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彭博中文向趙長鵬與币安道歉背後:加密貨币行業的“出埃及記”

彭博中文向趙長鵬與币安道歉背後:加密貨币行業的“出埃及記”

新摘

2024-07-17 23:23釋出于北京科技領域創作者

彭博中文向趙長鵬與币安道歉背後:加密貨币行業的“出埃及記”

除了終于等到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的公開道歉、迎來公道外,最近幾個月,币安在其他事件中也獲得了階段性的好消息。 

作者/無字 

出品/新摘商業評論 

7 月 17 日,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釋出聲明向趙長鵬及其創立的機構币安公開道歉,表示其出版的第 250 期雜志(2022 年 7 月 6 日) 中犯下了一個嚴重的錯誤。 

“(本刊)釋出了一個虛假且無根據的封面标題,錯誤地寫道「趙長鵬的龐氏騙局」”,為此,“本刊 毫無保留地撤回和收回此具冒犯性的聲明,并向趙長鵬以及币安緻歉,并不會再以任何方式釋出或提出任何相同或類似的指控。” 

彭博中文向趙長鵬與币安道歉背後:加密貨币行業的“出埃及記”

對此,币安回應表示,很高興看到錯誤指控已被撤銷,将繼續專注于為使用者提供最好的服務和創新,同時努力樹立榜樣,確定行業健康、持續發展。 

除了終于等到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的公開道歉、迎來公道外,最近幾個月,币安在其他事件中也獲得了階段性的好消息。6 月 29 日,在美國聯邦法院的一項裁決中,法官駁回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的幾項關鍵主張,裁定 SEC 未能指控表明加密貨币交易所在二級市場上銷售 BNB 代币屬于證券交易的事實。 

在行業看來,這一判決不僅僅是對币安,還承認了 SEC 對加密貨币行業的監管權限存在着重大限制— —随之而來的,是加密貨币行業更加清晰和可預測的監管環境,這無疑增強了行業信心,并有望推動其進一步發展。 

彭博中文向趙長鵬與币安道歉背後:加密貨币行業的“出埃及記”

而對一次次站上輿論風口浪尖的加密貨币頭部公司來說,随着更多真相和細節浮出水面,加密貨币正在加速去污名化,透過趙長鵬等一個個“具體的人”,公衆看到币安等公司運作的更多底層邏輯。對币安等頭部玩家而言,在經曆至暗時刻後,正不斷走出沼澤,迎來“劫後餘生”後的平穩和浩蕩。 

一、和解與階段勝利:

加密貨币加速走出沼澤

長期以來,對被污名化的加密貨币行業來說,面臨着輿論場上的“破窗效應”:其中,謠言和虛假資訊的傳播就是行業生态中的毒瘤之一,不僅損害相關企業和個人的聲譽,也加重了外界對整個行業的刻闆印象。 

如今,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向CZ和币安公開道歉,再次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讨論——這使得更多公衆開始關注和了解加密貨币及其監管問題,并逐漸提升對加密貨币行業的認知度和接受度。 

而在公衆的目光注視下,此前于沙漠中艱難跋涉、經曆種種未知磨難的币安,如今已經走出至暗時刻,看到了“迦南地”的曙光。 

一方面是不斷去污名,一方面與監管達成和解,解決曆史問題,共同驅動行業合規化。 繼 2023 年底币安與美國監管機構達成和解之後,4月 30 日,趙長鵬在美國西雅圖聯邦法院正式接受判決,并被判處 4 個月監禁。在行業看來,該刑期結果好于市場預期,意味着相關曆史問題被解決,“翻篇了”。 

這也正應了币安的一貫态度——此前币安聯合創始人何一在接受彭博社采訪時提到,币安和監管機構的分歧可能沒有那麼大,币安也遠非批評者所描述的那種惡人。何一表示,尊重監管機構的态度,監管的趨勢在全球是不可避免的:“我了解監管的總體意圖是為了保護投資者。” 

正是基于“保護使用者”的共同目标以及推動行業向好的願景,促使币安和監管機構不斷走向和解,而非持劍拔弩張的對抗态度。與此同時,币安也不斷迎來正向回報:6 月 29 日,法院駁回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 的幾項關鍵主張,并駁回了 SEC 的論點。 

