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大陸上世紀80年代的女星,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陳沖或者是劉曉慶,不可否認,當時兩人在國内的知名度不亞于現在的頂流大明星。但如果真的要說“内娛一姐”,還非得她莫屬。
18歲就成為著名導演謝晉的禦用女主角,24歲就摘得影後的桂冠,而且還是大陸第一屆金雞獎的影後得主,可以說是一時風頭無兩。但沒想到的是,她卻在事業的巅峰時期選擇出國留學,勇闖好萊塢,那結果如何呢?如今的她又在哪裡?
在大陸80年代,老百姓們的思想還是相對來說比較傳統的,這點從當時熱播的電視劇《西遊記》中就能看出一二。
由于這部劇中的不少妖精都穿着暴露,是以很多人都不願意演,好在導演最後想到了辦法,将肉色的衣服穿在裡面,這才讓大家勉強接受。
但在另一部同時期電影《廬山戀》中卻是另外一番景象,因為女主的人設是歸國華僑,是以思想上比較開放,在片中穿着的衣服也都以大膽前衛為主,是以導演非常擔心扮演者張瑜會拒絕,但沒想到她卻欣然同意。
對張瑜來說,别說隻是穿幾件比較清涼的衣服,就算是讓她做出更多的犧牲也在所不辭,因為從第一天決定要當演員開始,她就做好了随時為藝術獻身的準備。
張瑜出生于上海,家境還算不錯,父母從小就對她教育比較嚴格,這也養成了她做事一絲不苟的性格。從小張瑜就不僅長的好看,性格還很好,是以在學校裡頗受大家的歡迎。
上中學時,一名導演到學校裡挑選演員,老師便推薦了張瑜,隻看了一眼後,導演便定下了她,因為她在張瑜的眼中看到了很多演員不具備的靈氣。也正是這一次的拍攝經曆,讓張瑜愛上了表演,打定主意要成為一名演員。
從學校畢業後,張瑜順利考入上海電影制片廠,正式開啟了自己的演員之路。不得不說,張瑜在表演上是極具天賦的,僅僅是用了一年的時間,演技就頗有成效。
很快張瑜便參與各種影片的拍攝,演技也在此期間得到了更多的磨練,變得越發精湛,甚至引起了知名導演謝晉的注意,一連邀請她拍攝了三部影片。
做為新人演員,張瑜能有如此成績是讓人驚喜的,但也與她的努力脫不了關系。謝晉導演對拍攝的要求很高,為了縮短拍攝時間讓導演滿意,張瑜私底下沒少下功夫,正因為她肯吃苦又不嬌氣,才能赢的謝晉的青睐,為日後事業的極速上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1980年,上海電影制片廠準備籌拍《廬山戀》,由于此前在多部影片中的出色表現,張瑜被定為女主,沒想到的是,這部影片竟然能在日後火遍大江南北,就連片中張瑜的穿衣打扮都成為大衆争相模仿的對象。
憑借這部影片,張瑜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影後,第四屆百花獎最佳女主角。但這僅僅隻是張瑜事業上升期的一個開始,幾個月後她憑借電影《巴山夜雨》拿下第一屆金雞獎最佳女主角。
随後張瑜迎來了事業的巅峰時期,不僅跟随大陸電影代表團通路澳洲,而且出現了一系列的知名影片,成為名副其實的大明星。
與此同時,張瑜在别人的介紹下認識了張建亞,兩人情投意合很快就步入婚姻殿堂。然而讓大家沒想到的是,就在張瑜事業愛情雙豐收之時,她卻選擇前往美國進行留學深造,将國内的電影事業暫時擱置,也正是這個決定,徹底改變了張瑜今後的人生軌迹。
在美國留學期間,張瑜受到當地先進思想的沖擊,徹底愛上了他們的電影文化,想着憑借自己在國内多年積攢下來的演技,肯定也能在好萊塢闖出一片天。
可由于兩國文化的差異,以及其他諸多因素的影響,這次張瑜不僅沒能獲得想要的成功,甚至還碰了一鼻子的灰。心灰意冷的張瑜隻能和張建亞寫信訴苦,可往往一封信寄出半個月,才能收到張建亞的回信,而此時張瑜的心情也早已發生了變化。
長期的兩地分居,讓兩人的感情逐漸變淡,漸漸的他們都發現,曾經非彼此不可的心早已不複當初,繼續糾纏下去隻會害人害己,是以在協商之後,兩人達成共同意見,離婚。
可沒過多久,在好萊塢實在闖不出名堂的張瑜,也隻能灰頭土臉的回來了,但此時内娛的天早就變了。
然而娛樂圈瞬息萬變,盡管張瑜隻是離開了幾年的時間,但内娛早已沒有她的位置,很多觀衆也将她逐漸遺忘。張瑜沒有氣餒,她打算從頭開始,即便隻是一些配角也願意出演,可依舊沒能掀起什麼水花。
恰逢台灣省影視劇的崛起,張瑜瞅準機會決定進軍台灣省演藝圈,并一連出演了《包青天》、《一代名妓李師師》等多部影視劇,也都收獲了不錯的成績,但想要追上曾經的輝煌卻也不在可能。
盡管張瑜心中十分不甘,可她也看清了目前的現實情況,雖然她有實力,但早已無力改變什麼,與其繼續執着的追求曾經的輝煌,不如換條賽道。
從90年代末開始,張瑜便逐漸将事業的重心轉移到幕後,當起了制片人,後來還做起了導演,拍攝了《八十一格》等多部優秀電影。
在這裡張瑜又找到了久違感受到的自信,生活也随之逐漸回到了正規。如今的張瑜,已經完全隐身與幕後,鮮少能在台前看到她的身影,不過這次她是心甘情願的。
自從轉戰幕後,張瑜越發感受到一部好的影視劇,想要将其呈現到觀衆的面前有多不易。可能對于演員來說,希望自己能永遠占據觀衆視野的焦點,但實際上這未必是一件好事。
各行各業都需要不斷流入新鮮血液,隻有如此,才能確定行業的不斷向前。而演員也要學會接受和适應,淡出觀衆視野的現實,到了什麼樣的年齡就該做什麼樣的事情,尤其是老一輩的藝人,更要有一種“讓位”的覺悟。
如果一直不肯接受現實,總是幻想着自己依舊是青春靓麗的少女,最後不僅辣了觀衆的眼睛,就連自己僅剩不多的口碑也會毀于一旦,這樣太過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