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網上看到新華社官方賬号釋出的一篇題為《湖南漣源:“田埂種大豆”促進增産增收》的文章,然後評論區炸鍋了。
然後好多的網友都說,田埂上種黃豆,農民們早在幾十年前就種植了,這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情了。而且現在農村都不再在田埂上種植黃豆了,因為在田埂上種植黃豆,對于黃豆來說是增産增收了,但是這是以犧牲稻谷的産量為代價的。
小吳是農村人,記得在80年代,90年代的時候,父親每年都會在田埂上種植黃豆的。
那時農村都是種植兩季的水稻,在每年的三月左右就會把田耕過來,為了防止田裡漏水,要把耕過來的田的四周靠近田埂邊,再用泥巴圍起來一層,這樣的田才能抗旱。
由于泥巴比較稀的原因,這一層也要經過好幾次才能壘起來與田埂平齊,壘齊後或者是略高于田埂邊一點時,父親就會開始來種植黃豆了。
怎麼在田埂上種植黃豆
準備一些草木灰或者是去山上挖一些腐質土回來,拿一把小鋤頭,用鋤頭的屁股在濕的田埂上壓一個小坑,大概3厘米深,每隔20公分左右種植一棵,在裡面種上2-3粒的黃豆種子。然後再蓋一層草木灰或者是腐質土就行了。
這樣種植的黃豆,它發芽會很快,因為土是濕的,幾天就會發芽。
田埂上種植黃豆有啥好處?
我們都知道,一般都是把黃豆種植在地裡面,那麼為什麼農民要把黃豆種植在田埂上呢?肯定有它的好處的。
第一個好處,不容易被旱死
對于農村靠天吃飯的地方,把黃豆種植在田埂上,隻要田裡有水,黃豆的根就會從田裡面吸收水分,不會因為天旱的原因而被旱死了。
如果是種植在山地的黃豆,一旦遇上幹旱的天氣,對不起,這種黃豆就有被旱死的可能了。
農村人種植黃豆大部分都是用來打豆腐吃的,黃豆沒有收成,就隻能去買黃豆了。
第二個好處是,長得好
種植在山地的黃豆,因為都是一大塊地,種植有好多棵的黃豆,它的長勢就不會這麼好。而種植在田埂邊的黃豆,因為隻種植一行,它的長勢就會好。這樣産量就會高。
把黃豆種植在田埂邊有好處也是有害處的,它的害處更多,這也是現在農民不再種植黃豆在田埂上的原因了。
田埂上種植黃豆的害處?
第一影響水稻的收成
水稻是插在田裡的,而黃豆是種植在田埂上的。而且黃豆種植早,待水稻插進田裡的時候,黃豆已經長有至少在30公分高了。它的位置又比水稻高。它的生長對田邊1-2行的水稻是影響最大的。
黃豆的枝葉擋住了水稻的陽光,影響光合作用。種植過的人都知道,黃豆長得好,水稻就會長不好,反之,黃豆長得不好,水稻才會長得好。是以,黃豆的增産增收是以水稻的減産為代價的。
隻看到了黃豆的增收,而忽視了水稻的減産。
第二,有可能會帶來病蟲害
黃豆的生長,有可能會得病,這樣,黃豆上的害蟲也會影響水稻。
第三,給農業生産帶很大的不便
在插秧的時候,有可能會把黃豆踩死,還有在收割早稻的時候,黃豆還沒有成熟,這個時候也有可能會把黃豆踩死,進而影響黃豆生長。
那時種植兩季的水稻,在插了晚稻後,種植在田埂上的黃豆才會成熟。黃豆的生長不僅影響了早稻的生長,還會對晚稻有一定的影響。
是以,在考慮到這些問題之後,在小吳的家鄉,現地很少有人在田埂上種植黃豆了,認為這樣非常不值得,為了黃豆的增産,而導緻水稻的減産,有點得不償失的感覺。
專家說在田埂上種植黃豆會增産增收,這是事實,但是,他們沒有把它的害處考慮進去,它是以水稻的減産為代價的。
朋友們,你認為呢?你們那裡有在田埂上種植黃豆的習慣嗎?你認為在田埂上種植黃豆好還是不好。歡迎留言分享。#頭條創作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