在業内看來,這有望加速監管加速明晰、厘清界限,讓加密貨币這架巨大的“波音 747”在經曆氣流波動後平穩着陸。 

從長遠看,短期陣痛帶來的是行業長遠的平穩發展,放眼全球金融行業發展史,很多頭部金融機構都曾經曆過幾百億的巨額罰款,并以此為分水嶺,從莽撞、青澀走向成熟,對加密貨币行業最大的交易所、業内标杆币安來說,這更是無可避免的“成人禮”。 

正如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盤和林曾分析,從反洗錢和合規的角度,機構需要讓交易更加透明,讓政府參與交易監管,除此之外别無他法。 

币安 CEO Richard Teng 也欣慰地表示,在與美國監管機構達成和解之後,對币安來說迎來有利的發展局面。 

“過去一段時間,我一直在與衆多的機構投資者、使用者、VIP 客戶以及潛在合作夥伴進行溝通。事實上,大家對我們的和解持非常積極的态度。在過去的一年中,有些合作夥伴可能态度較為保守,但現在很多人都非常積極地與我們合作。” 

誠如所言,随着加密貨币加速走出沼澤,币安交易量、使用者也在穩定增長,走向平穩與開闊。

二、币安使用者破兩億:

為何值得托付

如今,加密貨币如史鐵生所寫,劫難後并沒有失去銳氣和熱度,而是“鎮定後仍在燃燒,平穩後更加浩蕩”。 

這展現在币安業績、使用者數量的穩定增長上:今年五月,根據 Coingecko 的資料顯示,币安的 24 小時交易量保持在 160 億美元以上,每月通路量高達 1.01 億,穩定領先全球。 

尤其在去年 11 月份至今,交易量并未因為法律事件顯示出下降趨勢,不僅沒有出現任何的恐慌性流出,反而在今年 3 月,受到牛市周期的推動,交易量一度飙升至 680 億美元,重新整理曆史記錄。與此同時,币安使用者加密資産持有價值達到 1150 億美元,較一年前增加了 540 億美元。 

今年 6 月初,币安宣布全球使用者已突破 2 億,且不斷增長,截至目前更是突破 2.1 億。 

使用者與業績雙升,除了牛市周期外,也得益于通過趙長鵬等人,看到币安公司“可靠、有責任感、維護使用者”的底色,如在向美國法院送出的 160 多封相關人士求情信中,公衆得以管窺趙長鵬的更多面。 

趙長鵬的姐姐,前摩根士丹利執行董事 Jessica Zhao 在信中講述了很多的内容 ,在 2022 年 FTX 事件後處理大量客戶提款;幫助超過 18 萬使用者找回資産總額超過 4.41 億美金的資産;土耳其地震災害中個人捐款近 500 萬美元;啟動了币安 慈善基金;利用 Web3 技術支援救災工作等等。 

彭博中文向趙長鵬與币安道歉背後:加密貨币行業的“出埃及記”

在資訊爆炸的碎片化時代,人與人之間的割裂感,往往會讓人們普遍陷入一種“數字化孤獨”中,這時,真實往往有千鈞之力——或許正是這些有溫度的細節,讓越來越多人從币安的“質疑者”“觀望着”,成為币安的合作者。 

同時,更重要的是,在 FTX 暴雷、使用者出現“信任危機”的關鍵時刻,是币安讓使用者仍然有安全感,成為橫亘在使用者與“信任深淵”中一堵堅實的牆。 

例如,為提高透明度并加強使用者信任,币安于 2022 年底開始推出了儲備金證明以驗證其是否按使用者資産至少 1:1 的比例完整儲備。同時,為了應對極端情況,币安還面向使用者資金設立了 10 億美元的應急保險基金。 

