而一開始我的父母并不支援我的決定,但抵不過我的軟磨硬泡。”希希回憶說。

帶着一份忐忑,2022年12月底,希希的自習室在她的老家山東曲阜正式開業,21歲的希希帶着一腔熱忱投入到了這項“宏大”的事業裡。她把家裡的空房打掃得一塵不染,擺上嶄新的桌椅、微波爐,冰箱裡放入付費自取的飲料,和其他的付費自習室一樣,采用24小時線上自助模式。

獨家責任|開在小城裡的自習室

希希在曲阜開的自習室 受訪者供圖

可很快現實給了她當頭一棒。“自習室剛開業一年的營收情況并不是很好,一直虧本。”希希說,“這期間我媽說就算把房子租出去也比做自習室強。”希希并不想就這樣狼狽退場,她一邊承諾父母找份“體面”工作,一邊苦心孤詣地經營着這一方小天地。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她查找了許多資料,在網上學習别人分享的開設自習室經驗,從一開始每天去自習室“坐”一會,到後來她整天“守”在自習室,不知不覺間,自習室的上座率越來越高。“有一天,我剛準備去自習室,但預約小程式彈出一條通知,告訴我說自習室那天已經滿員了,那是第一次。”希希感慨說。

經營自習室的過程中,希希每天會遇到很多人,令她印象深刻的是自習室的一位常客——一名剛剛高中畢業的女孩子。

獨家責任|開在小城裡的自習室

自習室客廳 受訪者供圖

不同于其他考公考研的年輕人,小女孩剛剛聯考失利,卻準備在自習室全天學習,複讀并備戰明年的聯考,自習室變相成為了她學習的“教室”,為自己的未來搏出一個明天。“每天早上6:30到23:00,她都在自習室學習,每天都是來得最早,走得最晚。”希希回憶說。這勾起了她的回憶,聯想到曾經的考研備考時光,她有些唏噓。

希希可以切身感受到小女孩的那份糾結,也更了解她“從頭再來”的嘗試和勇氣,希希又何嘗不想再試一次呢?她和許多考研失利的年輕人一樣,似乎都放不下心中的那份執念。但随着一份offer的到來,這份遺憾似乎沒有了再次彌補的機會。

“我收到了一家國企的offer,這在我父母的眼中是一個‘體面’的工作。”對希希而言,這也是她人生的新階段,仿佛迷霧散開,漂浮的扁舟看見了岸,也靠了岸。

希希很快收拾了心情,逐漸開始把自習室的工作交接給父母,但她決定空閑了還是要經常去坐一坐。“開自習室是我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另一種意義上,也讓我學到了許多生活經驗。”

利益沖突斷掉4年友情

“空調你搬走,我自己會再買,自習室我一個人也能開。”小武挂斷電話,也結束了和朋友的4年友情。自她決定和朋友合開一家自習室後,她們之間友情的紐帶越來越脆弱,直至随時都會斷裂,她也逐漸明白了那句“不要和朋友合夥做生意”背後的深意——發生利益沖突後難以修複的關系。

之是以決定開一間自習室,是因為小武在考研備考時,認為家鄉陝西渭南蒲城縣有這種市場需求。“我很早就開始備考了,會經常去自習室自習,有一次暑期回老家,我也想找個自習室去學習,但是在軟體上檢索後發現,老家這種自習室并不多。”小武回憶說,那時她萌生了一種“我是否也可以開一間自習室”的想法。

2023年,随着最後一個句點在試卷上落下,小武的考研生涯也随之結束。無論成績如何,小武希望可以将曾經的想法變成現實,也可以給自己留條退路。她将自己的想法和好朋友小A講述後,沒想到小A也曾有過同樣的想法。但是兩個人也一緻認為,大城市裡的自習室市場已經飽和,兩個人又均是創業小白,或許在老家開辦自習室會更有前景。

這一年年末,簡單在網上搜尋了一些“攻略”後,小武和朋友小A對自習室裝修、營運、需求情況進行考察,決定在老家蒲城縣辦一家自習室。一開始,兩人商量好共同出資開辦自習室,墊資一人一半,而收益則是五五分。“說好的出資一人一半,但是她說自己‘手頭緊’,創業的資金最後變成了我全部承擔。”小武說。

獨家責任|開在小城裡的自習室

小武在蒲城開的自習室 受訪者供圖

雖然心裡有些芥蒂,但是礙于4年的友情,小武并沒有說太多。但接下來的事情讓小武感覺朋友并不“負責”。

可能出于愧疚,朋友主動提出了購買自習室要用的兩台空調。“但是她圖便宜,買了兩個二手空調,一個月就用壞了,我和她商量讓她換,但是她并不願意。”小武很生氣,兩個人是以吵了一架,“空調壞了不能用,這東西又是必需品,我不想再因為這些事情扯皮。”她讓小A将空調搬走,決定自己開辦這間自習室,并與小A徹底斷了聯系。

剛開始創業,她就被自己信賴的好朋友潑了一盆冷水,差點将她的理想與幹勁全部澆滅,然而這隻是開始。

為了友善,小武在某購物軟體上買了一條自習室迎賓區需要鋪的地毯,當鋪好後,父親來到自習室參觀跟她實話實說“看到這條地毯我就沒有進自習室的欲望了”。于是,她又硬着頭皮走進從未去過的建材市場,嘗試着以“購物老手”的方式與商家讨價還價,期待買到物美價廉的自習室用品。

“像地毯貨不對闆、買的空調用了幾天就漏水這種小事有很多,但其實換個思路來想,也給我增加了一些生活經驗。”小武認真說。

獨家責任|開在小城裡的自習室

來自習室學習的顧客 受訪者供圖

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天早上,她如往常一般打開手機軟體,想檢視一下自習室的評價情況并作出回複,卻發現多了幾條連續差評,“體驗感極差,完全不想再去了!”“垃圾店鋪,早點關門大吉!”……這讓她心裡咯噔了一下,但她冷靜下來,仔細回想後發現自習室最近似乎并沒有發生什麼“意外”。

這讓她懷疑是否是惡意差評。她曾了解過,購物軟體上一些惡意差評的模闆,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無消費記錄、無理由、無事實依據的無差别攻擊,以及同一時間段内連續多條的類似評價,而那幾條差評恰恰全部符合這三個特征。“我點進差評者的首頁去看,沒有什麼收獲,私下又調查了一下,卻發現是同行。”小武嘗試聯系請求删除差評,但無功而返,于是她隻能繼續努力經營好自習室,希望用更多的好評去抵抗惡意評價。

盡管一直很認真地經營自習室,但是小武卻從沒有想過将之作為主業。閑暇之餘,小武默默成為了“考公大軍”中的一員。“宇宙的盡頭是考編”,小武開玩笑說。而她的努力也有了回報,今年她成功上了岸,背後的艱辛,隻有她自己清楚。

雖然一路磕磕絆絆,但好在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對小武而言,這恰恰也是她邁入社會的重要一步。

(受訪者均為化名)

獨家責任|開在小城裡的自習室

版權聲明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檔、音樂、視訊等)版權歸正觀傳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經正觀傳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如需轉載本文,請背景聯系取得授權,并應在授權範圍内使用,同時注明來源正觀新聞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給任何第三方。

正觀傳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