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Arm技術授權訂閱”助力建構創“芯”底座

無IP,不設計。縱觀每一次工業革命,在戰略性地提升生産力的同時,也在重塑産業結構和世界格局。當下人工智能(AI)正引發第四次工業革命,而其基礎是底層算力。随着AI大模型産業“井噴”,智能算力已成為驅動産業智能化的核心引擎,尤其是對于“高性能、低功耗”的算力需求持續擴大,在晶片IP領域占據主導的Arm技術生态也迎來大爆發。

此外,在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指引下,智能終端、智能駕駛、資料中心及HPC等領域的蓬勃興起,對底層晶片的架構、算力、安全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晶片設計越來越複雜化,産品疊代和量産上市的速度也在不斷加快,市場“内卷”加劇。傳導到晶片設計廠商層面,則要求具備更強大的研發成本和資源管控能力,使得“每分錢都花到刀刃上”,同時練就過硬的快速商業化能力,才能夠更好地搶占市場先機。

基于此,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好IP這一核心技術底座,充分借助Arm全球生态優勢,進而以更靈活、更對口、更快速的姿态去擁抱這一輪産業智能化機遇,亦成為IP廠商和設計廠商需要共同解鎖的新課題。

在目前“AI+”革新千行百業的大背景下,面對産業上下遊的共同“芯”聲,安謀科技在近日舉辦的創新研讨會上,首次全面系統地介紹了“Arm技術授權訂閱”模式,着力為本土晶片設計廠商提供兼具實用、靈活和領先性的解決方案“全家桶”。

傳統IP技術授權模式痛點亟待破解

九層之台,起于累土。半導體IP通常也稱作IP核,指晶片設計中預先設計、驗證好的功能子產品,處于半導體産業鍊最上遊。其核心就是通過為晶片設計廠商提供設計子產品,以可複用的模式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生态圈,使得中下遊産業鍊能專注自身優勢,令半導體持續創新成為可能,已逐漸成為晶片設計的核心産業要素和競争力展現,也成就了“1美元的IP支出左右半導體市場100倍”的名言。

今年以來,在走過行業下行周期之後,全球半導體市場正迎來新的複蘇。由于AI大模型風潮的帶動,尤其是移動智能終端、PC、新能源汽車、資料中心等行業需求大增,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預測,2024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将實作16%的同比增長,并有望在2030年沖擊1萬億美元規模。

面對廣闊的智能計算市場,半導體設計需要更高性能、更快開發、更快上市,然而,傳統的IP技術授權模式受限于早期采買成本、各類繁瑣的商務流程和相對固定的産品組合等諸多限制,難以滿足當下晶片設計企業緊跟市場步伐而日益變化和增長的發展需求。

特别是對于正處在奮力追趕階段的中國本土晶片設計公司而言,所面臨的挑戰尤為艱巨。安謀科技銷售及商務執行副總裁徐亞濤直言道,過去幾年,整個中國半導體産業可謂是充滿了跌宕起伏,業界的普遍感覺是——焦慮。

“對于許多晶片設計廠商來說,焦慮主要集中在這些方面:一是晶片設計的複雜性日益提升,以目前熱門的AIoT和智能汽車為例,不僅對CPU的性能要求更高,而且GPU、VPU、NPU等計算單元也都成為了必要因素,SoC設計需要以更快的速度進行疊代和演進,晶片設計的複雜程度直線上升;二是面臨着更快和更迫切的産品量産上市要求,以應對不斷更新的市場需求,企業需要在保證設計品質的同時,不斷優化流程,提高效率;三是新興技術和應用市場崛起,特别是AI技術對傳統行業的改造已滲透至晶片端,要求其産品不斷推陳出新,企業需要具備更強的市場敏銳度和創新技術能力;四是投資和成本壓力倍增,如何能夠找到資金讓公司先存活下去,進而獲得更多商機,因而資金和成本成為了衆多公司可持續發展所要面對的迫切要求。”徐亞濤在研讨會現場詳細解讀了國内半導體設計業的共性難題。

“Arm技術授權訂閱”助力建構創“芯”底座

安謀科技銷售及商務執行副總裁徐亞濤

相較于已經趨于成熟的海外晶片設計業态,中國本土半導體設計廠商所面向的市場更碎片化、項目節奏更快、SoC定制性更強,并且Time-to-Market要求不斷走高,甚至眼下還普遍面臨着資金短缺、時間緊張、人力不足等方面的重重壓力,以至于這些廠商不僅需要花大量精力采購IP,還需要在SoC內建與複雜驗證上投入大量人力和時間成本。

當這些壓力傳導至上遊的晶片開發環節時,也帶來了新的拷問:如何在IP層面助力半導體設計廠商,使其能夠更靈活、更快速、無“後顧之憂”地專注于晶片設計,進而快速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新産品?

