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騰馬麗這對老搭檔,又出爆款了。
電影《抓娃娃》票房已破17億,進入中國影史票房榜前50名。
與此同時,伴随着諸多争議。
最近,由沈騰馬麗再度合作的新電影《抓娃娃》一上映,票房8天就破了17億。
沒想到,知名導演陸川突然跳出來,痛批這部電影是「整個中國電影市場的悲哀」。
事情發酵後,陸川又很快甩鍋說「遭遇盜号」,并聲稱和沈騰是好兄弟。
可平台卻沒有慣着他,力證他的賬号壓根沒有盜号痕迹。
不管如何,這出鬧劇成功給《抓娃娃》送了一波熱度,也挑起了圍觀網友的興趣。
那麼被罵「爛俗喜劇」的《抓娃娃》,到底冤不冤?
都說喜劇的核心是悲劇,很多觀衆都在觀影後都表示:
笑着笑着,就笑不出來了。
《抓娃娃》的笑點是夠的,可它更像是一部披着喜劇外衣的巨大教育悲劇,還有着一股獨屬中式的恐怖味。
第一個恐怖之處,是馬成鋼「沒苦硬吃」的挫折教育。
整個電影的故事線很簡單,基本由沈騰飾演的馬成鋼展開。
作為一個白手起家的大富豪,他覺得砸錢養大的大兒子馬大俊被養廢了。
是以他将希望都放在了和第二任妻子春蘭(馬麗飾演)的小兒子馬繼業身上。
馬成鋼認為自己如今的成功,來源于自己經曆過的苦日子。
是以他決定創造惡劣的生活環境窮養富娃,沒有苦,那就強行制造苦給孩子吃。
破爛的家、生病的奶奶、賺不到錢的爸媽,确實讓曾經嬌生慣養的馬繼業,迅速蛻變了。
小小的他每天忙着去買菜,照顧癱瘓的奶奶喝中藥,揉腿,等做完這一切,他才跑步着去上學。
父母每天穿着破爛,努力裝窮,就是為了激勵馬繼業在艱難的環境中奮發向上。
甚至連癱瘓的奶奶(薩仁娜飾演),都是由馬成鋼找來的教育專家李老師假扮的,活脫脫就是一個中國版「楚門的世界」。
除了經濟上實行窮養模式外,馬成鋼也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強行設定一系列障礙,美曰其名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
小兒子在拿到父親給的生活費後,沒有抵擋住誘惑去買了他一直想要的平闆。
馬成鋼轉手就策劃了一出賣慘大戲,設計奶奶直接因為沒錢買藥「吐血」,徹底擊垮了孩子最後一道心理防線。
孩子選擇去找老闆退掉平闆,殊不知他的平闆,已經被馬成鋼安排人手丢進鍋裡煮熟。
為了賺到錢,馬繼業不得不頂着寒風在大馬路上一個個撿着易拉罐。
幾個同學圍了上來,搶走了他的袋子,并不斷對他進行嘲諷。
那一刻,馬繼業所有的自尊心被徹底撕碎。
而隔着監控觀察他一舉一動的馬成鋼,卻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這種「吃苦才能成材」的中國老一輩父母思維方式,在馬成鋼的身上得到了恐怖的無限的放大。
他将自己經曆過的苦難神話化,讓孩子沒苦也要硬吃,強行制造挫折,可他卻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承受度,也完全沒有考慮是否會給孩子造成巨大的陰影。
看到這裡,有部分的網友還是能共情馬成鋼,認為他隻是太過望子成龍。
然而随着大兒子馬大俊(張子棟飾演)這個家裡的邊緣角色出場,馬成鋼這位煞費苦心的老父親形象,就漸漸有些立不住了。
中式教育的第二層恐怖之處,便是馬成鋼以愛之名的操控欲。
在馬成鋼的嘴裡,大俊是一個被養廢的失敗品。
他對大俊的唯一要求,就是「隻要你不在外面叫我爸,每個月的信用卡就不會停。」
而他拿來評判兩個孩子的唯一标準,就是成績。
就因為大俊是個學渣,他就被父親直接冷處理,早早将他放養國外。
就連馬繼業自導導演「綁架」戲碼時,馬成鋼腦子裡冒出的第一個懷疑對象,就是大俊。
就連身為後媽的春蘭都忍不住說,大俊做不出這種事情。
就因為大俊沒有符合他的期待,他的人品、他的一切便都被父親進行了全盤否定。
是以他不允許馬繼業「失敗」,為此他采取24小時監控,全方位觀察小兒子的一舉一動。
從小到大馬成鋼以及身邊的所有人,都在一遍遍給他灌輸「考上清北」的夢想。
馬繼業的人生就像一道被事先編好的程式,不允許出現任何偏離。
在他因為熱愛跑步,而被推薦上體校時,馬成鋼轉頭就往他的腿上抹上麻藥,找來假扮的醫生恐吓他。
就連馬繼業最真摯的情感,都變成了父親利用他上進的工具。
當長大後的馬繼業,意外發現了癱瘓的奶奶居然在打籃球。
為了不影響他聯考,馬成鋼直接一不做二不休,設計奶奶這個角色「死亡」,并在葬禮上借奶奶的遺願刺激他繼續沖刺清北。
奶奶沒有等到看你收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天。
乍一看,都是父母煞費苦心、望子成龍的勵志橋段,可越看越讓人覺得荒誕且窒息。
不管是馬大俊,還是馬繼業,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