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王俊俊今天是第2660天硬核不斷更分享
炸号了!新小号——
最新的看片号,防止失去聯系!
《長相思》,第一季7.8分,第二季6.3分,
險些不及格,堪稱年度最大的爛尾。
何解?
長相思
來一句話給你講明白——
《長相思》的本質,依然是我被帥哥/美女包圍了。
大家仔細想一想,小夭周圍這些男主角,
是不是集齊霸道總裁,智多星,暖男等等多種常見特質。
一女配N男的核心,任君挑選不能變。
但如果說,《長相思》僅僅是女頻爽文,女主後宮,
那也是低估她了。
第一季40多萬人評分7.8分,這在國産劇裡,堪稱現象級。
而這隻是豆瓣,實際上,這部劇的主要觀衆,多數不玩豆瓣。
我很早就說過,藝術創作不能用理念來偷懶,
必須要用大量的細節填充,才能打造出動人的作品。
能征服那麼多觀衆, 成為流行文化元素,背後自然有她品質過硬的地方。
秘訣就在于,《長相思》可以用大量大量的篇幅,去刻畫人物極為細膩的情感變化,
這對于那些心浮氣躁、粗糙無知的創作者來說,已經難如登天。
這種慢節奏,溫柔似水的品質,放在言情片裡,就能讓人物豐富且立體。
玱玹,塗山璟,相柳,各有賣點,同時又各自沉溺于自己的家族和命運中。
宿命般的糾葛,細膩的情感牽扯,對抗沖突的不公,交織在一起,
每一個角色都不單獨成立,但卻具有獨特的魅力,這才格外讓觀衆上頭。
是以,總體而言,《長相思》就是一個重人物,重感情,輕情節的作品。
人物出圈,人設立住了,買賬的人也就多了。
是以,無論原著小說的結局如何,
民間的同人文早就開創了各種CP,去滿足符合自己期待的結局。
這也是《長相思》的熱度持續不減的一大因素。
OK,那為什麼又爛尾了呢?
首先就是,觀衆的勁兒已經發洩完了,過了。
這是最大的因素。
因為所謂的連續劇不能超過40集,是以第二季時隔一年之久。
這一年的時間裡,作品已經完全的發酵,
人們會開始去追尋新的消費品。
當然,并不是說,第二季沒人關注。
但關注量已經大大減少。
并且,第二季完全就是第一季的續集,
這導緻了新觀衆沒法入坑,隻有老粉絲才能看懂,
這也限定了其傳播量的上限。
然後,就是老觀衆的失望。
相比于第一季,第二季的品質下滑非常大。
該快節奏的地方,大量注水。
該慢下來細細打磨的地方,又進展飛快。
總之就是,你想看什麼,越不給你看什麼。
人物塑造也是一樣。
前期人設是霸總野心家,結果看到最後,你發現他權謀過家家。
前期人設是多智近妖,揭開面紗,才知道他是個哭包。
人設是很容易立的,但是具體的情節卻不容易寫。
比情節更難的,是場面。
大場面的吹牛,在原著裡是很容易描寫的,
十萬天兵天将不過六個字而已,四大天王二爺三太子威風凜凜。
但你要實際把這個場面拍下來,那可難了。
故事到了收尾的時候,你前期吹下的牛,後期都要圓回來。
圓好了是故事,圓不好就是事故。
正如經典事故,《權遊》的爛尾,
到了結局,你重感情,重人物,都沒用。
你得重場面,重情節,或者最起碼把坑填平了,才不至于跌。
是以,《長相思2》到最後,隻剩下了人物情感,
東一下西一下的,失去了支撐,懸浮在天上。
粉絲的評價也就變成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處處漏洞,不是在尬,就是在瘋。
要看結局,原著也好,同人也好,看了太多。
要看第一季那種滿滿的品質,耐心的節奏,細膩溫柔的情感,又沒有。
要看情節發展,直接拉胯。
最後,支撐觀衆看完的,也就隻剩下執念了。
要知道,從7.8分,跌倒6.3分,
這還算上了情懷分,可見大部分觀衆是不滿意的。
而且,據說這部劇是原作者親自操刀的,是以,還真不怪改編。
要怪就怪,作者在描寫感情,樹立人物形象,是真行。
在言情說愛方面,挑不出大毛病。
但至于什麼叫大女主,什麼叫事業,什麼叫情節,那是真不懂。
到最後 ,也就隻好讓觀衆陪着一起,為愛癡狂,集體發癫。
記得幫忙點星标和在看。看電影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