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明是毛家人,賀麓成為何不願用毛姓?其中一個原因跟賀子珍有關

前言

1984年,賀子珍葬禮上出現了一位陌生男子?如果這是事實的話,那這位男子的真實身份是?

千瘡百孔的後半生

1976年,毛主席與世長辭,遠在上海的賀子珍自然也收到了這震驚世界的消息,身為毛主席的大女兒,李敏必然趕去北京參加葬禮,但是媽媽怎麼辦呢?她想起她那年邁多病的母親。

就在毛主席逝世前,廬山會議之後,賀子珍的身體已經到了非常令人擔憂的程度。負責看守省委大門的警衛說:“當時有個蓬頭垢面的女性一直想要出去,她經常低着頭,我們也看不清她的長相……”

後來經過一番調查,才發現這個人是賀子珍,為了保證賀子珍的安全,她身邊的從業人員寸步不離看守在她的身邊,但是有一天,賀子珍趁從業人員不注意的時候,偷偷跑了出去,還好後來給找回來了。

看着這般可憐的賀子珍,從業人員認為真的不能再這樣繼續下去了,必須要通知她的家人才行,從業人員聯系到的家屬便是毛主席和賀子珍的大女兒李敏。

明明是毛家人,賀麓成為何不願用毛姓?其中一個原因跟賀子珍有關

得知母親在南昌發生的一切後,李敏很是着急,這該怎麼辦呢?媽媽該怎麼辦?焦頭爛額之下,李敏隻好把母親的事告訴毛主席。

毛主席雖然跟賀子珍已經解除了婚姻關系,但是這麼多年下來,他也早把賀子珍當成了自己真正的家人,這該怎麼辦呢?眼下毛主席還真不知道該怎麼處理這事。

李敏離開後,毛主席一個人坐在書房想這件事,一連過了幾天,毛主席這邊都沒有什麼動靜,也沒有說要讓李敏過來談談,對此,李敏也焦急起來,她要不要再去找毛主席談談?

就在李敏焦頭爛額之際,收到了中央辦公廳的消息,他們讓她去南昌。聞言,李敏恍然大悟,原來爸爸是這樣安排的。

李敏不敢逗留,速速打包行李準備出發,臨走前,李敏見到了毛主席,毛主席叮囑:“去了南昌後要多陪陪你母親,這些補品和水果也是給你母親帶的,你要提醒她多吃……”

毛主席的細心考慮讓李敏濕潤了眼眶,她知道,雖然爸爸和媽媽姻緣已盡,但是對于他們彼此來說,仍然是家人。

然而,1976年,這位疼愛李敏,照顧賀子珍的大家長卻永久離開了。

明明是毛家人,賀麓成為何不願用毛姓?其中一個原因跟賀子珍有關

李敏的顧慮是對的,毛主席的離世确實給賀子珍帶來巨大打擊,她除了難過之外,還有着深深的愧疚:“她很後悔沒有讓李敏囑咐毛主席注意身體,又開始埋怨李敏兩口子,不應該搬出中南海……”

聽着媽媽的悲痛控訴,李敏和丈夫孔令華都流出熱淚,不是他們不想留在中南海,而是留不下啊……

毛主席逝世後,賀子珍難過了很久,但是她也堅持讓自己變得堅強起來,她了解毛主席的為人,也知道毛主席不希望自己就此喪下去,就在她想重新投入工作的時候,卻患上了中風。

再加上後來賀子珍去北京瞻仰了毛主席的遺容,那一次的行程也給賀子珍帶來不小打擊,種種原因下,賀子珍在上個世紀80年代住進了醫院。

嚴重的疾病和悲傷的情緒加速了賀子珍在人間停留的時間。1984年,賀子珍永久閉上了那雙看世界、看毛主席雕像的眼睛。

賀子珍逝世後,上海市委請示鄧公出面操持喪事,在鄧公的訓示下,賀子珍的骨灰将會放到八寶山革命公墓一室。

明明是毛家人,賀麓成為何不願用毛姓?其中一個原因跟賀子珍有關

葬禮上的陌生中年男子?

1984年4月25日,賀子珍遺體告别會在上海舉行,然而就在出殡那天,現場出現一位“陌生”中年男子,他站在人群裡嚎啕大哭,但是身邊很少有人會上去跟他搭話,這位中年男子是誰呢?他是不是賀子珍的家人呢?

嚴格意義上來說,這位中年男人先是毛主席的家人,然後才是賀子珍的家人。

他的爸爸是毛主席最疼愛的小弟——毛澤覃。

爸爸是毛主席最疼愛的兄弟,那他作為晚輩,自然應該是毛主席最疼愛的侄子吧?

