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此人寸功未立,卻位列封神榜首位,姜子牙如此封神,為何沒人反對

商周之際,天下動蕩,人神交織。姜子牙受命主持封神大典,肩負重塑三界秩序之重任。然而,在這場決定衆生命運的封神之戰中,一位名叫柏鑒的将軍卻顯得格格不入。他未曾參與武王伐纣的驚天之戰,也無半點功勳可言,卻在封神榜上獨占鳌頭,位列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之首,成為清福正神。這看似荒謬的安排,竟無人質疑,無人反對。究竟是什麼樣的神秘力量,讓一個寸功未立之人能夠登上神壇之巅?

此人寸功未立,卻位列封神榜首位,姜子牙如此封神,為何沒人反對

千年英魂,一朝重制

在那遙遠的上古時代,華夏大地上演着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戰。這場戰争的主角,正是傳說中的軒轅黃帝和蚩尤。兩位雄主為了争奪中原霸權,率領各自的部落展開了激烈的厮殺。

戰火紛飛,刀光劍影,整個中原大地陷入一片混亂。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争中,軒轅黃帝麾下有一員猛将,名叫柏鑒。他骁勇善戰,身經百戰,是黃帝最倚重的先鋒大将之一。

柏鑒在每一次戰鬥中都沖鋒在前,浴血奮戰。他的勇猛無人能及,戰功赫赫,成為了黃帝軍中的一面旗幟。然而,命運總是喜歡和英雄開玩笑。

在一次關鍵的戰役中,柏鑒奉命率軍突擊蚩尤的大學營。他帶領精銳部隊,如同一把尖刀,直插敵軍心髒。就在勝利在望的時候,意外發生了。

蚩尤動用了他的秘密武器——神奇的火器。這種前所未見的武器威力巨大,瞬間就擊潰了柏鑒的軍隊。柏鑒本人也不幸被火器擊中,身受重傷。

在混亂中,重傷的柏鑒被洶湧的海浪卷入大海。從此,這位英勇的将軍消失在了曆史的長河中。人們隻知道他為國捐軀,卻不知他的靈魂在海上飄蕩,無法安息。

歲月如梭,鬥轉星移。一晃千年過去了。柏鑒的魂魄一直在東海的一座小島上徘徊。他日複一日地望着遠方,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夠重返人間。

在這漫長的等待中,柏鑒見證了無數次日出日落,經曆了無數次風雨雷電。他的意志卻始終沒有被磨滅,依然保持着當年的忠誠和勇氣。

此人寸功未立,卻位列封神榜首位,姜子牙如此封神,為何沒人反對

終于,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柏鑒等來了改變命運的機會。一位身穿道袍的老者出現在了小島上。這位老者不是别人,正是奉命下山主持封神大典的姜子牙。

