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平劇大師方榮翔:娶恩師女兒為妻,臨終前在餐紙巾上寫遺言

#長文創作激勵計劃#

點選關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動您!

平劇大師方榮翔:娶恩師女兒為妻,臨終前在餐紙巾上寫遺言

(平劇大師方榮翔)

方榮翔是著名的平劇表演藝術家,因在平劇電影《奇襲白虎團》中飾演“王團長”被全國戲迷所熟知。

早年方榮翔拜平劇大師裘盛戎為師,學唱裘派花臉,演出過《失空斬》《法門寺》《捉放曹》《珠簾寨》《霸王别姬》《一捧雪》《戰長沙》《盤絲洞》《盜禦馬》《赤桑鎮》《将相和》等衆多優秀平劇劇目。

方榮翔深得“裘派”真傳,将《鍘美案》中的包公塑造得入木三分,被譽為“不倒的包龍圖”。

方榮翔出身寒微,娶的卻是恩師的愛女,他們清貧的婚姻催人淚下。臨終歲月,方榮翔将遺言寫在餐巾紙上,短短幾行字,看哭無數人……

01

平劇大師方榮翔:娶恩師女兒為妻,臨終前在餐紙巾上寫遺言

(方榮翔(中)與平劇演員合影)

方榮翔的唱腔通透有力,玲珑玉潤,如穿雲箭竹極具陽剛之美。著名作家、戲劇家汪曾祺曾這樣評價方榮翔:德藝雙馨,淡泊名利,是極其難得的恂恂君子。

方榮翔原本姓周,1925年9月6日出生于北平南城廣安門内一個富庶人家。他的生父是軍閥馬鴻逵手下的文書,方榮翔與母親衣食無憂。

然而好景不長,由于城頭變換大王旗,方榮翔5歲時,生父變賣家産不辭而别,将他和母親抛棄了。

母親艱難拉扯方榮翔,為填飽肚,他們天天吃高粱面混合米糠蒸的窩頭。這種窩頭非常硬,下咽時劃得喉嚨生疼。

平劇大師方榮翔:娶恩師女兒為妻,臨終前在餐紙巾上寫遺言

(解放前的北平)

後來日子實在過不下去了,1929年母親帶着方榮翔嫁給了在戲班當主事的方繼洲,從此方榮翔改姓“方”。

繼父所在戲班非常小,收入很低,方榮翔的母親便去醫院當了一名雜役,一家人勉強維生。

由于家境貧困,方榮翔剛讀完國小二年級就辍學了。為讓繼子有一技之長,1937年方繼洲讓方榮翔拜著名平劇演員張鑫奎為師,學唱花臉。

方榮翔學戲很刻苦,每天天不亮就跑到護城河邊吊嗓子。然後趕到師父家掃院子、生爐子,為師父師娘倒便桶。

張鑫奎有個女兒名叫張玉榮,她比方榮翔小1歲,可方榮翔每次見到她都畢恭畢敬地喊她“師姐”。

平劇大師方榮翔:娶恩師女兒為妻,臨終前在餐紙巾上寫遺言

(年輕時的方榮翔)

方榮翔雖然個頭不高,但鼻直口闊,雙目炯炯有神,張玉榮很喜歡他。方榮翔沒錢吃早點,每天都餓着肚子練早功。

張玉榮非常心疼,經常從廚房裡偷出馬蹄燒餅或硬面饽饽讓方榮翔充饑。朝夕相處中,兩人互生好感。

學藝3年後,方榮翔突然迷上了裘派花臉。他一有時間跑到戲院“蹭”裘盛戎的戲。裘盛戎在家吊嗓子時,他就躲到院牆外偷聽。

漸漸的,方榮翔竟能将裘派唱腔模仿得惟妙惟肖。張鑫奎得知後非常大度,不僅沒有生氣,反而主動将方榮翔舉薦給裘盛戎:給我這張老臉一個面子,收下這個弟子吧。

平劇大師方榮翔:娶恩師女兒為妻,臨終前在餐紙巾上寫遺言

(裘盛戎(1915年一1971年))

