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訊加載中...
(點選上方播放)身體長結節,是身體在自救,别再傻傻等待觀察了!這個道理有結節的朋友一定要明白!
從醫50年來,我發現很多患者都存在這樣一個誤區:結節反正又不大,也沒有什麼不适症狀,醫院也讓定期随訪了,應該是問題不大。甚至有的患者定期随訪這件事也是馬馬虎虎的完成,像是在完成某種指令式任務一樣。
每次聽到患者這樣說的時候,我都很難過,也真心為患者着急。
診斷上所謂的随訪觀察,其實就是為了及時發現結節有沒有長大?有沒有達到手術指征?
況且,肺結節手術就是對抗性治療,就像是拿着鐮刀除草一樣,切了一茬,還有一茬。沒有去除根本問題,手術也不過是解一時之急,但是問題還在,症狀就還在,結節也很有可能卷土重來,甚至情況更甚當初。
而中醫治療結節,講究辨證法,預防大于治療,标本同調。而中醫講究發現結節要及時幹預治療,通過用活血化瘀、化痰祛濕、軟堅散結、固本培元的中草藥來調理體内的痰濁,濕阻,火毒,氣滞,血瘀等問題,在散結的同時,兼顧其他病機相同病症的調理,養好身體。
其實,某種程度上說,身上長結節,其實是身體在自救的表現。
為什麼這麼說呢?
身體長結節隻是一個誘因,它是在提醒我們身體的髒腑功能的協調配合工作出現了故障,導緻體内的平衡被打破了。
就像鼻子聞到辣椒面時作出打噴嚏的反應,手經常用農具就會長老繭一樣,這些都是身體外部的反應。
同理,當體内的痰邪瘀阻太多,體内的垃圾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存留于我們的身體繼續作用,時間久了,這些“垃圾”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多,慢慢形成包塊、結節、囊腫,并且越來越大。
就拿我門診上的一個患者來給大家具體說明:
我有一位廣州天河區的患者,3年前查出多發肺結節,但是因為當地醫院告知是:數個微小結節,不具備手術标準,先定期随訪就行。
患者聽從建議定期随訪一個月後并未出現異常,于是就慢慢不關注肺結節的問題了。直到去年,患者發現自己開始有氣喘胸悶的情況,還經常幹咳,于是再次去醫院檢查,發現之前的結節已經長大到10mm了!由于自己更希望能夠中藥調理,于是四處打聽找到了我。
患者主述:胸悶氣短,幹咳少痰,咳白痰,疲乏,胸部偶有痛感。
刻診:面黃,舌體胖大,舌苔厚膩,脈弦。辨證後為她開方,果然患者回去吃了半個月時間,就給我來電說咳嗽好轉,氣喘胸悶也正常了;
一個月後複診,患者神采奕奕,狀态非常好,看診後發現患者的情況明顯好轉,效不更方,繼續用藥兩個月後,我讓患者去複檢視看,果然,CT報告顯示:結節消失。
為什麼有的肺結節,不建議患者觀察?
我常常對患者說,除了肺ct報告上的惡性描述外,如果患者出現“兩黑一臭”的情況,也要高度警惕!不要再放任結節肆意妄為!
第一個就是皮膚黑,皮膚發黑可能是肺結節惡變的信号,癌細胞擴散轉移影響到了血液循環可能會導緻皮膚變黑,有的人還會出現起皮的情況;
(皮膚黑)
第二個就是大便黑,它主要原因是由上消化道黏膜出血引起,與癌細胞擴散造成凝血功能低下有關;
還有口臭也要注意。一般情況下,有癌變的肺結節患者會出現口臭的變化;
是以,肺結節的好壞,需要CT報告單和患者的具體情況結合來判斷。而不是随便隻拿一張片子或者随機一次檢查的報告單,甚至就是口頭說幾個字,“我有肺結節,幫忙看看是良性還是惡性”就可以了,這樣是沒有辦法準确判斷的。
如果你身邊朋友有這些症狀,也請分享給他們,多一個人提前看到,或許就能多挽救一條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