姜子牙剛剛從師父元始天尊那裡接過封神榜,就馬不停蹄地來到了這座小島。他似乎早就知道這裡有一位等待千年的英魂。姜子牙走近柏鑒,仔細打量着這位昔日的英雄。

柏鑒見到姜子牙,激動萬分。他将自己的身世和遭遇娓娓道來。聽完柏鑒的故事,姜子牙深感柏鑒的忠誠和堅毅。他決定幫助這位千年英魂重返人間。

姜子牙取出五雷法器,口中念動咒語。霎時間,天空中雷聲大作,閃電交加。在這驚天動地的場景中,柏鑒感到一股強大的力量沖破了束縛他的迷關。

随着一道耀眼的光芒閃過,柏鑒終于重獲自由。他跪倒在姜子牙面前,感激涕零。姜子牙扶起柏鑒,邀請他一同前往西岐,參與即将到來的武王伐纣大戰。

就這樣,這位等待了千年的英魂,終于有機會重建立功立業。柏鑒欣然應允,跟随姜子牙踏上了新的征程。他們一同離開了這座承載了千年等待的小島,向着西岐進發。

此人寸功未立,卻位列封神榜首位,姜子牙如此封神,為何沒人反對

封神台起,英雄顯身手

姜子牙帶着柏鑒來到西岐,眼前的景象讓這位千年英魂大開眼界。西岐城内人聲鼎沸,處處洋溢着緊張而興奮的氣氛。武王姬發正在集結大軍,準備讨伐暴虐無道的商纣王。

姜子牙向武王引薦了柏鑒,講述了這位上古英雄的傳奇經曆。武王聞言大為感動,當即決定重用柏鑒。然而,就在此時,姜子牙突然想起了自己肩負的重要使命——封神。

他意識到,如此重大的事情,必須要有一個莊嚴肅穆的場所來舉行儀式。于是,姜子牙向武王提議,在西岐城内修建一座宏偉的封神台。武王欣然同意,立即下令開始籌備。

姜子牙環顧四周,目光最終落在了柏鑒身上。他認為,這位經曆了千年滄桑的英雄,最适合擔任封神台的督造重任。柏鑒聽聞此言,立刻表示願意全力以赴。

就這樣,封神台的建造工作正式啟動。柏鑒帶領一群能工巧匠,日夜不停地忙碌着。他們先是標明了西岐城内最高的一處山丘,作為封神台的地基。

此人寸功未立,卻位列封神榜首位,姜子牙如此封神,為何沒人反對

勞工們開始挖土填方,将山丘夯實加強。柏鑒親自監督每一個環節,確定地基穩固。在他的嚴格要求下,地基工程很快就完成了。

接下來是台階的修建。柏鑒設計了九十九級台階,寓意天界至高無上的地位。每一級台階都用上好的青石鋪就,光滑平整,莊重大氣。

台階兩側,柏鑒命人雕刻了栩栩如生的龍鳳圖案。這些精美的雕刻不僅增添了封神台的威嚴,還象征着天地間的至高權力。

封神台主體的建造更是一項浩大的工程。柏鑒根據姜子牙的訓示,将封神台設計成三層結構。每一層都有特殊的含義,分别代表天、地、人三界。

第一層最為寬闊,用來安置衆多待封之神。第二層稍小,是姜子牙主持封神儀式的地方。最高的第三層則留給天尊和其他至高神靈。

建材的選擇上,柏鑒也頗費心思。他讓人從各地搜羅來最上等的漢白玉,用來鋪設台面。在陽光的照耀下,整個封神台顯得莊嚴神聖,光彩奪目。

為了彰顯封神台的非凡地位,柏鑒還在台邊豎立了十二根巨大的石柱。這些石柱雕刻着各種神獸圖案,守護着封神台的神聖。

此人寸功未立,卻位列封神榜首位,姜子牙如此封神,為何沒人反對

在柏鑒的精心督造下,封神台的建造工作進展神速。不到半年時間,一座氣勢恢宏的封神台就矗立在西岐城中,成為城中最引人注目的建築。

然而,就在封神台即将完工之際,意外發生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讓剛完工的封神台受到了嚴重損毀。柱子傾斜,台階開裂,衆人看在眼裡,急在心頭。

面對這一突發狀況,柏鑒展現出了非凡的上司才能。他迅速組織人手,日夜搶修。在他的帶領下,勞工們齊心協力,很快就将損毀的部分修複如初。

這一事件不僅沒有影響封神台的建造進度,反而讓柏鑒赢得了更多人的敬重。人們紛紛贊歎他的能力和魄力,認為他不愧是千年難得一見的英雄人物。

終于,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雄偉壯觀的封神台全部竣工。柏鑒站在台頂,俯瞰整個西岐城,心中充滿了自豪和成就感。

此時的他,恐怕怎麼也想不到,這座由他親手督造的封神台,将成為他命運轉折的關鍵所在。而他自己,也将在不久的将來,在這座台上迎來人生的至高榮耀。

戰火紛飛,英雄無用武之地

封神台剛剛落成,西岐城内就傳來了一個驚天動地的消息:武王決定起兵伐纣!這個消息如同一陣飓風,瞬間席卷了整個西岐城。大街小巷到處都是議論紛紛的百姓,有人歡呼雀躍,也有人憂心忡忡。

此人寸功未立,卻位列封神榜首位,姜子牙如此封神,為何沒人反對

柏鑒聽聞這個消息,立刻來到武王的大帳請戰。他跪在武王面前,慷慨陳詞,表示願意為武王效死力。然而,武王卻露出了為難的表情。

原來,武王早已制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各路大軍都已安排妥當。柏鑒雖然是千年英魂,但在這個時代,他既無兵權,也無戰功。武王委婉地表示,希望柏鑒能留守西岐,保衛後方。