裘盛戎隻比方榮翔大10歲,他見方榮翔形象、天份都不錯,當即應允。從此,方榮翔成了裘盛戎的首位入室弟子。

02

轉眼到了1943年,18歲的方榮翔該定親了。方繼洲得知張鑫奎的女兒張玉榮與繼子年貌相當,便主動登門提親。

張鑫奎嫌方家太窮,委婉拒絕了。此時張玉榮的日子并不好過,親生母親去世後父親很快再婚,繼母對她和弟弟很苛刻,她對這個家沒有絲毫留戀。

張玉榮深愛方榮翔,她含淚對父親說:以後跟榮翔過苦日子我認了,他吃啥我吃啥,絕不後悔!

平劇大師方榮翔:娶恩師女兒為妻,臨終前在餐紙巾上寫遺言

(方榮翔飾铫期)

1944年初,方榮翔與張玉榮結婚了,沒舉行任何儀式。張玉榮也沒有任何嫁妝,隻穿着一件夾襖,用舊布包了兩件換洗衣服,就被方榮翔迎進家門。

兩位戲迷看不過眼,出錢讓方榮翔、張玉榮去照相館拍了一張結婚照,這婚就算結了。

新婚當天,方榮翔愧疚地對張玉榮說:都怪我沒本事,讓你受委屈了。妻子卻說:這沒啥,隻要能和你在一起,我的心就是甜的。

一句話說得方榮翔眼眶紅紅的。他在心裡發誓:一定要好好唱戲,讓妻子和家人過上好日子!

由于生存艱難,1944年冬天,方榮翔夫婦帶着母親和繼父去東北闖蕩。

平劇大師方榮翔:娶恩師女兒為妻,臨終前在餐紙巾上寫遺言

(方榮翔(右)與恩師裘盛戎)

方榮翔唱的是花臉,戲碼不多,戲班給的包銀非常少。為養家戶口,方榮翔在關外白天賣豆腐,晚上唱戲。

這時方榮翔的大女兒降生了,偏巧張玉榮沒有奶水,夫婦倆天天讓女兒吃高粱糊糊。

女兒便秘,腹部漲得像面小鼓,整宿整宿嚎啕大哭,最後竟将一顆眼球都哭出了眼眶。

方榮翔和妻子吓壞了,連夜抱着女兒去醫院。後來女兒的命雖然保住了,但落下了終生殘疾,這成了方榮翔和妻子永遠的痛。

平劇大師方榮翔:娶恩師女兒為妻,臨終前在餐紙巾上寫遺言

(方榮翔演出照片)

1948年東北解放後,方榮翔所在的戲班被解放軍收編,他成了一名文藝兵。

丈夫由一名身處底層誰都可以欺負的“戲子”,變成了受人尊敬的部隊文職人員,張玉榮感到由衷的高興。

1951年,方榮翔主動報名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參加抗美援朝。北韓的冬天氣溫極低,方榮翔早上刷牙,牙還沒刷完,漱口水就在杯子裡凍成了冰坨。

吃飯時,鍋裡的米飯凍得像石頭一樣硬,方榮翔和戰友就用斧子一點點鑿着吃。

即便如此,方榮翔和戰友仍經常冒着敵人的炮火和飛機掃射,下連隊、去前線坑道為志願軍戰士演出。

03

平劇大師方榮翔:娶恩師女兒為妻,臨終前在餐紙巾上寫遺言

期間,方榮翔從一份戰報上看到:志願軍戰士嚴偉才,率領戰友深入敵後,生擒“白虎團”團長和美國顧問的事迹。

方榮翔和劇團戰友深受鼓舞,大家以此為藍本,用極短時間創作出平劇《奇襲白虎團》。

在劇中,方榮翔飾演重要人物、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張團長。

《奇襲白虎團》一經推出,深受戲迷喜愛。其中方榮翔演唱的《趁夜晚出奇兵》《決不讓美李匪幫一人逃竄》等唱段,感染人、鼓舞人,成為傳唱不衰的經典。

平劇大師方榮翔:娶恩師女兒為妻,臨終前在餐紙巾上寫遺言

(方榮翔《奇襲白虎團》劇照)

