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報全媒體記者 張 勇
劉洋,男,漢族,河南平輿人,中共黨員,1985年7月出生,2003年入伍,2011年底退出現役。 2005年,參加和平使命中俄聯合軍演,表現優異榮立三等功。2006年11月,榮獲嘉獎一次。2008年,參加汶川抗震救災,同年榮立三等功。2011年,在福建參加實戰演練海上保障任務,榮立三等功。在部隊服役期間,劉洋曆任副班長、班長、代理排長、司務長,并榮立個人三等功三次、集體三等功兩次,榮獲優秀士官兩次,嘉獎一次。在每一個崗位上他都兢兢業業,展現了卓越的軍事素養和專業技能,為部隊的建設和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作為一名退役軍人,劉洋深知,家鄉的發展目前需要更多的年輕人和新鮮血液,因而在退役後沒有選擇在外打拼,而是毅然決然地選擇回鄉創業。2021年,劉洋被選為平輿縣清河街道辦事處馮寨居委會民事調解員。2022年加入平輿縣基幹民兵,2023年在平輿縣基幹民兵輪訓備勤考核中榮獲第一名,被縣人武部評為先進個人。2024年被提升為清河街道辦事處民兵應急排長。
任勞任怨,服務大局展作為
在新冠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劉洋堅定地履行了他的職責和使命。同僚們都記得,他常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是:“疫情防控,我先上!”面對疫情的嚴峻挑戰,他沒有忘記作為一名榮民的莊嚴承諾,也沒有忘記作為基層黨員幹部的模範作用。他迅速加入了抗擊疫情黨員志願服務隊,為社群居民築起了一道堅實的防線,展現了黨員志願者的責任和勇氣。
疫情期間,劉洋每天的工作包括防疫消殺、檢查體溫、登記出入人員、排查返鄉人員,以及宣傳防疫知識。無論是在寒風刺骨的冬天還是在酷熱難耐的夏天,他都堅守在崗位上。嚴寒的冬天,寒風刺骨,他排查外來人員一排查就是一夜,凍得直哆嗦,隻能不斷地跺腳來保持體溫。炎熱的天氣,他穿着防護服,面對呼吸困難和身體不适,依然堅持在一線。“沒登記的先掃碼登記,登記完的準備好。”“大家請往後退,保持2米間距。”在核酸檢測現場,劉洋穿着防護服,不斷地提醒着大家,嗓子都喊啞了。盡管防護服限制了他的行動,增加了體力消耗,但他仍然堅守在現場,維持秩序,協助醫護人員進行檢測,幫助群衆打開核酸系統預約檢測。一天工作下來,他的後背通紅,但他卻幽默地自嘲:“這鍛煉的效果可比運動來得快!”
疫情防控期間,他将家庭的重擔交給了同樣忙碌的妻子,把群衆的利益放在首位。劉洋說:“盡管覺得對家人有所虧欠,但想到一定要戰勝疫情,我堅信這是值得的。”
紮根基層,化解沖突解民憂
在基層調解工作實踐中,作為曾經的老兵,劉洋站在公正的立場上,深挖沖突根源,巧妙地把調解工作與法、理、情融為一體,成功解決基層沖突糾紛,確定沖突化解在基層。
清河街道辦事處馮寨居委會轄區,有兩兄弟因母親宅基地問題多年來發生多次沖突糾紛,經親戚和居委會等多次調解無果。經了解,兩兄弟争議的焦點在于母親的宅基地配置設定上,該宅基地所有權為其母親所有,母親多次配置設定,兄弟兩人都不同意。是以兄弟倆經常發生争執,互不相讓,甚至發生肢體沖突。
2022年5月,兩兄弟均希望在母親的宅基地上建造自己的家庭住宅,兩人不願退讓,争執更新,甚至演變成身體沖突,對母親的身心健康構成了威脅。
年邁的母親在絕望中尋求幫助,擔心自己的意見無法得到兒子的認可,更不願意看到兩個兒子是以走上法庭對簿公堂。盡管調解組幾乎要放棄,建議他們走法律途徑,但劉洋目睹了這位母親臉上的淚痕和顫抖的身軀,深知她的痛苦。作為調解員,劉洋決定嘗試一次。通過深入了解,他發現兄弟倆曾經情同手足,問題背後必有隐情。
通過不懈的努力,劉洋走訪了鄰居,深入了解了家庭成員的意見,并結合居委會的初步調查和這位母親的詳細說明,終于找到了沖突的根源。這場争鬥,本質上是一場女性的鬥争,兩個兒媳之間的争鬥導緻了兄弟關系的緊張。劉洋了解到兩兄弟的妻子為了獲得宅基地,不惜以死相逼,甚至威脅要殺害母親,迫使這位母親不敢在家中居住。這一發現指明了問題的症結,但也意味着解決起來更加困難。
明确了解決沖突的方向後,劉洋首先對兩位兒媳婦進行了法律宣傳教育和情感溝通,強調了和諧的家庭關系對于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在親戚和鄰居的幫助下,經過無數次的調解和溝通,最終兩兄弟在劉洋的見證下簽署了和解協定,決定平分宅基地,各自建造房子。兄弟間的誤會和沖突終于得到了解決,這位母親的臉上重新露出了笑容。
軍人本色,無畏挑戰顯擔當
作為清河街道辦事處民兵應急排長,在清河街道辦事處人武部的上司下,劉洋帶領全排積極學習應急技能,提高思想素養,參加軍事訓練,努力成為一支能夠在自然災害和戰争來臨時執行上級指令、迅速出動、取得勝利的鋼鐵長城。
2023年,盡管面臨手臂肌肉斷裂和腰椎間盤突出的傷病,劉洋仍然參與了縣人武部組織的戰備值班,并擔任排長一職。在訓練中,他作為退伍老兵,身先士卒,嚴格實施訓練計劃,尤其在沖鋒舟打樁機、三公裡跑、投彈射擊等高風險項目中,采取手把手教學、一對一訓練的方式,確定了訓練的品質和安全。
盛夏訓練期間,腰椎間盤突出的痛楚愈發嚴重,但劉洋始終堅持,為了提供合格的标準示範,忍受着痛楚,完成每一個動作。訓練結束後,他獨自服用止痛藥并進行按摩,以緩解疼痛。經過嚴格訓練,劉洋各項科目成績都達到了優異标準。在酷熱的三伏天,進行了三公裡跑的最終考核。比賽中,他一度領先,但背部的劇痛讓他幾乎無法繼續。然而,劉洋知道自己代表的不僅僅是個人,更是集體,他不能讓個人因素影響到機關的總體成績,不能因為個人而拖累團隊。在比賽最後的幾分鐘,劉洋咬緊牙關,努力邁開步伐,提高跑步頻率,最終第一個沖過終點線。他用行動證明了自己,也為機關赢得了榮譽。
在與劉洋采訪交流的過程中,他沒有豪言壯語和華美的言辭,隻是說:“群衆有困難,我多做一點,就能給他們很多友善。”他在真心實意為人民群衆服務中收獲人生的快樂,用躬身笃行诠釋了“退伍不褪色,永遠跟黨走”的人生信條,脫下軍裝不改軍人本色,紮根基層彰顯責任擔當,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發光發熱,在履職盡責中踐行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