這個問題的答案令所有人出乎意料,直到毛主席逝世,他都不知道有這麼一個侄子。

毛主席的這個侄子,也就是在賀子珍葬禮上嚎啕大哭的中年男子,叫賀麓成。

明明是毛家人,賀麓成為何不願用毛姓?其中一個原因跟賀子珍有關

既然是毛家人,為什麼姓賀呢?

賀麓成的原名是毛岸成,他之是以用賀麓成這個名字,有兩個主要原因,第一,他出生在戰亂時代,父母為了保護他,防止不被敵軍抓去,是以特意把他“毛”這個姓給改了。

第二,成年後的賀麓成雖然有了修改名字的權利,但是他還是選擇用之前的名和姓,理由是不願意暴露他跟毛主席之間的關系,他不想因為這層身份而得到别人的特殊對待。(值得一提的是,賀麓成之是以不願意改名字,也是因為賀子珍曾經對他說過一句話,讓我們繼續往後看。)

賀麓成的母親是賀怡,賀怡是賀子珍的親姐姐,按照這個關系,也就解釋了賀麓成為什麼會在賀子珍葬禮上嚎啕大哭,再根據前面的改名,也解釋了為什麼來參加葬禮的客人不認識賀麓成,是因為賀麓成自己選擇“脫離”了毛家這層關系。

賀怡身為賀麓成的親生母親,他們母子二人相處的時間甚至比賀麓成和賀子珍相處的時間短,上文提到賀麓成出生在戰亂時代,為了護他周全,賀怡和毛澤覃選擇與他“脫離”關系,後來到了穩定時期,母子倆好不容易相見,結果賀怡因為要尋找毛毛而出車禍離世了。

明明是毛家人,賀麓成為何不願用毛姓?其中一個原因跟賀子珍有關

賀怡的逝世讓賀子珍悲痛欲絕,看着那個子小小,身材瘦弱的賀麓成,賀子珍瞬間泣不成聲,賀子珍是一位有着人間大愛的女性,當年在蘇聯,是她代毛主席養育了毛家兄弟倆,是她讓他們再次感受到母愛究竟是何物。

賀子珍知道賀怡對這個孩子始終有着虧欠的心,但現在她徹底失去了補償孩子的機會,身為姨媽,賀子珍暗暗下決心,她一定要代賀怡把賀麓成養育成人,他身上留着毛家和賀家的血。

毛主席曾經說過:“孩子是未來的希望”,賀麓成便是毛家和賀家的希望。

賀子珍這麼想着,也這麼做的。

賀子珍對賀麓成的教育甚至比對李敏還有嚴格,在賀麓成小時候,賀子珍就教導他:“不要背着父輩的牌子,要跟普通家孩子一樣;要努力學習科學知識,成為真正有用的人。”

關于“不背着父輩的牌子”這一點,賀麓成确确實實做到了,這也是後來賀麓成雖為毛家人,但不願用毛家姓的主要原因之一。

那麼關于“努力學習科學知識,成為真正有用的人”這一點,賀麓成也做到了嗎?答案令人愉悅,他完全做到了。

明明是毛家人,賀麓成為何不願用毛姓?其中一個原因跟賀子珍有關

為了能讓賀麓成得到最好的教育,賀子珍特意把他從南昌送到上海讀書,最開始的時候,賀麓成還因為他的“南昌”口音被同班學生排擠,但很快,賀麓成就用最優異的成績轉變了他們對自己的看法,他們不再嘲笑他,反而追着他讓他幫忙輔導功課。

從小熱愛理科的賀麓成在姨媽賀子珍和舅舅賀敏學的幫助下,成功考取上海交通大學,選擇的專業也是他最想學的電力。

大學期間,賀麓成全程隻幹兩件事,一是認真學習,二是按時來看姨媽賀子珍和舅舅賀敏學,身為烈士家屬孩子的賀麓成每個月可以拿到22元助學金,他慷慨拿出一部分用來買補品和禮物,然後将這些禮物送到賀子珍手上。

賀麓成知道,如果沒有賀子珍的嚴格教導,就沒有他的今天,在輩分上,賀子珍是她的姨媽,但是在賀麓成心裡,他們早已是母子關系了。

明明是毛家人,賀麓成為何不願用毛姓?其中一個原因跟賀子珍有關

大學畢業後,賀麓成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了留學研究所學生,他成了毛家、賀家的第一位“狀元”,可惜的是毛主席見不到這樣的場面了,毛澤覃和賀怡也見不到了……

後來的後來,賀麓成來到錢學森麾下,最終成長成一位真正優秀的飛彈工程師,他身上雖然留着毛家的血,但他沒有借毛家的光,他聽從姨媽賀子珍的教誨,隐姓埋名,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踏踏實實走到今天。

賀子珍不讓他背着”父輩的牌子“前進,卻将父輩代代相傳的質樸、不能搞特殊的精神傳輸到他的大腦裡,有了這樣的思想,不管他将來走多遠,都不會忘記本心,也不會忘記祖輩“為人民服務”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