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小飛人”突然集體爆發,下一個“蘇炳添”可盼!這背後有據可循嗎?

作者:上觀新聞

2021年全運會男子100米飛人決賽今晚如期上演,亞洲100米"一兄弟"蘇鹽田以9秒95的成績向小組奪冠施壓,也打破了紀錄的方式,全運會男子100米項目從此進入了"9秒時代"。滿月是最難得的,"蘇神"生涯在這一刻終于完成了,此前三次參加全運會卻沒有金牌遺憾。

但最讓人吃驚的是,奧運會在男子100米跑道上展現出一個"史無前例的世界",年輕将領們不斷重新整理個人最好成績,而有名的老将們則展開了猛烈的攻擊。

這種情況來得很突然,但也有充分的記錄。

“中國小飛人”突然集體爆發,下一個“蘇炳添”可盼!這背後有據可循嗎?

所有八名決賽選手都跑了10秒30

"這是中國田徑史上最激烈的100米對決,是以我當然不能掉以輕心。半決賽結束後,蘇說。對于剛剛在東京取得"9秒83"壯舉的他來說,這并不太謹慎:奧運會上所有八名男子100米決賽選手都跑了10秒30。更令人吃驚的是,"00後"占據了牆的後半段——蘇鹽田的廣東隊老師陳冠峰弟兄半決賽沒有盡全力跑出10秒18秒24創下個人最好成績;吉林隊少年陳家鵬在半決賽中以10秒27的成績在吉林省創造了100米紀錄;而18歲的廣東少年闫海海在決賽中跑出了10秒23的個人最好成績,獲得第四名。

在100米跑道上,"00後"都不怕玩,是一件好事。

中國短跑崛起的"密碼"在過去幾年裡被媒體多次提及——2010年,中國短跑以舉辦亞運會為契機,成立了一支永久性的短跑國家隊,從此進入快車道;

11年來,這些改革為《中國短跑》打造了羅毅、張培萌、蘇鹽田、解振業的"飛翔傳奇",幫助蘇一天打破"黃人魔咒",創造偉大曆史。

然而,全運會100米田徑迎來了小集體爆發,勢頭迅猛,還是前所未有的。筆者認為,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全運會的改革措施,使"個人接力推進"的效果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和輻射。

“中國小飛人”突然集體爆發,下一個“蘇炳添”可盼!這背後有據可循嗎?

"團隊效應"開始顯現

從上屆天津全運會開始,國家鼓勵參賽機關在技戰術合作類中跨機關組隊,"隊"成為國家體育競技場的新風光。而本屆全運會,已經出現了"奧運代表隊"這種新模式——一些團體與參加奧運會的參賽項目與東京奧運會挂鈎的運動員,其代表機關可以繼續組成聯合"奧運代表隊"參加全運會。

"奧運代表隊"暫時取代了"跨省聯盟",主要是因為東京奧運會和全運會的舉辦日期太近,以保證高水準運動員,特别是高水準運動員在集體項目中沒有與全省隊友充分融合的情況下,仍能參加全運會。

但無論是"奧運代表隊"還是"跨省市聯合",其内部驅動力都是一樣的——調動選手和隊伍的積極性,如果"奧運代表隊"獲得金牌,參加省内比賽的隊員也能赢得金牌。

在田徑運動中,可以形成的是接力賽——男子和女子4×100米接力和男子和女子400米接力×400米。

雖然近年來,中國短跑熱潮,但不得不承認,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田徑家庭的極限短跑水準不如競走、投擲等項目那麼重要,走出廣東等短跑老隊強隊,各省市對短跑項目的支援和重視是有限的。

而"戰隊"的出現,瞬間讓全運會接力項目金牌"擴大"四次,再加上蘇鹽田等"領跑飛人"的保底,中國接力隊向世界大賽都燃起了奪冠的希望。是以,各省市應該增加對短跑賽事的支援,這是合乎邏輯的。記者采訪了各省市短跑隊的教練和選手,我們都非常清楚:隻要能接近蘇鹽田和謝振業,就有希望入選全國接力隊,等于提前"預定"全運會金牌。

“中國小飛人”突然集體爆發,下一個“蘇炳添”可盼!這背後有據可循嗎?

圖:蘇鹽田是"奧運代表隊"的"大腿"。

如果說上屆天津全運會的"團隊效應"還沒有在田徑場上浮出水面,那麼現在的陝西全運會就是其應有的效果的完全展示。

當然,在本屆全運會期間,"奧運代表隊"有不同的聲音。例如,中國女子籃球奧運代表隊在本屆全運會上,5場比賽反得260分,全場勝52分。對于這樣的模式是否真的能達到預期的"聯合效應",還存在疑問。

但辯證地講,田徑短跑的動力是巨大的,為全國短跑的進一步提高和奧運籌備建立固定的"強強組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專欄編輯:陳華 文字 編輯:姚勤毅

來源: 作者: 姚勤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