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6歲擔任肖華上将的秘書,37歲擔任縣委書記,59歲擔任省委書記

肖華上将的秘書,37歲擔任縣委書記的張學忠竟然有這樣的傳奇人生,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36歲擔任肖華上将的秘書,37歲擔任縣委書記,59歲擔任省委書記

從教育學理論到文學名著一一涉獵

張學忠,1943年生于甘肅蘭州的一個普通家庭,自小便對知識有着強烈的渴望,這種對知識的追求在他日後的職業生涯中得到了充分展現。

1958年,15歲的張學忠進入甘肅省蘭州市師範學校學習,在校期間,他除了刻苦學習之外,還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這段經曆為他後來的職業生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畢業後,他并沒有選擇進入大學深造,而是選擇了參加工作,開始了他的職業生涯。1960年年底,17歲的張學忠加入了我黨,成為一名光榮的黨員。1961年7月,張學忠從甘肅省蘭州市師範學校畢業,此後他參加工作,進入蘭州師範學校附屬國小擔任教員。

36歲擔任肖華上将的秘書,37歲擔任縣委書記,59歲擔任省委書記

在教學過程中,張學忠始終保持着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教育的熱愛。他深知,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知識,更要引導他們學會思考、學會探索。是以,他在課堂上總是充滿激情,用生動的語言和豐富的例子将枯燥的知識點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們在他的引導下暢遊知識的海洋。

然而,張學忠并沒有滿足于現狀,他深知自己還需要不斷的學習和提升,于是在繁忙的教學工作之餘,他總是擠出時間讀書、學習,不斷充實自己。他的書桌上堆滿了各種書籍,從教育學理論到文學名著,他都一一涉獵,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視野。

36歲擔任肖華上将的秘書,37歲擔任縣委書記,59歲擔任省委書記

1964年,張學忠憑借出色的學習能力和對知識的渴望,考入了蘭州大學附設業餘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在那個年代,能夠進入大學深造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而張學忠卻憑借自己的努力和才華實作了這個夢想。

為上司決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援

從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張學忠此後他走上了從政的道路,起初,他被配置設定到了甘肅省民族事務委員會辦公廳工作,擔任秘書一職。在這個崗位上,他深知自己肩負着溝通各族群衆、促進民族團結的重要使命。

每天,張學忠都會早早地來到辦公室,認真閱讀各類檔案,了解民族地區的最新動态。他深知,作為秘書,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重要的形象,是以他對待工作總是一絲不苟,力求做到最好。

36歲擔任肖華上将的秘書,37歲擔任縣委書記,59歲擔任省委書記

有一次,甘肅省的一個民族地區發生了突發事件,情況十分緊急。張學忠得知後,立即向上司彙報,并迅速整理相關資料,為上司決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援。在事件處理過程中,他始終保持冷靜和理智,協助上司妥善處理了這一突發事件,赢得了上司的贊賞和信任。

随後,張學忠又被調任至甘肅省革委會生産指揮部擔任秘書。在這個新的崗位上,他面臨着更多的挑戰和機遇。他深入生産一線,了解生産情況,為上司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建議和意見。同時,他還積極參與制定生産計劃、協調各方資源,為甘肅省的生産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再後來,張學忠又被調至甘肅省人防辦秘書處工作。在這個崗位上,他更加注重學習和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他深入研究人防工作的特點和規律,為人防事業的發展提出了許多創新性的思路和措施。同時,他還積極參與組織各類人防活動,提高了人防工作的社會影響力和認知度。

36歲擔任肖華上将的秘書,37歲擔任縣委書記,59歲擔任省委書記

那段時期,張學忠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地工作着。他不僅積累了豐富的基層經驗,了解了民情民意和政府的運作機制,而且也為将來走上更重要的崗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的才華和能力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贊譽,成為了那個時代少有的優秀青年幹部之一。

如何在關鍵時刻做出明智的決策

1977年,張學忠的職業生涯迎來了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他受到組織的重用,被調任至甘肅省委辦公廳秘書處擔任秘書,同時還兼任了蘭州軍區司令部辦公室的秘書。

36歲擔任肖華上将的秘書,37歲擔任縣委書記,59歲擔任省委書記

在甘肅省委辦公廳,張學忠以其紮實的文字功底和敏銳的政治洞察力,迅速成為上司們信賴的得力助手。他起草的檔案、報告,總是能夠準确地把握住政策的精髓,條理清晰,言簡意赅。而在蘭州軍區司令部辦公室,他更是以嚴謹的态度和出色的協調能力,赢得了軍區上司的贊賞。

1979年,36歲的張學忠再次獲得晉升,他不僅是甘肅省委辦公廳的秘書,還成為了蘭州軍區司令部辦公室的副團職秘書。

這一年,對他來說尤為特殊,因為當時肖華上将恰好擔任蘭州軍區政委,而張學忠有幸成為了肖華的秘書。在肖華将軍身邊工作的日子裡,張學忠深受其影響。

36歲擔任肖華上将的秘書,37歲擔任縣委書記,59歲擔任省委書記

他親眼目睹了肖華将軍如何處理複雜問題,如何在關鍵時刻做出明智的決策。這些經曆不僅鍛煉了他的意志和能力,也讓他學到了許多寶貴的處理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

1980年,37歲的張學忠調任榆中縣委書記,榆中是一個農業大縣,經濟發展相對滞後。張學忠深知,要想改變榆中的面貌,就必須從實際出發,探索适合榆中的發展道路。

在他的帶領下,榆中縣開始大力發展農業産業化,推廣先進的農業技術,提高農産品的附加值。同時,他還積極引進外資,興辦鄉鎮企業,為榆中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983年,在幹部年輕化政策的推動下,年僅40歲的張學忠升任蘭州市委副書記。兩年後,他又擔任了隴南地委書記。

36歲擔任肖華上将的秘書,37歲擔任縣委書記,59歲擔任省委書記

在這兩個崗位上,他繼續堅定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推進地方的改革開放。他深知,隻有改革開放,才能為地方經濟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是以,他積極推動隴南地區的産業結構調整,發展特色經濟,提高地方經濟的整體競争力。

1989年,張學忠升任甘肅省副省長,成為一名副省級幹部,在副省長的崗位上,他更加注重宏觀經濟的調控和地方發展的戰略規劃,積極參與制定甘肅省的經濟發展規劃,推動重點項目的建設,為甘肅的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36歲擔任肖華上将的秘書,37歲擔任縣委書記,59歲擔任省委書記

2002年,59歲的張學忠被調到四川,擔任了四川省委書記,全面主持四川省委的工作。2006年,張學忠卸任四川省委書記後又擔任了全國人大内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務,他也繼續參政議事,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事業出謀劃策,如今已經八十多歲。

八十多歲依舊建言獻策,這樣的精神值得我們共同學習,讓我們向貢獻者們點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