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皖·陽光助學直通車開進枞陽中學 聽學子講述勵志故事

大皖新聞訊蟬鳴喧嚣,恰逢盛夏。7月23日,大皖·陽光助學直通車再次啟程,連續17年奔馳在江淮大地,以幫助更多孩子順利邁入大學校園,這也是大皖·陽光助學直通車年内第二次出發。7月24日上午,安徽日報報業集團志願服務隊新安晚報“新安幫幫團”志願服務分隊的記者們來到銅陵市枞陽縣,将大皖·陽光助學直通車開進枞陽中學,為學子們送去助學機會。

大皖·陽光助學直通車開進枞陽中學 聽學子講述勵志故事

記者和老師、學子們交流。

安徽省枞陽中學建立于1946年,是安徽省優秀“省級示範高中”。7月24日上午,10多名品學兼優的貧困學子早早在學校等候。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眼前這些學子們均來自枞陽縣各鄉鎮,其中有的學子轉乘多趟公共汽車、花了近2個小時才趕到學校。現場同學們認真填寫助學報名表,經過溝通交流,記者被這些學子們的勵志求學故事深深打動——有位學子,父親在去年突然患病不幸離世;有位學子,在幾年前遭遇家庭變故,之後母親又遭遇車禍;還有位學子,在聯考結束的第二天,便去快遞點打暑假工,一天忙碌數小時想為大學掙點生活費……

他們雖然年紀不大,力量弱小,但是心懷感恩,知道上學所花的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他們不僅在學業上奮發努力,還在生活中勤儉節約,同時,也會為這個家庭出一份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共擔家庭重擔。

對于大皖·陽光助學直通車的到來,枞陽中學校長鄒文雅表達了誠摯的謝意。鄒文雅表示,羸弱之蕊求綻放,仁愛之舉助花開。鄒文雅寄語同學們在今後的求學生涯和人生道路中,常懷感恩之心,常抱奮鬥之志,堅定信念,做志存高遠之人;勤奮好學,做品學兼優之人;提升素質,做全面發展之人;勇于實踐,做奉獻社會之人。

學子故事

10歲喪父後母親又遭遇車禍

他說“困難終會克服過去”

李元浩家住枞陽縣湯溝鎮先進村,10歲那年,鄰居把他從課堂上喊出來,父親離世的消息傳來,把他的人生推向了另一條軌道。低谷之期,他一度落魄,成績在班裡也是倒數,但在認清現實後,他選擇奮戰,為自己,也為媽媽。

“記得爸爸每次回家,都會帶些小禮物,零食、衣服、玩具……”對于父親的印象,李元浩說,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很忙。對李元浩來說,爸爸的收入是家裡主要的經濟來源,後來爸爸在外地打工有了起色,他們一家都跟了過去,他也到外地上學。可命運總是捉弄人,10歲那年,一個噩耗傳來,李元浩的爸爸因患疾病不幸去世,媽媽悲痛欲絕,小小年紀的他經曆了喪父之痛。

李元浩說,爸爸去世後,他和姐姐、媽媽回到枞陽老家,原本還算好的生活條件變得大不如前。在平時的生活中,李元浩從不亂花一分錢。姐姐考入大專後,成功專升本。因經濟原因,申請了助學貸款。幾年前,騎電動車回家的媽媽遭遇車禍,一隻手腕做了手術。出院後,媽媽既要照顧家中年邁的兩位老人,還要照顧李元浩,身體狀況一直不是很好。

“我的成績之前很差,進入高中後,媽媽租房子陪讀。”李元浩說,進入高中後,媽媽在離學校不算遠的地方租了一個不到40平米的小房子,每個月的租金在三、四百元。對于學習成績,李元浩說,媽媽從來沒有過多要求他,多數時候就是幾句話的鼓勵。平時看着媽媽的不易,李元浩想到去世的父親,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便開始暗下決心好好學習,在老師的幫助下,他的成績慢慢好了起來。

在今年的聯考中,李元浩取得497分(實體科目組合),對這一成績,他的媽媽很欣慰。如今,李元浩在湯溝鎮鎮上打暑假工,想用實際行動減輕家庭的負擔。家庭接連變故雖然給李元浩帶來了不幸,但也讓他變得成熟起來。大學生活即将到來,李元浩計劃認真學習的同時,找兼職提高實踐能力,“困難終會克服過去。”

做飯、幹農活

他早早用稚嫩肩膀撐起這個家

來自枞陽中學的鄒仕傑,在今年聯考中取得了582分(實體科目組合)的成績。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媽媽是聾啞人,奶奶年事已高患有疾病,很早之前鄒仕傑便開始幫着家裡幹各種農活。這個夏天,鄒仕傑圓夢大學。懂事的他說,讀書才能讓自己更好,想為家裡減輕負擔。

鄒仕傑的媽媽是一位聽障人士,聽不到聲音,也說不了話,和人溝通存在嚴重困難。“媽媽的那種手語,别人不太懂,但我懂她的意思。”鄒仕傑告訴記者,他和媽媽朝夕相處,懂得媽媽手語表達的意思。在平時,媽媽與其他人有交流障礙的時候,鄒仕傑就會上前幫助媽媽與他人溝通。

自鄒仕傑記事起,他的爸爸鄒俊旺一直在外地的建築工地打工,隻在過年的時候回家。鄒仕傑說,印象裡爸爸個子不高,風吹日曬讓爸爸臉龐焦黑,“爸爸特别瘦,我知道他的不易。”

媽媽身體情況不好,爺爺奶奶的醫藥費、鄒仕傑和妹妹的學費,一家人的開支幾乎全部靠爸爸承擔。“他很關心我們,我們也很尊敬他,想着以後有機會一定要報答他。”鄒仕傑說。

“爸爸不在家,家裡的一些事都是我幹。”懂事的鄒仕傑早早承擔起家務。長大一點後,他又下地幫奶奶幹起農活,打油菜籽、割稻、除草、挖山芋,樣樣在行。

即使對成人來說,打油菜籽也是一項繁重的體力活。鄒仕傑卻在小小年紀就體會了這種農活的艱辛。“我記得那時候天氣常常很熱,在沒有遮擋的空地上打油菜籽。”

進入高中,在外地的爸爸會在打電話時和鄒仕傑聊一聊學習情況。鄒仕傑說,爸爸鼓勵他的話語讓他記在心裡,在今年的聯考中,他取得了582分(實體科目組合)的好成績。

鄒仕傑希望通過努力讀書找一份好工作,為家裡減輕負擔,他滿懷希望地說,人都在不斷地追求進步,隻有讀書才能讓自己更好。

大皖新聞記者 餘康生 魏鑫鑫 實習生 唐雪玲 李向榮 攝影報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