平劇大師方榮翔:娶恩師女兒為妻,臨終前在餐紙巾上寫遺言

(《奇襲白虎團》劇照)

1957年,長春電影制片廠将平劇《奇襲白虎團》搬上銀幕,劇中有膽有謀,智勇雙全的“王團長”依然由方榮翔飾演。

該片既有傳統武生的跌撲滾翻,又巧妙融入了芭蕾舞姿,方榮翔的潇灑扮相,嘹亮唱腔,打動了無數戲迷。

随着《智取威虎山》在全國公映,方榮翔迅速紅遍大江南北。

不管是舊社會戲班裡一文不名的小“花臉”,還是成為萬衆矚目的名角,方榮翔始終對妻子初心不變,疼愛有加。

平劇大師方榮翔:娶恩師女兒為妻,臨終前在餐紙巾上寫遺言

(方榮翔冒雨為群衆演唱)

他将不多的津貼全部交給妻子打理,結婚紀念日他沒錢給妻子買禮物,就将高射機槍的廢彈殼磨成戒指,鄭重送給張玉榮。

張玉榮能感受到方榮翔赤誠的愛,盡管拉扯幾個子女很忙很累,但她的心永遠暖暖的。

早在1956年,方榮翔從部隊轉業,被配置設定到山東省平劇院。

在這裡,方榮翔先後演唱了《黑旋風李逵》《盜禦馬》《除三害》《将相和》《鍘美案》《奇襲白虎團》等優秀劇目,是機關的骨幹演員。

平劇大師方榮翔:娶恩師女兒為妻,臨終前在餐紙巾上寫遺言

(方榮翔(左)在戲裡戲外都讓戲迷景仰。這是他與譚元壽合演《将相和》時的一個鏡頭。)

由于名聲在外,隻要“方榮翔”3個字出現在演出海報上,戲票很快就售罄。很多戲迷甚至會從北京、天津、河北、江蘇等周邊省市,專程趕到濟南看方榮翔演出。

上世紀60年代初,全國物資供應緊張,百姓将糧食看得很金貴。然而戲迷中卻流傳着“甯舍一擔糧,不舍方榮翔”的順口溜,由此足見戲迷對方榮翔的喜愛和追捧。

04

上世紀70年代,張玉榮正在家收拾屋子。山東省平劇院的上司突然來訪,他們關心地問:您和老方是不是生活很困難?

一句話将張玉榮問蒙了。原來,方榮翔每天中午都舍不得去機關的食堂吃飯。一到飯點,他就跑到外面的路邊攤,吃不帶菜鹵的廉價醬油面。

平劇大師方榮翔:娶恩師女兒為妻,臨終前在餐紙巾上寫遺言

(方榮翔(右)與弟子宋昌林)

方榮翔回家後,張玉榮再三追問才得知,他的恩師裘盛戎去世後,遠在北京的師母生活困難,方榮翔便從每月的夥食費中擠出一些錢周濟師母。

他一周濟就是十多年,直至師母去世。此事傳開後,大家對方榮翔的重情重義,知恩圖報欽佩不已。

1985年,方榮翔因大面積心梗住進醫院。由于病情嚴重,他三次在病房昏迷。

張玉榮生怕丈夫出現任何閃失,日夜守護在病床邊。

平劇大師方榮翔:娶恩師女兒為妻,臨終前在餐紙巾上寫遺言

(病床上的方榮翔)

擔心方榮翔半夜在睡夢中離去,她整宿整宿不敢合眼,一晚上七、八次将耳朵貼到丈夫鼻子前面探鼻息。

短短一個星期,張玉榮就瘦了10多斤。病中的方榮翔格外脆弱,他傷感地對妻子說:結婚幾十年,你跟着我受苦了,這輩子我對不起你!

