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那會兒,柳溪村邊上的那條老路上,一個年輕小夥兒,風塵仆仆地走着,他叫李牧風。
這小夥子,原本是江南的讀書人,家道中落,想北上找親戚,結果半路上遇到山洪,行李全沒了,就他一個人流落到這兒。
天色漸暗,四周也沒個住的地方,李牧風心裡那個急啊。
就在這時候,林子裡傳來了“咚咚咚”的砍樹聲。
他順着聲音找去,發現有個穿着破爛的老木匠,正埋頭苦幹。
這老木匠姓趙,人送外号趙老拐,早年一次意外傷了腿,走路一瘸一拐的,是以叫這名兒。
别看他腿腳不利索,手藝可是頂呱呱,村裡誰家有修修補補的活兒,都愛找他。
李牧風上前,拱手作揖,語氣誠懇地說:“老丈,我是李牧風,趕路到這兒,天色晚了,能不能在您家借宿一晚?”趙老拐擡頭打量了他一番,眉頭皺了皺,好像心裡有事兒,但又不好直接拒絕,就說道:“哎呀,小夥子,不是老朽不幫忙,我這小屋子簡陋,又偏僻,怕是不太友善啊。”李牧風聽了,心裡雖然疑惑,但看老人面露難色,就以為是家裡真不友善,連忙說:“老丈,我隻要個遮風擋雨的地方就行,别的沒啥要求。”
趙老拐沉吟了一會兒,最後還是點了點頭,但那眼神裡,似乎藏着些說不清的憂慮。
夜深了,李牧風跟着趙老拐穿過一片密林,來到山谷裡一個不起眼的小屋前。
别看這屋子不起眼,周圍布置得可講究了,院子裡種滿了奇花異草,時不時飄來陣陣異香,讓人心曠神怡。
趙老拐一邊引李牧風進屋,一邊說:“小夥子,委屈你了。”屋裡陳設簡單,但收拾得挺幹淨,牆上還挂着幾幅畫,畫的是山水鬼神,畫風有點兒詭異,讓人浮想聯翩。
李牧風正準備休息,趙老拐突然神色凝重地說:“小夥子,我得先提醒你,今晚不管聽到啥聲音,看到啥怪事,都别出屋。”這話讓李牧風心裡直打鼓,但看老人那麼嚴肅,也就點頭答應了。
夜深人靜,李牧風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着。
突然,窗外傳來了輕微的響動,接着一陣陰冷的風,屋裡的燭火一晃,牆上的畫好像活了似的,畫裡的人慢慢動起來,眼神空洞,直勾勾地盯着他。
李牧風心裡一咯噔,剛想站起身來探個究竟,就聽見趙老拐在屋外低聲喝罵:“哪來的妖魔鬼怪,敢來攪和人清夢!”話音未落,就見一道金光從趙老拐手裡飛出,直奔那幅畫卷,一時間,屋裡的風波平息了,畫卷上的人物也恢複了原樣。
第二天一早,陽光透過窗戶照進來,照在李牧風臉上,把他從睡夢中喚醒。
他走出屋外,看到趙老拐正坐在院子裡,手裡拿着一根刻滿符文的桃木拐杖,神情專注地擦着。
看到李牧風醒了,趙老拐微微一笑,問道:“公子昨晚睡得怎麼樣?”李牧風回想起昨晚那一幕,心裡還有點後怕,就把所見所聞都告訴了趙老拐。
趙老拐聽了之後,歎了口氣,慢慢地說出了真相。
原來,這柳溪村雖然看起來風平浪靜,實際上卻是暗流湧動。
村後山頭,是個古老的亂葬崗,陰氣重得很,經常有孤魂野鬼出沒。
而趙老拐,其實是個隐居的茅山道士,因為年輕時的一段恩怨,自願放棄了修行,隐居在這裡,以木匠的身份掩蓋自己,實際上卻在暗中保護着這一方的安甯。
“昨晚那些,不過是些修為淺薄的小鬼,被山裡的陰氣吸引過來的。
我這根拐杖,是師門傳下來的法寶,能驅邪避鬼。
昨晚如果不是公子修為還淺,我也不願意讓你摻和到這些麻煩事裡。”趙老拐解釋說。
趙老拐聽了李牧風的話,嘴角微微上揚,那笑容裡既有欣慰,也帶着幾分不易察覺的苦澀。“小夥子,有這份心就夠啦。
不過,這世上的事啊,不是光憑一腔熱血就能搞定的。
你得有本事,還得有智慧。”說着,趙老拐從懷裡掏出一本泛黃的書冊,輕輕地遞給了李牧風。“這本書《茅山秘錄》,是咱們師門代代相傳的寶貝,裡面記載了很多驅邪避兇、修行養性的方法。
你雖然不是我門中人,但既然咱們有緣,我就把它送給你,說不定将來能幫上你大忙。”李牧風雙手接過書冊,感覺一股古樸的氣息撲面而來,仿佛穿越了時空,直擊心靈。
