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加價3萬元才能提車?寶馬回應

近日,“多地寶馬4S店拒不交車”話題沖上微網誌熱搜,引發廣泛關注。寶馬中國回應媒體稱:“我們已注意到相關内容,并在内部進行了初步調查,涉及的案例均是個案,且每一個案具體情況不盡相同。我們在積極與相關經銷商溝通,敦促寶馬授權經銷商遵守《汽車銷售管理辦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和合同約定,維護消費者權益,保障消費者獲得滿意的服務體驗。”

加價3萬元才能提車?寶馬回應

對于有4S店“拒絕交車”的情況,寶馬中國客服從業人員表示,寶馬是把車輛的售前和售後全權傳遞給經銷商的,如果是加價才交車的問題,客戶服務中心可以協助回報到具體店面,後續由店面提供解決方案。

據媒體報道,有消費者稱,6月底已經給寶馬4S店交了定金并簽好合同,但是4S店目前以“沒車”的理由拒絕交車。此外,在社交平台上,回報類似情況的消費者并不少見。有部分寶馬車的消費者發帖稱提車難,數個城市的寶馬4S店被指在傳遞新車時提出額外費用,數額高達3萬元人民币,4S店銷售以“減産無車”或“價格上漲出不了票”等理由交不了車。

有消費者稱,4S店拒不傳遞的理由也是各不相同,對于一些已經簽訂合同、傳遞定金的消費者,門店給出的回應是車停産了或者産量減少。對于那些僅僅交了定金沒簽合同的消費者,門店則回應“總部審批沒通過”等理由。

一寶馬4S店銷售稱,确實存在7月難交車的情況,具體原因不友善透露。“和漲價無關,無非是等久一些再提車”。

綜合消費者的爆料的内容來看,此次全國多地寶馬4S店出現大規模拒不傳遞的情況,車型主要集中在i3、ix3、3系這幾款車型,多數消費者是在5月底6月定的車,7月提車時大多被要求臨時加價3萬。

不少網友表示:“吃相難看”、“漲價時要加價,那降價時也該減價”。

加價3萬元才能提車?寶馬回應
加價3萬元才能提車?寶馬回應
加價3萬元才能提車?寶馬回應
加價3萬元才能提車?寶馬回應

寶馬此前為了應對市場變化,曾實施一系列價格優惠政策,尤其是在面對新興電動汽車品牌的競争壓力下,寶馬采取了激進的價格政策以刺激銷量。然而,自6月底起,寶馬宣布調整政策,部分車型售價上調。據了解,有寶馬汽車4S店的銷售員工表示,目前寶馬全系産品的價格均有所上調,漲幅在3萬—5萬元不等。

去年,寶馬為了保住市場佔有率,選擇降價求存,全年折扣率高達17.66%,遠超行業平均水準。以寶馬電動車i3為例,其裸車價從35.39萬元跌去一半,上險後的落地價降至20萬元以内。

2023年寶馬集團全球銷量為255.5萬輛(寶馬、MINI、勞斯萊斯),同比增長6.5%,其中在中國市場售出82.5萬輛寶馬和MINI汽車,同比增長4.2%。但寶馬集團去年淨利潤卻同比下滑34.5%。今年上半年,寶馬集團在中國市場累計銷量為37.59萬輛,同比下滑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