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讀創用戶端記者 盧曉麗
随着深港文化月的啟動,羅湖在今夏又吹起了一股“港式旋風”。7月22日,作為“羅湖深港文化月”的重頭戲之一,深港澳電影導演交流會在羅湖京基百納時光廣場拉開了帷幕。深港澳各路影視界大咖齊聚,圍繞“電影導演叙事的創新,就是激活電影的靈魂”主題,分享他們的創作心得與行業感悟,以更好地提升影視人才專業素養,促進深港澳影視文化産業的發展。
廣東省文聯劇影視工作部一級調研員、省電影家協會專職副主席肖小青,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一級調研員胡濱,深圳市電影電視家協會主席、深圳市影視産業聯合會會長李亞威,羅湖深港現代商貿業更新發展區指揮部副指揮長魏淼,羅湖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兼秘書長魏文芳,羅湖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副局長曾立新等上司嘉賓出席活動。
今年“羅湖深港文化月”以“品深港經典、賞缤紛羅湖”為主題,帶來了長達一個月的文化盛宴和滿滿的“回憶殺”;《羅湖支援影視産業高品質發展十條措施》正式出台,建構了從孵化培育、成長扶持到推動壯大的全生命周期梯度培育體系;此次,以香港導演李力持、澳門導演花天亮、深圳導演藍鴻春為代表的深港澳三地影視創作者齊聚一堂,為影視行業發展再添一把火。
本次交流會以分享加交流形式進行,由深圳市影視産業聯合會、深圳市羅湖區委宣傳部、深圳市羅湖深港現代商貿業更新發展區指揮部、深圳市羅湖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深圳市羅湖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深圳市羅湖區電影電視藝術家協會、深圳梧桐山宏博昌榮文化谷、中影天川國際影城承辦。
深港澳三地作為華語電影的重要陣地,擁有着豐富的文化資源和創作人才。羅湖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兼秘書長魏文芳在緻辭中提到,羅湖是改革開放的先聲,深圳奇迹的縮影,文藝事業發展蓬勃。傳統和現代的結合,煙火與時尚的交融,都為藝術家們提供了無限的創作靈感和天然的電影拍攝場景。
深圳市影視産業聯合會是深圳影視産業的重要載體,已有會員單元近千家,為企業提供劇本創作、影視拍攝、宣傳發行等全方位指導和幫助,有效凝聚起地區影視資源,提升了行業整體競争力。深圳市影視産業聯合會會長李亞威表示,産業聯合會是深圳影視人與影視企業之間溝通的橋梁,是政府與業界之間的紐帶,未來将繼續推動深圳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的影視産業發展。
廣東省文聯劇影視工作部一級調研員、省電影家協會專職副主席肖小青表示,希望借助此次交流會的契機,探索影視創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助推深港澳三地文化産業的融合發展,加強三地間的項目合作、資源共享和人才交流,繼續用心用情用力講好廣東故事、香港故事、大灣區故事、中國故事,創作出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價值、凝聚中國力量、無愧于時代的精品力作。
如何更好地培養和盤活電影人才,創造更多更好更優秀的作品?此次活動特别邀請了深圳導演藍鴻春、香港導演李力持、澳門導演花天亮先後開展主題分享,聚焦對電影本體與未來的思考,助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灣區影視産業高地。現場氣氛熱烈,許多青年導演、編劇紛紛把握來之不易的機會,圍繞電影排程、演員調教、宣傳發行等提問交流,對電影創作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藍鴻春分享了素人小成本電影的制作經驗,其作品曾獲得廣東省“五個一工程獎”、深圳青年影像節最佳劇情片、廣東省廣播影視獎二等獎。電影《爸,我一定行的》和《帶你去見我媽》是藍鴻春的代表作,兼具潮汕地域特色和港味喜劇手法,以小成本制作創造了千萬票房成績。他提出小成本電影需要找到商業自洽的邏輯,控制成本的前提下,把演員和叙事作為第一原則,更感恩深圳許多同行和前輩的支援讓他完成了電影夢。
香港是世界電影工業基地、電影出口地之一,被譽為“東方好萊塢”。李力持執導了一系列深受觀衆喜愛的港片經典,如《喜劇之王》《食神》《少林足球》《唐伯虎點秋香》等,是香港無厘頭喜劇電影的開創者之一。他表示,喜劇電影的創作是一門深奧的藝術,在實踐中摸索出了MD5319的模式。MD為Movie Dreaming,5319則是指50字大綱、300字故事流程,再擴充為9個部分的分場,不少于1000字。他還分享了自己從貨倉管理者到電影導演的經曆,激勵青年導演們“理想、努力、再堅持”,自己也将持續開展演藝教育教育訓練,幫助充滿理想的人們成就電影夢。
澳門導演花天亮從2013年開始影視制作,已拍攝超過30部短片、3部電影以及1部電視短劇。 他講述了其代表作如《逆着風》《情斷心弦》《追逐白雲的少女》的制作曆程,其中《情斷心弦》曾在第四屆澳門國際影展中作為20周年澳門特别展映部分進行放映。他表示,澳門是最早有電影放映裝置的地方之一,有很好的發展基礎,同時“澳門元素”與“澳門取景”影視資助計劃為影視從業者帶來了新的機遇,希望未來澳門影視與深圳、香港能有更加深度的合作。
近年來,廣東電影票房領跑全國,深圳則位居城市票房榜第三名,呈現欣欣向榮、熱辣滾燙的局面。強勢的票房表現離不開強力的政策扶持。廣東正深入實施文藝精品創作扶持計劃,設立2.5億元專項資金遴選重大項目、引進文藝人才、獎勵精品創作。深圳出台了文化産業發展專項資金扶持計劃、促進文體娛樂業高品質發展若幹措施等相關政策,對企業引進、精品創作等進行重點支援。
此外,深圳市影視産業聯合會牽頭成立了“深圳小成本電影實施規劃指揮部”全面助力小成本項目,目前審讀了百部劇本,指導數十部影視作品的創作與制作,已策劃監制指導的11部院線電影在口碑和票房取得了優秀成績。為培養本土影視人才,深圳市影視産業聯合會還推出了“凡星計劃”,實施編劇、導演、剪輯、演員等各類影視專業訓練營,助力産業長久持續繁榮發展。
活動現場,羅湖近期釋出的支援影視産業高品質發展十條措施引發了熱議。衆多影視從業者都認為,在如今競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羅湖出台政策,對電影發行放映、影視作品創作等都設定了專項扶持,無疑為行業發展注入了一劑強心針,灣區影視高地正在強勢崛起。
對于影視創作者來說,羅湖也是一座天然“富礦”。羅湖是嶺南文化、深港文化、改革開放文化的交彙之地,與港澳區位相近、文化相通,有利于影視産業所需的人才、物流、資金流和資料等要素的聚集,又有着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态資源,架起錄影機就能拍大片。此外,羅湖還落地了廣東省電影創作教育訓練基地,将積極推動影視作品通過羅湖走出廣東、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借助新出台的《羅湖支援影視産業高品質發展十條措施》,羅湖向各地的優秀影視行業者發出邀請,選擇羅湖、投資羅湖,羅湖影視必将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