對此,作為國内領先的晶片IP設計與服務提供商,安謀科技特别将“Arm技術授權訂閱”模式引入中國,通過更加靈活、便捷且極具成本效益的産品組合和服務支援等方式,全方位助力合作夥伴應對更加複雜、時效要求更高的晶片開發需求。

靈活的技術授權訂閱模式,全面滿足晶片設計需求

曆經30餘年的創新和深耕,Arm技術已被廣泛應用在幾乎所有領域的晶片當中,成為全球應用最廣泛的計算平台。迄今為止,基于Arm架構的晶片累計出貨量超2800億顆,惠及全球70%的人口,覆寫從傳感器到汽車,從智能手機到雲資料中心等多樣化應用。這些成績不僅源于Arm計算平台在智能手機時代所積累的雄厚基礎,也離不開Arm架構近幾年在雲資料中心的發力,進而讓Arm技術生态在從雲到端的AI大模型浪潮中展現出愈發蓬勃的發展态勢。

豐富的産品矩陣和成熟的生态系統,無疑為Arm技術授權訂閱模式的落地開花奠定了堅實基礎,這也是該模式相較于業内同類模式的真正差異化價值所在。

具體來看,着眼于國内半導體設計企業不同體量、不同階段的差異化需求以及學術研究需求,Arm技術授權訂閱模式可謂“分門别類,各取所需”。

一是Arm Total Access方案,主要面向大型成熟企業,可訂閱最齊全最新的Arm技術,以滿足其對于尖端技術突破的需求。該方案特别适合企業用來建構涉及多個Arm産品的複雜系統,這意味着企業可以靈活運用多種技術同時推進一個或多個正在開發的項目。

該方案适用于對自身産品政策或生意方向相對明确的成熟型晶片設計企業或OEM廠商,這類公司往往有着清晰的産品研發路線圖,以往單項采買的“零售”模式不再适用。訂閱Arm Total Access方案的公司可一站式擷取到最全面的Arm最新技術和工具,以滿足多個重點項目需求,在提升項目開發效率的同時,極大地減少了重複且備援的商務流程,并可以靈活且高效地更換設計所需的IP産品,擁有充分的創“芯”自由度。

據徐亞濤介紹,Arm Total Access方案共提供了18個配置選項,全面覆寫不同晶片設計企業的細分需求。

二是Arm Flexible Access方案,為初創企業和中小型企業服務,可以低成本擷取各類最受歡迎和最為成熟的技術,符合條件的初創企業甚至可以免費訂閱,讓初創企業和中小型企業能夠快速、便捷、低成本地共享成熟的Arm技術及生态,簡化開發難度,專注于構築自身産品技術的“護城河”。

該方案幾乎囊括了物聯網開發所涉及到的常用IP、軟體與工具,以及教育訓練和支援。企業在訂閱這一方案後,可以輕松擷取超過80個Arm IP及配套工具,對比傳統模式的IP技術授權費用,其研發投入成本不僅大幅下降,而且更加透明可控。

實際上,Arm Flexible Access方案采用的是“先嘗後買”的形式,即企業在研發前期僅需支付一筆“訂閱費”,即可自由使用方案中的所有IP産品及工具組合。直到在晶片流片前,企業才需要對其最終SoC設計方案中所用到的IP進行付費,在大大提高成本可預測性的同時,也無需就過程中所試用到的IP進行二次商務談判,切實解決了初創和中小型晶片設計公司在前期資金和商務溝通等方面的“後顧之憂”,使其集中力量搞好“晶片設計”這件頭号大事。

此外,Arm技術授權訂閱模式還提供了面向學術機構的Arm Academic Access方案,通過提供預先設計的Arm IP套件,幫助科研教育等非商業相關的前沿技術探索。

“Arm技術授權訂閱”助力建構創“芯”底座

Arm技術授權訂閱

總的來說,Arm技術授權訂閱模式所适用的對象不僅囊括了初創、中小型、大型晶片企業,以及裝置制造商等商業機構,還惠及學術機關和研究機構等非盈利組織。無論企業規模大小,無論商業還是學術目的,隻需選擇适合的Arm技術授權訂閱方案,這些企業群組織都能夠快速、高效地篩選、使用和調配适用于自身需求的Arm技術産品組合包,真正意義上加速了技術普惠和靈活創新。

