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胡文閣:唯有拼盡全力才對得起梅派藝術

7月24日,剛在南京演出了整台大戲《穆桂英挂帥》《梅花香韻》的北京平劇院領銜主演、梅派名家胡文閣,出現在國家圖書館“非遺講座月”講台上,參加梅派藝術百年發展與非遺傳承故事的對談活動,為今年國圖的“非遺講座月”收官。

胡文閣:唯有拼盡全力才對得起梅派藝術

盛夏演出濕透厚重宮裝

連日高溫下的高強度工作,讓已經58歲的胡文閣感到身體不适,他吃了速效救心丸後才落座講台。即便如此,他還是在講座過程中,舒展身段清唱了近10分鐘《貴妃醉酒》片段,抖扇、下腰、深蹲……一絲不苟。在對談接近尾聲時,又清唱《梨花頌》,并現場指導自己的徒弟巴特爾清唱《霸王别姬》片段。“做平劇藝術的普及活動絕不能敷衍,必須親自示範、演唱、表演,跟大家互動。聽衆、觀衆感動了,才會想走進劇場了解它。”

胡文閣說,今年正值梅蘭芳誕辰130周年、梅葆玖誕辰90周年,在這樣平劇演出和普及活動的“高峰年”,他參加的每一次演出和活動都拼盡全力,至今已演出40場。過幾天還要再次啟程,前往武漢演出《霸王别姬》《貴妃醉酒》《穆桂英挂帥》等。

胡文閣:唯有拼盡全力才對得起梅派藝術

“在南京演出時,我全身都濕透了,服裝師傅打趣說‘衣服要是這麼穿,就該扔了’。”可天氣再熱,流汗再多,為了最佳舞台效果,胡文閣也要展示出人物的華美典雅。“那身宮裝是師傅梅葆玖先生20世紀80年代制作的,後來傳給了我。”身為男旦演員,胡文閣要的付出要比女性演員多得多。“封閉原本的男聲,去唱調門更高的女性高音,不使勁兒怎麼行?還有,演貴妃醉酒要下腰,男性骨節比女性硬,我這個年齡,要演出貴妃的柔美,可不得汗水嘩嘩流。”

胡文閣:唯有拼盡全力才對得起梅派藝術

梅派藝術不僅有慵懶也有“剛”

胡文閣深情回憶了梅蘭芳先生的從藝之路,并向讀者介紹梅派藝術發展的重要階段及其特點。對比百年前的平劇發展,他說:“我很幸運成為梅葆玖先生唯一的男旦弟子,國家對于傳統藝術的保護,觀衆對于梅派藝術的喜愛,都讓我慶幸趕上了好時代。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把梅派藝術傳承下去,發揚光大。”胡文閣抓住一切機會,想要帶領觀衆了解梅派藝術之美、了解男旦之美。

很多人印象中,梅派的美就是雍容華貴,慵懶松弛,胡文閣說,其實不盡然,梅派的美還有剛柔并濟。

“師傅教我《霸王别姬》時就說過,觀衆往往把注意力放在虞姬舞劍上,可這部戲最難演的是虞姬出門一段。沒有音樂,演員沒有任何輔助,全靠功力展現出人物内心的壓抑、無奈、沮喪、擔憂、期待……”胡文閣說,欣賞這一段,就是要品賞虞姬唱腔中的力度,而非柔軟之美。“大家聽唱片裡梅先生的演唱,每一句都有爆發力。梅派雖然音色甜美,但在劇情和人物需要時,表演要如鋼棍一敲發出‘當——’的一聲,演唱講究橫平豎直的中庸之道。”他希望觀衆不要固化對梅派藝術的印象,而要欣賞梅派藝術所塑造的多層次美感。

胡文閣:唯有拼盡全力才對得起梅派藝術

“男旦表演不能過于女性化 ,中性化才是其魅力。”胡文閣希望觀衆能多多了解男旦藝術的美感所在,尤其是梅派男旦藝術,追求模拟女性時的神似而非淺層次的形似。“

短視訊賞平劇容易跑偏

如今,許多平劇愛好者通過短視訊來欣賞平劇,甚至以短視訊裡的平劇審美來代替舞台上的平劇審美,胡文閣認為這不可取。“短視訊都怼臉拍,表演稍有誇張就不好,表情變化幅度越小越好。但舞台表演藝術不然,它要求表演張弛有力,不能一味含蓄。”

胡文閣:唯有拼盡全力才對得起梅派藝術

10月22日是梅蘭芳誕辰130周年的正日子。那天,胡文閣要在國家大劇院演出全本《穆桂英挂帥》。胡文閣說:“我還有兩年半就退休了,但隻要在舞台上一天,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表演,每一場戲都要在演出結束後再總結,以獲得提升。唯有拼盡全力,才對得起這門藝術。” 本報記者 李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