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裡,帶着印有“對不起”帽子的中年人站在台上,對着台下的某處,張開大嘴看似正在宣洩着什麼,而台下的衆人雖然無人與之對視,那平淡的表情之中似乎對此時此刻正在發生之事有一種運籌帷幄的淡然感。
朋友對我說,這張照片抓拍怎麼樣?
我說這張照片的鏡頭感很足,
并且還有一點,我猜這張照片是你偷偷存下的吧?
朋友說你怎麼知道,
我說,因為你的腦袋上沒戴着“對不起”的帽子。
朋友講起照片緣由,是他們公司最近業績不好,也不知道那幾個光吃飯不幹活的人怎麼琢磨的,要舉辦一個“罪己大會”。
帶着“對不起”帽子的中年人是他們老闆,抓拍的這張照片,是他們老闆正在談自己的過失。
越談越生氣,越生氣越要開始尋找發洩的目标,于是朋友就抓拍到了這麼個瞬間。
雖說是瞬間,但其實類似這樣的事情在公司裡屬于常态。
我問朋友,你們公司老闆就這麼無能嗎?
他說其實自己也不太相信公司的老闆是個窩囊廢,不過正如柯南道爾的那句經典名言所說,當所有的可能都成為了不可能,那麼最後那個看似不可能的,往往就是真相。
他們公司之是以能撐到現在,大多數功勞源自老闆的父親留給他的舊部,這些人對公司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毫無疑問,這個帶着“對不起”帽子的無能狂怒患者,除了試圖把自己的想法擋在公司發展的路上之外,基本上沒有做出什麼值得讓人看得起的事情。
老闆的父親還活着,老闆就不可能動掉那些舊部下,而在老闆看來,公司之是以業績不好,就是因為他們幹預的太多,自己是被架空,被限制能力的有志之士。
所謂的這個罪己大會,就是現任老闆那些跟他一樣光吃不幹的馬屁精想出來的招,說是這樣能讓老闆的形象更親近員工,以後能夠招攬到更多的馬屁精。
當然,這個大會的結果就是,老闆出了一次醜,一次毫無意外的醜,其他的事情該怎麼辦還怎麼辦。
第一,然後朋友問我怎麼看,在了解來龍去脈之後,作為外人,我覺得這個罪己大會其實很成功,所謂成功,并不是說這個大會能招到多少馬屁精跟老闆一起玩,而是但凡看得明白現狀的人都知道,老闆這個樣子已經是徹底廢了,
要不騎驢找馬,另謀出路,要麼跟那幾個真正幹事的管理層搞好關系,跟真正的能人一起走,總比單打獨鬥要好的多。
畢竟,能人吸引能人,
廢物拉攏廢物。
看着這張被抓拍的憤怒與冷漠,中年男人帽子上“對不起”三個字在這張圖檔裡顯得格外礙眼,
對不起扣在了頭上,但思想與行動上的無能狂怒,把問題甩鍋給别人的反差感,并不會讓人感到驚訝,
或者說,這也許才是這位老闆真正的想法,
他想告訴别人我對不起大家,但實際上,是大家對不起我。
他對不起大家是真的,但他認為這是一種政策,
大家對不起他是不可能的,但他認為這就是事實。
而看着下面觀衆的态度就能明白,人們知道誰才是真正做錯的人,
但因為衆所周知的原因,
他們既沒打算讨好那個大錯特錯的人,
也沒想要原諒那個自視甚高的人,
是以,如果給這張圖檔起個名字,
單單三個字是撐不住的,還要加上必要的符号:
“對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