全球客戶廣泛響應,國内市場增量初現

今年以來,無論是在營收資料上的亮眼表現,還是股價的連創新高,Arm作為全球炙手可熱的科技企業,受到了市場的廣泛關注。 從Arm Total Access方案和Arm Flexible Access方案在近期的季度營收報告中被重點提及來看,該授權訂閱模式的發展備受關注。

事實上,Arm技術授權訂閱模式早已在海外市場得到了驗證。據相關資料顯示,截至目前,Arm Total Access方案的海外授權客戶數已超過30餘家,這些客戶大多是Arm的長期合作夥伴;Arm Flexible Access方案的海外授權客戶達到了220餘家,其中多為初創企業和中小型企業。

如今,蓬勃發展的中國半導體市場也已成為Arm最重要且增速最快的市場之一。截至2023年底,全球1500萬使用Arm技術的開發者中,有400萬來自中國;中國合作夥伴平均每日出貨1500萬顆基于Arm技術的晶片。可以說,Arm技術授權訂閱模式在中國市場有着廣闊的商業前景。

自今年安謀科技在國内市場推出Arm技術授權訂閱模式以來,國内客戶也在積極擁抱該模式:短短幾個月,已獲得授權的國内客戶總數達到20餘家,其中包括16家采用Arm Flexible Access方案的授權客戶,以及超過4家授權客戶選擇訂閱Arm Total Access方案。

從Arm技術授權訂閱的首批國内客戶回報中也不難看出,該模式對其解決“燃眉之急”、實作可持續發展的真實價值所在。摩芯半導體創始人兼CEO方應龍表示,摩芯堅定選擇加入Arm技術授權訂閱模式,希望借助Arm Flexible Access方案,能夠充分擷取并運用Arm成熟且領先的産品技術與生态系統。并在Arm技術生态的助力下,以更快速度将産品推向市場,提升産品品質,并将潛在風險降至最低。

“帝奧微電子豐富的産品線與Arm Flexible Access方案的優勢完美契合。該方案為我們提供了一片廣闊的‘試驗天地’,研發團隊可以充分自由地選擇所需的Arm IP産品,并嘗試不同的配置方案,在研發中也可以随時評估和疊代優化,這極大提高了晶片開發的效率和靈活性。同時,Arm Flexible Access方案的使用成本可預測,我們僅需為最終SoC設計方案中所用到的産品付費,這無疑降低了新産品開發的成本風險。”帝奧微電子研發技術支援副總裁呂宇強也表達了由衷的認可。

為中國半導體設計産業建構協作共赢生态

Arm技術授權訂閱模式不僅持續為全球客戶創造高價值,也為Arm技術生态的持續發展注入新動能。随着Arm生态的不斷壯大,正攜手合作夥伴共同建構一個協同共赢的技術生态體系。

在此過程中,擁有“獨立營運、中資控股”身份的安謀科技一直保持着“自研産品創新與Arm技術授權”雙線業務的快速推進,為本土客戶提供全周期的技術供給和生态支援。一方面,作為Arm産品技術在國内的獨家授權方,安謀科技連接配接着中國市場與Arm全球生态,助力本土廠商增強競争力以及快速融入全球市場。

另一方面,作為成長于本土市場的企業,安謀科技亦憑借自研産品線的多樣化、可靠性和易用性,以及團隊貼近本土市場的便捷性,形成了獨到的競争優勢。公開資訊顯示,安謀科技自獨立營運以來已系統推出了包括自研CPU、AI處理器、資訊安全方案和多媒體處理器在内的多條産品線,并已向超過220家本土客戶進行授權,累計晶片出貨突破5億顆。

“水利萬物而不争”,其實IP行業如水一般,在滋養萬物的同時也并不過分張揚。IP廠商必須能夠巧妙融合技術、成本、生态等關鍵性因素,才能真正成為萬物計算的創新基石,幫助中下遊環節實作商業價值,繼而打造全産業鍊的互惠生态。這或許也是安謀科技把“共赢”作為其企業價值觀之一的核心考量。

AI大模型浪潮已至,産業革新大幕拉開。安謀科技憑借其在晶片底層技術的深厚積澱,背靠Arm成熟的技術生态,作為連接配接Arm全球生态的“橋梁”以及賦能本土創新的“引擎”,将對産業更新和新質生産力加速起到核心支撐作用。未來,我們有理由相信,随着Arm技術授權訂閱模式全面落地中國,安謀科技等國内IP“芯”勢力将持續為中國半導體産業做大做強注入“源頭活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