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78年父親修大壩,陌生大伯送新棉褲,父親聯系不上他時匆匆趕去了

原創文章,全網首發,嚴禁搬運,搬運必維權。本文為微小說,情節虛構,請理性閱讀。

1

1978年的冬天特别寒冷,整個村子被厚厚的雪覆寫,寒風呼嘯着穿過每一條小巷。在這個嚴寒的季節,村民們卻沒有停下手中的活,因為村裡正在進行一項重要的工程——修建一座大壩。這座大壩不僅關系到農田灌溉,更是全村人未來的希望。

李建國是村裡的青年,他個子高高的,皮膚黝黑,一雙手因為長年累月的勞作顯得格外粗糙。盡管天氣寒冷,他依然堅持每天早早地來到工地,和鄉親們一起幹活。然而,由于家庭條件不好,李建國的衣物單薄,每天在寒風中凍得瑟瑟發抖。

78年父親修大壩,陌生大伯送新棉褲,父親聯系不上他時匆匆趕去了

這一天,天還未亮,李建國就匆匆起床,吃了幾口冷飯後便趕到了工地。工地上,人們忙碌地搬運石塊,搭建大壩的基礎。李建國站在一旁,深吸一口氣,然後加入了隊伍。他的任務是搬運泥沙,雖然看似簡單,但在寒風中,這份工作變得格外艱難。

突然,李建國一腳踩空,整個人掉進了旁邊的河裡。冰冷的河水瞬間浸透了他的棉褲,冷得他直打哆嗦。“快拉我一把!”李建國用盡全力喊道。工友們連忙趕過來,把他從水裡拉了上來。

“你怎麼樣?冷不冷?”王大叔關切地問道。

“冷……冷得不行……”李建國的聲音發抖,他的棉褲已經濕透,凍得他直打哆嗦。

78年父親修大壩,陌生大伯送新棉褲,父親聯系不上他時匆匆趕去了

這時,一個陌生的大伯走了過來,他穿着厚厚的棉衣,看上去五十多歲。“小夥子,來,把這條棉褲換上吧。”大伯邊說邊從袋子裡拿出一條新棉褲。

“這……這怎麼好意思……”李建國感激地看着大伯,但又有些不好意思接過來。

“别客氣,快換上,不然你會凍壞的。”大伯笑了笑,把棉褲塞到李建國手裡。

李建國這才反應過來,連忙脫下濕透的棉褲,換上了大伯給的新棉褲。頓時,一股溫暖從腿上傳來,驅散了些許寒冷。

78年父親修大壩,陌生大伯送新棉褲,父親聯系不上他時匆匆趕去了

“大伯,您真是太好了。您叫什麼名字,住在哪兒?我一定要好好謝謝您。”李建國感激地問道。

“哎呀,不用謝我,這是小事一樁。”大伯擺擺手,“我還有事,先走了。”說完,大伯轉身離開,隻留下一個背影在寒風中漸行漸遠。

李建國望着大伯的背影,心中充滿了感激。他想追上去問個清楚,但寒冷和疲憊讓他動彈不得。回到工地上,工友們都圍了過來。

“你運氣真好,碰到這麼好心的大伯。”

78年父親修大壩,陌生大伯送新棉褲,父親聯系不上他時匆匆趕去了

“是啊,這大冷天的,要不是有這條棉褲,你可就麻煩了。”

李建國點點頭,心裡默默記下了這份恩情。盡管大伯沒有留下姓名和聯系方式,但他發誓,今後一定要找到這位好心人,當面道謝。

2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已經過去了幾十年。李建國憑借自己的努力和勤奮,成為了村裡有名的企業家。他開辦了一家建築公司,不僅改善了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還為村裡提供了不少就業機會。然而,無論事業多麼成功,李建國始終沒有忘記那年冬天的那個陌生大伯。

78年父親修大壩,陌生大伯送新棉褲,父親聯系不上他時匆匆趕去了

一天,李建國坐在辦公室裡,心中再次想起了那條溫暖的棉褲和大伯慈祥的笑容。他決定不再拖延,立即着手尋找大伯。當晚,他回到家裡,跟妻子陳梅提起了這個想法。

“梅子,我一直心裡有件事放不下,你還記得我跟你說過的那個大伯嗎?我想找到他,好好謝謝他。”李建國語氣堅定地說道。

“當然記得,你提起過好多次了。我支援你,趕緊去找吧。”陳梅微笑着點頭。

于是,李建國開始了尋找大伯的旅程。他首先回到當年的工地,向還在村裡的老人們打聽大伯的消息。

78年父親修大壩,陌生大伯送新棉褲,父親聯系不上他時匆匆趕去了

“李叔,當年有個大伯救了我一命,他給我送了一條新棉褲,您還記得嗎?”李建國詢問着一位村裡的老人。

“你說的那個大伯啊,好像是從隔壁村來的。他人很和善,總是幫着大家幹活。”李叔回憶着說道。

“隔壁村?謝謝李叔,我去那邊看看。”李建國心中燃起了希望。

李建國馬不停蹄地趕到了隔壁村,繼續打聽大伯的消息。經過幾天的尋找,他終于找到了大伯的住址。激動的心情讓他顧不上休息,立刻趕到了大伯家。然而,當他敲開門時,卻發現屋裡空無一人。

