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上午,記者來到郯城縣泉源鎮金豐公社的黃桃種植基地,人還沒進桃園,已聞歡聲一片。郁郁蔥蔥的桃林裡,金黃的桃子一樹一樹的,沉甸甸地壓彎了枝頭,社員有的采摘,有的裝箱,豐收的喜悅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
近年來,泉源鎮依托優越的生态環境資源和馬陵山獨特的地理優勢,大力發展生态林果種植。鎮上流轉沿山5個村的土地,共計3000畝,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種植模式,與外地罐頭加工廠簽訂銷售訂單,發展“訂單”黃桃種植,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黃桃品牌。
“這片山地桃林是我們翁屯村的,共有600多畝。給金豐公社種黃桃,今年已經是第8年了。靠着這一塊,村集體和土地流轉戶能收入20多萬元。”翁屯村黨支部書記翁繼法說,“桃園管理少不了人,尤其是采摘季,村裡每天都有30多人來打工。
“我家離黃桃基地不算遠,平常沒事兒就過來打打零工。這幾天趕上摘桃子,每天都能掙兩百多塊錢,真不錯。”翁屯村村民翁麗高興地說。
大衆報業·農村大衆記者 姬飛燕 通訊員 李學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