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喝酒吃肉、抽華子,93歲的楊少華,在享福的路上一去不返

作者|南山

責編|向晚晩

93歲的相聲大師楊少華,又上了熱搜。

已經如此高齡他,竟然和還在兒子楊倫直播賣貨。

很多人是以質疑楊少華是否是自願搞直播的,他已經九十多歲、有名又有錢他。

喝酒吃肉、抽華子,93歲的楊少華,在享福的路上一去不返

啥還要這麼拼?

不過也有很多人認為,應該不存在被子女逼迫的問題。

因為在年初的時候,他還被孫女爆料:

去年7月,楊少華因高血壓住過院。但出院後,他不僅每天大魚大肉地吃着,還醬油煙喝酒,家裡人想管都管不住。

而且那并不是楊少華第一次因為高血壓住院,每一次住院他也都表示要健康生活,但往往是出了院就忘。

是以,以楊少華的性格,他的子女是逼迫不了他的。

為什麼老爺子這麼“作死”,難道“享福”是另有隐情?

喝酒吃肉、抽華子,93歲的楊少華,在享福的路上一去不返

自小吃苦

小說《深海裡的星星》有句話:“人生就像一杯茶,不會苦一輩子,但總會苦一陣子。”

但楊少華的人生,應該是苦了不止一陣子。

喝酒吃肉、抽華子,93歲的楊少華,在享福的路上一去不返

1931年,楊少華出生于北京的一個貧困家庭中,自小他父親便去世了。

為了生存,楊少華和母親一起撿過廢紙、煤核,那時他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吃飽飯。

13歲時,楊少華的哥哥介紹他到西單鞋廠做學徒,原因是那裡管飯,不至于挨餓。

學徒生活非常的辛苦和苛刻,楊少華學做皮鞋時,為了把一些廢釘子砸直,常常把手砸得又紅又腫,但貧窮注定他隻能接受。

如果說當時還有什麼讓他覺得自己的人生除了窮苦外,尚有一點樂趣的話,那就是聽相聲了。

西單鞋廠旁邊是啟明茶社,那時常有常寶華、于志德等著名曲藝藝人在那裡表演。

喝酒吃肉、抽華子,93歲的楊少華,在享福的路上一去不返

楊少華在做鞋的時候,總是忍不住偷聽茶社的相聲,一下班又迫不及待跑到茶社。

聽多了,他不僅對相聲表演産生了濃厚的興趣,還和蘇文茂、常寶霆等當時的相聲大師混熟了。

不過,沉迷于相聲也給他帶來了一些麻煩。

教他做鞋的師傅覺得他整天“不務正業”,就把他辭退了。

被辭後,楊少華就幹脆到明園茶社去做了雜工。

這下不僅能賺錢,還可以想聽多久的相聲就聽多久,一舉兩得。

喝酒吃肉、抽華子,93歲的楊少華,在享福的路上一去不返

不過常寶霆可不這麼認為,他覺得楊少華根本就是“無所事事”,是以他跟楊少華說:“你還不如學相聲呢。”

在常寶霆的“熱心張羅”下,楊少華就拜了郭榮啟為師,開始系統學習說相聲。

不過,據說當時因為楊少華家裡實在太窮了,根本拿不出錢來給師父奉茶,是以他的身份并不被同門認同。

盡管生活艱難、受同門排擠,但楊少華并沒有是以放棄學習說相聲。

努力了4年後,他終于可以登台演出了。

不過還沒等他闖出名堂,因為時局的因素,很多的戲園子、茶社都倒了,楊少華也再度失了業。

喝酒吃肉、抽華子,93歲的楊少華,在享福的路上一去不返

雪上加霜的是,當時楊少華已經結了婚而且很快有了孩子,他需要養家。

為了生計,他輾轉到了天津,到天津軋鋼一廠當了一個鉗工。

雖說進了廠,有了正式工作,但楊少華的生活還是一如既往的窮。

喝酒吃肉、抽華子,93歲的楊少華,在享福的路上一去不返

退休才成名

在鋼廠,楊少華因會講相聲,很快就成了廠裡工會的文藝骨幹。

廠裡有活動的時候,他就在那裡又扭秧歌又跳舞,說兩口相聲。

不過脫産表演的情況也不是天天有,多數是節假日前後忙活一陣,是以楊少華平日裡的工作主要還是搞勤雜。

喝酒吃肉、抽華子,93歲的楊少華,在享福的路上一去不返

他能踏上專業相聲演員的道路,主要還是得益于一次補台。

當時,天津南開曲藝團的穆祥林因狀态不好,在台上表演時狀況頻出,楊少華就主動上台幫他救了一回場。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很順理成章了。

曲藝團的團上司是以相中了楊少華,将他調入了南開曲藝團。

雖說進了曲藝團,有了鐵飯碗,但當時楊少華有四個孩子要養,他那點可憐的工資根本不夠。

老話說:“凡人之情,窮則思變。”