78年父親修大壩,陌生大伯送新棉褲,父親聯系不上他時匆匆趕去了

“請問,你找誰?”鄰居大媽探出頭來問道。

“大媽,您好,我找一位大伯,他曾經在1978年救過我。您知道他去哪裡了嗎?”李建國迫不及待地問道。

“大伯啊,他好像去田裡幹活了。你去田頭那邊看看吧。”大媽指了指遠處的田地。

李建國道謝後,立刻朝田頭走去。陽光下,田地裡一片忙碌的景象。李建國焦急地在田間尋找着,終于在一片稻田邊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那個身影佝偻着背,正揮舞着鋤頭。

78年父親修大壩,陌生大伯送新棉褲,父親聯系不上他時匆匆趕去了

“大伯!”李建國大喊一聲,快步跑了過去。

大伯放下鋤頭,轉身看向李建國。他的臉上布滿了皺紋,但眼神依舊慈祥。

“小夥子,你是……”大伯疑惑地看着李建國。

“我是李建國,當年您救過我,送了我一條新棉褲,您還記得嗎?”李建國激動地說道,眼中閃着淚光。

78年父親修大壩,陌生大伯送新棉褲,父親聯系不上他時匆匆趕去了

“哦,我記得了,你是那個掉進水裡的小夥子。你怎麼找到這兒來了?”大伯恍然大悟,笑着說道。

“這麼多年了,我一直記着您的恩情,今天終于找到您了。”李建國激動地握住大伯的手,“大伯,您真是我的大恩人。”

“哈哈,别這麼說,當年也就是舉手之勞。看你現在過得這麼好,我也很高興。”大伯拍拍李建國的肩膀,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兩人在田間聊了許久,李建國才發現,大伯依舊過着樸素的生活。李建國邀請大伯去他家坐坐,講述了這些年的經曆和對大伯的感激之情。

78年父親修大壩,陌生大伯送新棉褲,父親聯系不上他時匆匆趕去了

3

李建國帶着禮物,回到村裡再次拜訪大伯。這次他不僅帶來了各式各樣的禮物,還有一顆充滿感激的心。陳梅和孩子們也一起跟來了,他們一家人滿懷期待地走向大伯的家。

到了大伯家門口,李建國輕輕敲了敲門。大伯很快就開了門,看到李建國一家,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李建國,又來啦!這回還帶這麼多人來,快進來坐。”大伯熱情地招呼着。

78年父親修大壩,陌生大伯送新棉褲,父親聯系不上他時匆匆趕去了

李建國走進屋子,把帶來的禮物放在桌上。“大伯,這是我們一家的一點心意,希望您能收下。”

“哎呀,這麼多禮物,太客氣了。”大伯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

“這是我們應該做的,當年如果沒有您,我真不知道會怎麼樣。”李建國誠懇地說。

兩家人圍坐在一起,李建國開始講述當年的故事。從1978年那個寒冷的冬天,到自己掉進河裡,再到大伯出現遞給他那條溫暖的棉褲。每一個細節都仿佛昨天發生的一樣。

78年父親修大壩,陌生大伯送新棉褲,父親聯系不上他時匆匆趕去了

大伯聽着,臉上帶着淡淡的笑容。“小建國,當年我不過是舉手之勞,沒想到你一直記在心裡。”

“那條棉褲不僅救了我的命,也讓我感受到人世間的溫暖。沒有您的幫助,我可能根本撐不過那個冬天。”李建國眼中閃着淚光。

“别這麼說,當年大家都是鄉裡鄉親,互相幫助是應該的。”大伯擺了擺手,語氣溫和。

陳梅也接過話來,“大伯,建國一直說要找到您,好好感謝您。這些年,他從來沒有忘記您的恩情。”

78年父親修大壩,陌生大伯送新棉褲,父親聯系不上他時匆匆趕去了

“看你們一家現在這麼幸福,我也很高興。”大伯說道,眼中滿是欣慰。

大伯的妻子也坐在一旁,微笑着看着這群人。她端來了熱茶和點心,大家一起圍坐在炕上,聊着家常。孩子們在一旁玩耍,屋子裡充滿了歡聲笑語。

随着時間的推移,兩家的關系越來越親密。李建國經常帶着家人來探望大伯,兩家人一起過節、聚餐,成為了親如一家的朋友。

村裡的人們也都聽說了李建國和大伯的故事,紛紛贊歎這段珍貴的情誼。每當有人提起這個故事,都會感慨萬分。李建國和大伯的故事成為了村裡的美談,傳遞着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和善良。

78年父親修大壩,陌生大伯送新棉褲,父親聯系不上他時匆匆趕去了

幾年後,李建國在村裡舉辦了一場公益活動,邀請大伯作為特别嘉賓。活動中,李建國在衆人面前再次講述了當年的故事,感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村民們也紛紛表示要向大伯學習,互幫互助,共同建設美好家園。

活動結束後,李建國拉着大伯的手,說道:“大伯,您的善舉讓我學會了感恩和回報。我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好孩子,你有這份心,我很欣慰。”大伯微笑着說道。

從那以後,李建國不僅在事業上取得了更大的成就,還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幫助了許多貧困家庭和失學兒童。他的善舉不僅得到了村民的贊揚,也受到了社會的認可。

78年父親修大壩,陌生大伯送新棉褲,父親聯系不上他時匆匆趕去了

李建國和大伯的故事,成為了永恒的傳說,激勵着一代又一代人。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诠釋了什麼是善良、感恩和回報,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溫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