如果說這些展現了币安在過去的擔當,那麼趙長鵬辭任後,何一等管理層也展現出相應的韌性和未來感,讓使用者笃定币安擁有未來,且能夠打開更多的想象空間。 

何一曾回憶起,币安從上線第一天起,每一步都面臨無限的危機和困境:“币安上線第一天 BNB 跌了 50%,那是當時 CZ 面臨的最大的困境時刻;亞馬遜雲被關停;APP 從谷歌被關掉,這些也是巨大的困境,對于我們來講,遇到問題解決問題就好了。” 

這讓行業想起另一個有關何一的私人故事,那是一次節目中,何一回憶起自己的主持人經曆:“當時在青海轉山的時候,沒水沒電、沒信号,天快黑時,我與大部隊走失了。遠處能聽見狼嚎,近處你可以聽見雪山雪化的聲音,咯吱咯吱。” 

結局大家都看到了——無論是何一還是币安,都走出了逆境,且從來不缺絕處逢生的勇氣。 

同時,在大監管時代,Richard Teng 也給了使用者安全感:其擁有超過三十年的金融和監管經驗,曾在新加坡金融監管局 ADGM 任職。如此種種,皆讓行業看到币安身上的多重确定性,以及面向未來的長線布局。 

正是強大韌性以及帶給使用者的“安全感”,讓何一等人帶領币安上演“出埃及記”。如今,随着币安等頭部玩家加速推動行業更新,行業也迎來了新一輪洗牌。 

三、行業仍在燃燒,

需要有人做“荒原裡的守望者”

熬過漫長的凜冬,币安最先聽見雪化的聲音。 

在外部監管方面,截至目前,币安已經獲得全球 18 個司法管轄區的合規許可,合規程度為所有交易平台之最。 

當然,除了外部監管趨向确定外,在新的春天,行業自身也面臨着變革。 今年 6 月,何一發文總結,撸毛時代可能迎來終結,無論一二級市場都有了更多專業玩家,并擴大市場規模: “ 目前作為普通的投資者,用  2017  的  ICO , 2021  的  IEO 、套娃,甚至  2023  的撸毛政策恐怕不适配今天的市場。 ” 

随着使用者專業化,也對頭部公司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其提供更好的基建、更創新的數字産品和服務,這和币安的長期主義姿态不謀而合。一直以來,币安緻力于做加密貨币的長期主義者,以創新驅動發展,如何一所言:“做影響世界發展的人,至少是參與社會的進步的人”,“相信區塊鍊對這個世界帶來未來的變革和可能性。” 

拿 Web3 來說,币安不斷推動 Web3 的成長和采用,如通過調整上币政策,設立孵化器和加速器,優化稽核标準,加強與開發者合作,加大教育教育訓練投入,孵化更多的項目來支援 Web3 創業者,以創造更多長期可持續的價值,促進區塊鍊行業繁榮可持續發展。 

而在産品創新之外,币安也一直緻力于做“荒原裡的守望者”,守護使用者資金安全。 如何一信中所言:“在這個新興的狂野西部裡,無數的從業者更多扮演着掠奪者的角色,而趙長鵬一直以來都堅持做我們應該做的、正确的事:保護使用者。” 

如果把加密貨币行業比作狂野西部,币安要做這片荒原中的守護者。2023 

年期間,币安在合規項目上共投資約 2.13 億美元,較去年的 1.58 億美元增長了 35%,如 FrankieOne、zkPass 和 Koi Trading 等,未來币安還将繼續加大對 KYC 提供商和産品解決方案的投資。 

這讓行業看到了一種更為穩重的理想主義。正如《麥田裡的守望者》中所寫,一個不成熟之人的标志是,他願意為了某個理由而轟轟烈烈地死去,而一個成熟之人的标志是,他願意為了某個理由而謙恭地活下去。這在不斷和解中逐漸成熟、并帶領加密貨币走向未來的币安身上,展現得恰如其分。 

檢視原圖 105K

  • 彭博中文向趙長鵬與币安道歉背後:加密貨币行業的“出埃及記”
  • 彭博中文向趙長鵬與币安道歉背後:加密貨币行業的“出埃及記”
  • 彭博中文向趙長鵬與币安道歉背後:加密貨币行業的“出埃及記”
  • 彭博中文向趙長鵬與币安道歉背後:加密貨币行業的“出埃及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