喝酒吃肉、抽華子,93歲的楊少華,在享福的路上一去不返

為了孩子為了家,楊少華不得不竭盡腦汁來想辦法賺錢養家。

思來想去,他能想到的最好方法是,私下裡在業餘相聲界謀點出路。

之後,楊少華便開啟了自己“撂地”說相聲的道路。

撂地說相聲,全憑嘴皮子讨人緣,要先把大夥說樂了,說樂了之後再要錢,是以楊少華也不是每次都能賺到錢。

倒黴的時候,他不僅賺不到錢,還因為聚衆被帶到派出所去訊問。

那些年,楊少華靠着這個方法,勉強将整個家維持了下來。

喝酒吃肉、抽華子,93歲的楊少華,在享福的路上一去不返

生活艱辛,他的事業也沒有什麼起色。

到曲藝團後,他先是為相聲大師馬三立捧哏,後來又與馬三立的兒子馬志明搭檔。

與馬志明合作期間,兩人合作表演的《戒煙》《地理圖》等節目,深受觀衆喜愛,楊少華也是以有了一點名氣。

可惜好景不長,沒到三年這對搭檔便散了夥。

散夥後,楊少華又“一朝回到了解放前”,再次回到了籍籍無名的狀态。

有能力卻始終無法在相聲界嶄露頭角,掙的錢也隻夠生活,楊少華終于在1980年代末,“痛下決心”。

他在機關辦理了 “病退”,“北漂”去了。

喝酒吃肉、抽華子,93歲的楊少華,在享福的路上一去不返

不得不說,他這次的選擇非常明智。

因為他到了北京後,不僅得到了來自侯寶林各方面的援助,更重要的是他遇到了趙偉洲。

要知道,沒有趙偉洲,楊少華可能就紅不了,或者紅不了那麼快。

出于對楊少華的欣賞,趙偉洲根據他的特點,量身定做了劇本《枯木逢春》。

1991年,60歲的楊少華憑着《枯木逢春》一炮而紅。

喝酒吃肉、抽華子,93歲的楊少華,在享福的路上一去不返

不過成名也并不代表楊少華自此踏上“享福”路,沒了煩惱。

喝酒吃肉、抽華子,93歲的楊少華,在享福的路上一去不返

享福有代價

成名還沒兩年,楊少華又再次與搭檔趙偉洲散了夥。

有人說兩人散夥是因為理念不合,也有人說,是因為楊少華要捧兒子楊議。

不管真實的原因是什麼,自2003年起,楊少華開始為兒子楊議捧哏是不争的事實。

與趙偉洲的散夥,相比之前與馬志明的,對楊少華事業的影響倒是不大。

與楊議搭檔後,楊少華與兒子共同創作并演出了《夕陽紅》《腦筋急轉彎》等多部深受觀衆喜愛的作品。

喝酒吃肉、抽華子,93歲的楊少華,在享福的路上一去不返

也是在2003年,兩人合作表演的相聲《肉爛在鍋裡》,還獲得了第二屆CCTV“迎客松杯”國電視相聲大賽的一等獎。

不過,雖說楊少華為了能讓兒子在相聲界站穩腳跟,煞費苦心。

不僅七十多了還去給兒子捧哏,還打破了相聲界“不收親兒子當徒弟”的不成文行規。

但個人的力量在時代的洪流面前,不值一提。

自1996年開始,相聲在國内便逐漸地沒落了。

眼看着說相聲在國内是越來越沒“前途”,楊議便開始轉戰影視劇,當起了導演。

而楊少華為了支援兒子的事業,還參與拍攝了多部影視劇,最著名的當屬電視劇《楊光的快樂生活》。

喝酒吃肉、抽華子,93歲的楊少華,在享福的路上一去不返

在他的加持下,楊議很快又成了年輕一代新銳喜劇導演。

成名十來年後,在楊少華不斷 “努力”下,他的子孫輩過得都還算不錯。

他也終于在七十多歲的時候,可以舒口氣了。

也就是從那時開始,他開始在“享福”的路上狂奔。

也許是窮得太久、太狠了,可以“享福”以後,楊少華犒勞自己的方式就是大吃大喝。

他最喜歡的事情就是,約上三五好友,一起喝酒。

喝酒吃肉、抽華子,93歲的楊少華,在享福的路上一去不返

肉是哪頓都不能少,酒必須是50度往上的高度酒。

當然,煙也不能少,據說他經常一根華子接一根地抽。

這樣的日子看似非常舒坦,不過并非沒有代價。

大概自2000年享福以後,楊少華便開始隔三岔五地進醫院,其中最有名的大概就是去年7月份的那次了。

結語

按理說,楊少華現在已經九十多歲了,又有高血壓等疾病,生活上确實不應該再如此“放縱”。

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們不應該拿自己的尺子去丈量别人。

也許楊少華“好好享受”的生活态度,才是他長壽的原因之一呢。

希望這位老藝術家能身體健康,繼續給喜歡他的觀衆帶來歡樂。

—END—

圖|來源網絡侵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