一句話說得張玉榮淚光盈盈:别這麼說,我很知足,你心裡有我,這就足夠了。他們的患難真情,将一旁的醫護人員都感動哭了。

好在有驚無險,方榮翔經過心髒搭橋手術後,在醫院靜養兩個多月順利出院。

平劇大師方榮翔:娶恩師女兒為妻,臨終前在餐紙巾上寫遺言

(方榮翔與愛徒孟廣祿)

1988年,方榮翔随團赴香港演出。海外一些戲迷得知後,專程從美國、新加坡、日本飛過來欣賞方榮翔的表演。

當時方榮翔剛剛接受二次心髒手術,身體還比較弱。他白天住院,晚上登台演出。劇團在香港演出40多場,他主演了39場。

05

回内地前夕,方榮翔在台上唱《鍘美案》,返場休息時他突然發病,倒在背景。同僚慌了,打算讓他的弟子頂替方榮翔上台。

平劇大師方榮翔:娶恩師女兒為妻,臨終前在餐紙巾上寫遺言

(方榮翔飾演的“包公”)

不适稍稍緩解後,方榮翔擺手說:不許回戲,照常演出!主辦方害怕擔責任,不同意。方榮翔當即寫下保證書:如有不測,本人承擔一切後果!

最終,方榮翔憑借對平劇的癡愛,将剛正不阿,嫉惡如仇的“包拯”,圓滿呈現在香港舞台上。如潮掌聲、喝彩聲,一次次在劇院裡回蕩!

謝幕時,主持人說出了背景發生的故事,台下上千名觀衆被感動得淚灑現場。從此,方榮翔被戲迷譽為“不倒的包龍圖”。

方榮翔回家後,張玉榮責怪他唱戲不該那麼拼。

平劇大師方榮翔:娶恩師女兒為妻,臨終前在餐紙巾上寫遺言

(方榮翔與孫輩合影)

方榮翔動情地說:唱戲是天職,做人是根本。平劇成就了我,戲迷成就了我,我要對得起戲迷,對得起舞台。一句話說完,方榮翔和妻子都熱淚盈眶。

然而,幸運沒有一直圍繞方榮翔。1989年4月22日,一代平劇大師方榮翔因心髒病複發在濟南去世,享年64歲。

張玉榮與3個兒子4個女兒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

平劇大師方榮翔:娶恩師女兒為妻,臨終前在餐紙巾上寫遺言

(方榮翔(1925年9月6日—1989年4月22日))

方老臨終前,由于時間倉促,将遺言寫在餐巾紙上,他用文字感謝老伴,感謝兒子,感謝醫護人員。叮囑家人,如果自己出現不測,不能對醫護人員有絲毫不滿!後事要簡辦,不要給國家和身邊人添麻煩……

看到這些質樸、真摯的文字,方榮翔的家人、醫護人員無不落淚。

受方榮翔感召,他的兒子、兒媳、女兒、女婿、孫子有一半人從事平劇事業。

平劇大師方榮翔:娶恩師女兒為妻,臨終前在餐紙巾上寫遺言

(平劇名家方旭)

尤其是方榮翔的孫子方旭,他襲承了裘派藝術的精華,畢業于中國平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所學生班。

方旭多次在平劇大賽中獲金獎,并于2019年登上央視春晚舞台。方旭演唱的《鍘美案》《鎖五龍》《探陰山》《赤桑鎮》《牧虎關》廣受戲迷好評。

2013年2月16日,張玉榮因病去世,享年87歲。老人走得很安詳,她是赴天國追随相愛一生的老伴方榮翔了。

平劇大師方榮翔:娶恩師女兒為妻,臨終前在餐紙巾上寫遺言

到2024年7月,平劇大師方榮翔已經離開我們35年了。

他在《奇襲白虎團》中飾演的“張團長”,在《鍘美案》飾演的“包拯”,在《霸王别姬》中塑造的“項羽”,以及他純淨透徹、高亮有力的唱腔,将永遠被戲迷喜愛!

-END-

首發作品,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