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氣溫節節攀升,全面開啟“炙烤模式”。烈日當空,在金洲新城各大項目施工現場,建設勞工們頂高溫、戰酷暑,揮灑汗水、堅守崗位,確定項目建設有序推進。
7月18日,記者來到位于沩江河畔的發展路及發展路大橋項目建設現場,一塊塊偌大的智語映入眼簾,“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管理”“堅持規章保你平安”時刻提醒着施勞工員安全和品質并行。
炎熱的施工現場,建築勞工們佩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在鋼筋“叢林”裡來回穿梭,用汗水搶抓施工進度,穩步推動項目建設。
“太熱了!每次上工地,衣服都是汗,濕了又幹,幹了又濕。以前一天喝個一兩杯水就夠了,現在每天至少五六瓶水。”來自張家界市慈利縣的熊工正在整理機械裝置,皮膚被曬得黝黑,安全帽下汗如豆大,衣服被汗水浸濕,手不停地抹臉上的汗珠。他笑着告訴記者,頭戴安全帽,手提大水壺。這樣的配置,在工地上屬于标配。
“為確定建築勞工在高溫下的安全作業,我們強化作業效率管理,優化施工組織安排,在確定一線人員健康安全的前提下,科學高效加快施工進度;另一方面,統籌抓好防暑降溫和安全生産工作,為項目推進保駕護航。”發展路及發展路大橋項目施工方生産經理吳仁烽介紹,針對夏季炎熱的高溫天氣,通過合理安排施工作業時間,科學調整工作時間,避開高溫時段作業。同時,加大人工及裝置的投入,全力以赴保安全趕進度。
記者在現場看到,工地圍牆上、腳手架上安裝了噴淋裝置,在施工作業處的上方不斷地噴淋細細的水滴,新能源霧炮車在道路上來回奔跑噴灑,既降溫又降塵。
“發展路及發展大橋是金洲新城‘兩縱兩橫’最主要的一條南北縱向主幹路網,道路連接配接金洲大道和嶽甯大道,建成後将對整個金洲新城片區開發發揮重要作用。由城發集團負責建設的發展北路道路長度2.5公裡,發展大橋橋梁長度926米,項目總投資近7億元。目前,項目現場近150餘名施勞工員和近30台裝置50台運輸車輛正在加班加點進行道路路基土石方和橋梁下部結構施工,為保證施工進度并同時防範施勞工員高溫中暑,通過合理調整施工作業時間來加快項目推進。同時通過第三方機構對品質進行檢測,通過監理進行全過程監督、旁站等手段,確定建設進度的同時品質同步保障。”甯鄉市城發集團發展路及發展路大橋項目負責人隆友良告訴記者,發展路大橋采用獨塔斜拉橋結構,是甯鄉第一座斜拉大橋。主橋橫斷面寬36m,引橋長640m采用30m跨預制小箱梁,引橋橫斷面寬分别為25m(沩水南岸)/34m(沩水北岸)。全線共設6座慢行梯道橋,2座慢行坡道橋,設涵洞5道。
“預計在今年10月30日之前實作發展路金全路至319國道段竣工投入使用,到12月31日實作發展路319國道至濱江大道的全線竣工通車。”隆友良表示,發展路及發展大橋項目作為金洲新城的交通要道,縱貫新城南北、連接配接新城與老城,是推動“産城人”融合發展的重點民生項目,為甯鄉金洲新城的向東融合發展打通交通脈絡,建成後将為甯鄉的經濟發展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值班上司:張益華 稽核:闵滔滔 統籌:劉石江 校對:向雷紅 易荷花 記者:段華良 喻恩來 車榮臻(實習) 編輯:喻靖 吳焓璐(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