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相信嗎,不過一個幼升小,就能看出家長是“躺平家長”還是“卷王”了。
“躺平家長”絲毫不管孩子上國小的事情,該吃吃,該玩玩,總之就是主打一個“快樂至上”。
而那些“卷王家長”,在娃幼稚園的時候,就已經學完拼音、100以内計算了,剛開始暑假就立即送去幼小銜接班,為期一個月的幼小銜接班結束後,又開始打算着帶着孩子刷二年級,甚至三年級的課本。
不誇張地說,就目前我知道的,已經有3位寶媽,在列印3年級的試卷,給一個即将幼升小的孩子做了。
這……
勻一勻就好了!
先說,那些“躺平家長”。
真是無知者無畏啊!
看似是讓孩子“快樂”,但是等孩子上了一年級,老師很快将拼音之類的教完了,但是孩子還沒記得的時候,就知道,孩子到底是“快樂”還是“痛苦”了。
“快樂學習”那也得建立在孩子“學習”的基礎上啊!
再說,那些“卷王”。
同樣一句“不知者無畏”送給你們!
一個幼小銜接而已,孩子已經學會了,這樣不斷重複學的意義,到底在哪裡?
更誇張的是,三年級的課程都學完了,咋的,是想跳級嗎?
不跳級的話,1-3年級,孩子還學個啥喲!
彩蛋爸爸還是覺得,孩子的教育,應該“不躺不卷”,自己輕松,孩子也能實作快樂學習。
那麼對于幼小銜接,家長該提前帶孩子做些啥呢?
作為過來人,真心建議你們,做好下面這3點,就夠啦!
幼小銜接“不躺不卷”,隻要這3點提前做好,孩子輕松幼升小
第一點:“秩序規則”準備
這一點,有多少家長給孩子準備了?
問了一圈,10個家長裡面,個有1個。
很多孩子隻知道國小要學習,但是,不知道在國小,該如何學習、如何上課、如何适應國小生活。
是以,進入國小後,他們頻頻犯錯,頻頻被老師批評,這也使得孩子自信心受挫。
國小和幼稚園不一樣,國小是有“規矩”的,比如:
有事情要舉手;
上課不可以說小話,更不能随便出門;
盡量課間的時候去上廁所;
每天要記得自己收拾好書包,上課要用;
國小上課上多久,課間休息多久……
這些規則,家長都要提前給孩子熟悉熟悉。
朋友家孩子就是因為不知道規則,上課第一天,就在上課的時候拉着同桌出去玩了,然後,老師、校長、保安找了1個小時,都通知了家長,最後終于在花壇裡面找到了兩個正在看挖掘機的孩子。
第二點:“學習習慣”準備
比起學習,其實孩子的學習習慣,更重要。
國小,尤其是1-2年級,是孩子學習習慣培養的關鍵期,其實,在幼升小階段,就可以培養起來了,因為越小越好培養!
要不然進入國小後,老師布置作業,孩子真的會很煩。
在這個階段,家長就引導孩子:安排好學習任務的時間、做完作業再看電視、做作業時候要專注等等。
家長你會發現,孩子學習習慣養好了,上學後孩子輕松,家長更輕松!
第三點:“知識内容”準備
最後這一點,也是家長們最關注的:知識内容的銜接。
所謂銜接,便是孩子上一年級之後,能夠快速适應。
是以,家長要注意“度”:
一邊,要確定孩子知識内容銜接的完成度、吸收度;
一邊,也不能讓孩子再超強去學二三年級的内容,真沒必要。
不要一味覺得扔給了幼小銜接教育訓練班就可以,不是所有機構都那麼負責的!
是以,家長要自己監督一下,順便培養好孩子的學習習慣!
怎麼監督?
一套《幼小銜接一日一練》就夠啦!
檢測孩子的學習内容,是否需要“查漏補缺”。
教育訓練機構可能教得全,但是孩子學全了嗎?
家長用這個《幼小銜接一日一練》一檢測,就知道孩子哪裡還有所欠缺,需要補一補,哪裡還不熟練,需要再提一提。
對孩子的幼小銜接知識内容,再加強鞏固。
和一個國小老師聊天,她說:很多孩子上完幼小銜接班,就放飛自我了,等開學後,發現自己都忘記了。
是以,現在讓孩子開始做《幼小銜接一日一練》,差不多開學前做完,在鞏固所學知識的同時,也不擔心孩子會忘記了!
順便養成學習好習慣。
外面上幼小銜接教育訓練機構,晚上回來做《幼小銜接一日一練》,就當是孩子作業了,家長正好觀察一下,孩子學習習慣上,還有哪些地方需要糾正的。
這麼一套《幼小銜接一日一練》一共有12冊,分别有拼音(2本)、偏旁部首(2本)、漢字(2本)、語言(2本)、數學(4本)。
12本,教材緊密銜接國小一年級知識點,練習針對性很強,讓孩子循序漸進學習!
差不多每天隻需要20—30分鐘的時間,就足夠啦!
【等風來】全12冊幼小銜接一日一練大班升一年級學前數學拼音漢字 ¥49 購買
家有孩子即将幼升小,家長們不躺不卷,也能輕松讓孩子銜接好!
話題讨論:你們家孩子幼小銜接,目前進行到什麼地步了呢?
(圖檔源自網絡,侵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