柏鑒聽完武王的安排,内心失落,但表面上仍然恭敬地領命。他退出大帳,看着四周忙碌的将士們,感到自己仿佛成了一個局外人。昔日叱咤風雲的大将軍,如今竟無用武之地。

就在柏鑒郁郁寡歡之際,姜子牙找到了他。姜子牙拍着柏鑒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老将軍,你的才能不在戰場上,而在治理百姓。"姜子牙的這番話,讓柏鑒眼前一亮。

原來,姜子牙早就看出柏鑒在管理方面的才能。他向武王推薦,讓柏鑒擔任西岐的留守官員,負責後方的民生事務。武王欣然同意了姜子牙的建議。

此人寸功未立,卻位列封神榜首位,姜子牙如此封神,為何沒人反對

就這樣,柏鑒開始了他的新任務。他走遍西岐城的每一個角落,仔細了解百姓的生活狀況。他發現,由于戰争的影響,很多百姓生活困難,糧食短缺。

柏鑒立即着手解決這個問題。他組織人手開墾荒地,鼓勵百姓種植耐旱作物。同時,他還制定了嚴格的糧食配給制度,確定每個人都能得到基本的口糧。

在柏鑒的努力下,西岐城的糧食危機很快得到了緩解。百姓們對這位新來的官員贊不絕口,稱他為"青天大老爺"。柏鑒的名聲在西岐城内外傳開了。

然而,好景不長。就在柏鑒剛剛站穩腳跟的時候,一個不速之客來到了西岐城。這個人不是别人,正是商朝的大将軍呂嶽。

呂嶽帶着一支精銳部隊,突然出現在西岐城下。他高聲喊話,要求西岐城投降,否則就要發動進攻。城内的百姓們頓時陷入了恐慌。

此人寸功未立,卻位列封神榜首位,姜子牙如此封神,為何沒人反對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危機,柏鑒沉着冷靜。他登上城牆,與呂嶽展開了一場唇槍舌戰。柏鑒用自己淵博的學識和犀利的口才,駁斥了呂嶽的每一個論點。

這場激烈的辯論持續了整整三天三夜。最後,呂嶽被柏鑒說得啞口無言,隻好悻悻而去。西岐城在柏鑒的智慧下,躲過了一劫。

柏鑒的這一壯舉,讓整個西岐城為之震驚。人們這才意識到,這位看似普通的老将軍,居然有如此了得的才學。武王聽聞此事,也對柏鑒刮目相看。

就在人們還沉浸在柏鑒智退呂嶽的喜悅中時,又一個壞消息傳來。商朝派出了一支更加強大的軍隊,正在向西岐城進發。這支軍隊的統帥,是商朝赫赫有名的大将軍黃飛虎。

面對這個新的威脅,柏鑒知道,單靠言語已經無法應對。他必須要拿出真正的本事來。柏鑒立即召集城中所有能戰之士,開始組織防禦。

他命人加強城牆,儲備糧草,訓練民兵。在柏鑒的帶領下,整個西岐城如同一台精密的機器,有條不紊地運轉着。每個人都各司其職,為即将到來的大戰做着準備。

然而,就在這緊張的備戰過程中,柏鑒卻遇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麻煩。城中有人開始質疑柏鑒的能力,認為一個千年前的老将軍,不可能應對得了現在的戰争。

此人寸功未立,卻位列封神榜首位,姜子牙如此封神,為何沒人反對

面對這些質疑聲,柏鑒并沒有動怒。他召集所有人,耐心地解釋自己的戰略。他指出,真正的戰争不僅僅是靠武力,更重要的是智慧和政策。

柏鑒的這番話,讓質疑者啞口無言。人們這才意識到,眼前這位老将軍,不僅有過人的膽識,還有高超的智慧。在柏鑒的感召下,整個西岐城上下一心,士氣高漲。

就這樣,在柏鑒的上司下,西岐城做好了迎接強敵的準備。然而,誰也沒想到,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面。一場更加驚心動魄的較量,即将在這座古老的城池上演。

