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時代最典型的産物是“平台化組織”,最明顯的特征就是“不求為我所有,但求為我所用”,大家并不在乎資源從屬于誰,而是更看重如何把資源整合到一起,發揮最大效益,這種趨勢也在推動企業做出順勢變革。為了減少層級備援,提升反應速度和作戰效率,企業的組織形态會越來越趨向于平台化、靈活化和靈活化。
要想從傳統組織形态裡“破繭而出”,需要經曆傷筋動骨的過程,從勞動力市場看,平台經濟迅猛發展,求職者的擇業偏好出現明顯的代際更新,企業的人才招聘、雇傭模式随之改變,他們不可避免地經曆一場反應期的“陣痛”,于是,企業轉而采用人力外包的形式來協調人力資源配置。
人才流失和錯配率高,掣肘組織增長
人力外包提高招聘效率和精準度
這場“陣痛”在用工旺季來得更加猛烈。
從2019年到今年第一季度,BOSS直聘的月活躍使用者從1150萬人猛漲到4660萬,其第一季度的利潤、付費企業客戶數、平均月活躍使用者數等經營名額均創下曆史新高。招聘軟體越賺錢,越反應出求職者跳槽和流動的頻繁,并且呈現出随代際增強的趨勢,自媒體界甚至還出現了“離職部落客”的變現賽道。
據前程無憂調查顯示,00後的職場倦怠期較短,超3成受訪者平均每份工作在職時間為6個月-12個月,遠遠低于90後80後的平均在職時間(30.5%為2-3年)。這就導緻了企業陷入悲喜交加的狀态:剛招來一批活力十足的應屆生,幾個月後就通知HR說拜拜,企業的重複招聘成本是以上升。
而且,更多企業不僅要填補新生代員工的流失,還要在海量人才庫中招到經驗和專業兼備的合适人選,篩選成本也不小……最慘的是,HR前期花費了大量時間招聘,最後要麼因為沒做好背調、要麼因為了解錯人才畫像,導緻招錯人,人才錯配進一步掣肘組織增長。
當企業缺乏對人才市場的敏銳觀察,對新生代的擇業趨勢後知後覺,首先影響的就是招聘環節,怎麼辦呢?
越來越多企業選擇将招聘環節外包出去,把投放線上上招聘平台的經費挪到人力外包支出,相差無幾的成本,卻能帶來提升幾倍的招聘品質與效率。
人對了,事就成了,無論是面向普通崗位的招聘流程外包,面向高端崗位的獵頭尋訪,還是入職前的職業背調,他們的本質都是人才供應環節的外包。相比企業大海撈針般的人才篩選,人力外包相當于為企業增添了延伸到各類管道的人才搜尋觸角,量大面廣,既精準又迅速,有效降低企業招人難、招錯人的無謂成本。
内部交易成本攀升
人力外包靈活協調資源,降本增效控險
當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時,為了擴大市場佔有率、擷取更強的影響力和成本控制能力,都會采取規模化的經營政策,這在連鎖零售行業尤為常見。
不過,企業一定要警惕陷入“規模經濟”和“規模不經濟”的搖擺,根據科斯交易成本理論,企業規模擴張會帶來内部管理、資源配置設定、部門協調、溝通成本的上升,如果内部交易成本持續高于外部交易成本,企業可能會考慮縮減規模,比如業務重組、裁員優化等都是企業慣用的降本增效手段。
@崗位外包:接棒傳統雇傭,快速适應業務波動
長期而言,人員變動會帶來不斷攀升的招聘、教育訓練、離職等周邊成本,組織人效卻日益降低。另一方面,瞬息萬變容易帶來風險隐患,這個月業務發展得好,團隊就擴張,下個月業務萎縮,團隊就解散,傳統雇傭模式難以适應業務的頻繁調整,勞動糾紛直線上升……人力資源配置如何快速适應業務彈性,降低合規風險和經營成本?
傳統的勞務派遣足以應對臨時性、輔助性和替代性的崗位需求,但受到“被派遣勞動者數量的限制不得超過其用工總量10%”的限制,仍不能滿足企業日益變化的批量用工挑戰。
企業把目光投向更加靈活的人力外包服務,根據灼鼎咨詢《人力資源外包行業發展趨勢研究與使用者洞察報告》統計,崗位外包在企業購買的人力外包服務中占比高達46%。
如果企業有非核心、臨時性、波動性和重複性的批量崗位,都可以采用崗位外包模式,将其招聘、教育訓練、在離職管理等所有人力資源工作外包出去,不僅能規避勞動糾紛,降低人員流動成本,還能讓企業專注于高附加值業務,提高核心競争力。
@業務外包:整合外部專業資源,釋放最佳效益
除此以外,還有的企業問:“我們内部尚未搭建起呼叫服務/IT/人力/财務/知識服務等相關的專業能力,可以将這部分業務一起外包嗎?”當然,相比于崗位外包僅限于目标崗位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業務外包模式可以承包該崗位的所有業務流程。
正如前文所說,網際網路時代追求“不求為我所有,但求為我所用”,業務外包模式的優勢就是“整合外部資源為我所用”,通過将目标崗位的“人力資源管理+非核心業務流程”外包出去,企業能有效減少某業務領域的直接管理,避免産生因外行滋生的營運風險與成本。
從這個角度也可以看出,隻要有“降本增效控險、提高資源使用率、增強靈活反應”需求的企業,都可以采借助業務外包來聚焦核心戰略,釋放最佳的經營效益。
今年,人社部更新了2023年勞動關系方面的資料,全國勞動争議案件為385萬件,涉及到408.2萬名勞動者,創下曆史新高。随着大陸産業結構深度調整,各行各業内卷盛行,勞動者和企業的糾紛逐年走高,這也折射出勞動者的維權意識不斷提升,企業更需要強化合規經營和應對風險的能力。
根據《人力外包服務采購白皮書》調研,70%的受訪企業表示人力外包可以滿足公司自有人員的精簡與外部高效人力的補充,降本增效、風險控制仍是他們的關切點。
針對企業的用工挑戰,善世集團不僅保持對勞動力市場趨勢的觀察,及時為企業提供各屬地用工咨詢與知識分享,還成立了由項目經理、招聘傳遞顧問、中背景專家組成的服務鐵三角,竭力打造“行業+專項+全國+新媒體+人力聯盟”傳遞能力,形成一套高品質的服務傳遞閉環。
迄今為止,善世集團已在全國設有40餘家分支機構,月服務和管理者工規模近10萬人,合作夥伴超過3000家。2024年開始,善世還新增了職業背調與ITO外包服務,通過“服務+數字化”的産品戰略為更多企業提供人才供應與優選、靈活用工與服務外包、組織發展與人才培養、人力資源數字化等四大解決方案,業務版圖更加成熟完善。
憑借在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的深耕細作,善世集團榮獲了希音、華潤萬象生活、中糧可口可樂、百度營銷服務中心、長隆集團、仁恒物業等多個标杆企業客戶的贊譽。每一份感謝信、每一份獎狀都是對善世企服的誠摯認可,未來,善世集團将繼續秉持“幫助人才、客戶、産業更為成功”的使命,服務就業優先和人才強國戰略,與企業共赢,伴行業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