封神大典,英雄終成正果

西岐城内的緊張氣氛終于在一個晴朗的早晨迎來了轉機。遠方傳來消息,武王大軍已經擊敗商纣王,凱旋而歸。這個消息如同一陣春風,瞬間吹散了籠罩在西岐城上空的陰霾。

柏鑒聽聞這個好消息,立即組織人手開始準備歡迎儀式。他命人清掃街道,懸挂彩旗,讓整個西岐城煥然一新。在柏鑒的帶領下,西岐城的百姓們熱情高漲,紛紛走上街頭,期待着英雄們的歸來。

終于,在萬衆矚目中,武王的大軍出現在了城門外。柏鑒帶領城中官員,恭迎武王入城。武王看到西岐城井然有序的景象,不禁對柏鑒贊不絕口。他當衆表彰了柏鑒在守城期間的卓越表現。

此人寸功未立,卻位列封神榜首位,姜子牙如此封神,為何沒人反對

然而,真正的大事還在後頭。姜子牙向武王禀報,是時候舉行封神大典了。武王聞言,立即下令準備儀式。柏鑒作為封神台的督造者,自然成為了這次大典的重要參與者。

封神大典的日子很快就到了。這一天,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整個西岐城張燈結彩,處處洋溢着喜慶的氣氛。柏鑒一大早就來到了封神台,親自檢查每一個細節,確定儀式能夠順利進行。

随着太陽升到中天,封神大典正式開始。姜子牙手持封神榜,站在封神台的最高處。下面站滿了等待被封的英靈和功臣。柏鑒也在其中,他站在隊伍的最前列,神情肅穆。

姜子牙開始宣讀封神榜。一個個名字被念出,一位位英雄被封為神。每當有人被封,天空中就會響起一陣雷鳴,仿佛是上天的認可。柏鑒看着這一幕幕,内心激動不已。

終于,姜子牙念到了柏鑒的名字。"柏鑒!"姜子牙的聲音洪亮而威嚴,"你在商周之戰中立下汗馬功勞,又在西岐守城期間表現卓越。今特封你為'人荒神',掌管人間荒年。"

這一刻,柏鑒隻覺得渾身一震,一股強大的力量從天而降,注入他的體内。他感到自己的身體開始發生變化,變得更加強壯,更加有力。一道金光籠罩着他,将他緩緩擡起。

就在柏鑒即将飛升的那一刻,他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妻子。他懇求姜子牙,希望能夠帶着妻子一同飛升。姜子牙聽後,沉思片刻,最終點頭同意。柏鑒的妻子也被封為副神,與柏鑒一同掌管人間荒年。

随着最後一位神仙被封,整個封神大典終于圓滿結束。柏鑒和他的妻子,與其他新封的神仙一起,化作一道道金光,冉冉升天。西岐城的百姓們目睹了這神奇的一幕,無不驚歎不已。

然而,故事并沒有就此結束。在天界,柏鑒開始了他作為"人荒神"的新生活。他認真學習自己的職責,努力掌握控制荒年的技巧。在他的努力下,人間的荒年變得可控,不再那麼可怕。

此人寸功未立,卻位列封神榜首位,姜子牙如此封神,為何沒人反對

柏鑒的事迹很快在人間傳開。人們開始在荒年時祭祀柏鑒,祈求他的保佑。柏鑒也不負衆望,每當人間遇到嚴重的旱災,他就會暗中出手相助。在他的庇護下,無數百姓度過了難關。

歲月流逝,柏鑒的名字漸漸被人遺忘。但是,他留下的傳說卻一直流傳在民間。人們相信,隻要誠心祭拜,就一定能得到"人荒神"的庇佑。這個信念,成為了無數人在艱難時刻的精神支柱。

直到今天,在一些偏遠的鄉村,人們依然保留着祭祀柏鑒的習俗。每當遇到幹旱,村民們就會聚在一起,擺上祭品,向這位遠古的英雄祈求保佑。雖然他們可能已經不記得柏鑒的名字,但這位"人荒神"的精神,卻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

這就是柏鑒的故事,一個從上古英雄到封神大典的傳奇。他的一生跨越了千年時空,經曆了人間滄桑,最終成為了一位守護人間的神靈。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英雄,不僅僅是在戰場上建功立業,更重要的是要心系蒼生,永遠不忘守護百姓的初心。

此人寸功未立,卻位列封神榜首位,姜子牙如此封神,為何沒人反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