他鄭重地行了一禮,心裡暗暗發誓,一定要珍惜這份難得的機緣,不辜負趙老拐的期望。
轉眼間,幾天就過去了。
在趙老拐的指導下,李牧風學會了幾個基礎的驅邪符咒,雖然比不上趙老拐那麼精通,但也足夠自保了。
臨别的時候,兩個人依依不舍,感覺他們之間的關系已經超越了簡單的師徒關系,更像是忘年之交。“老丈,您多保重,等我找到家人,安頓下來,我一定會回來看您的。”李牧風站在村口,望着趙老拐漸漸遠去的背影,心裡充滿了不舍。
趙老拐那老家夥,頭也不回地揮了揮手,嘴裡還念叨着:“好自為之,别把初心給忘了。”李牧風這小子,手裡攥着《茅山秘錄》,心裡裝着趙老拐的叮囑,就那麼一路向北,踏上了征途。
一路上,他啥風風雨雨沒經曆過,啥世态炎涼沒見識過。
夜深人靜的時候,他總愛翻翻那本發黃的秘籍,琢磨着怎麼用自個兒的本事去幫那些需要幫的人。
歲月不饒人,轉眼幾年就過去了。
李牧風這小子不僅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親人,還憑着自己的聰明才智和一身膽識,在江湖上混出了名堂。
他用自個兒的方式,把趙老拐的教誨給活學活用了,幫了不少受邪祟困擾的百姓,成了大夥兒嘴裡的“活菩薩”。
可他心裡,始終惦記着那個在柳溪村的老木匠,那個改變他一生的人。
終于有一天,他再次踏上了去柳溪村的路,心裡那個激動啊。
當他再次站在那片熟悉的土地上,卻發現一切都變了樣。
趙老拐的小屋空了,院子裡荒涼一片,雜草長得比人還高。
他四處打聽,才知道趙老拐幾年前就走了,臨終前還念叨着那個救過他的年輕書生。
李牧風站在那空蕩蕩的院子裡,看着那一切,眼淚不自覺地就流了下來。
他跪下,磕了三個響頭,心裡默念:“老丈,我回來了。
您的話,我記着呢。
您雖然不在了,但您的精神,我會一直帶着。”
從那以後,李牧風更堅定了自個兒的信念,不僅在江湖上繼續行俠仗義,還開了家學堂,教孩子們讀書學武,希望他們将來能成為有用之才,為社會貢獻力量。
那本《茅山秘錄》,他更是當成寶貝,一代代傳下去,成了家族的傳家寶。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又是幾代人過去了。
李牧風的故事和他的精神,就像村口那棵老槐樹,根深葉茂,生生不息。
每當夜幕降臨,村裡的老人們就會圍坐在篝火旁,講述那個年輕書生和老木匠的傳奇故事,讓後人記住那段充滿東方茅山玄幻色彩的曆史,還有那份跨越時空的深厚情誼。
可不,柳溪村那旮旯突然出了大事,後山亂葬崗的陰氣鬧得人心惶惶,村裡人晚上都睡不踏實。
李鐵柱這小子,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災難,他可沒慫,挺身而出。
記得爺爺說過:“真正的勇氣,不是不害怕,而是即便害怕也要上。”他就帶着那本《茅山秘錄》,踏上了去後山的路。
後山那地兒,陰風嗖嗖的,鬼火一閃一閃的,跟另一個世界似的。
李鐵柱憑着對爺爺故事的記憶,還有那《茅山秘錄》裡的知識,小心翼翼地在林子裡轉悠,跟那些孤魂野鬼鬥智鬥勇。
他畫符念咒,使出了渾身解數,終于找到了陰氣最重的地兒——一座破敗的古墓。
古墓裡頭,陰氣彌漫,鬼怪橫行霸道。
李鐵柱知道,要徹底解決問題,得找到陰氣的源頭。
他深吸一口氣,鼓足了勇氣,一頭紮進了古墓深處。
經過一番艱難的探險,他終于找到了那股陰氣的真正來源——一枚被邪術加持的古玉。
那古玉上頭,黑氣缭繞,看着就邪乎。
李鐵柱知道,硬碰硬不是辦法,得智取。
他想起爺爺在《茅山秘錄》裡說的“以正克邪,以柔克剛”,決定用符咒和陣法結合,把古玉給封印了。
經過一番精心的布置和準備,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他終于把古玉封印在古墓裡,用強大的符咒把它和外界隔開。
古玉一封印,柳溪村的陰氣也慢慢散了,村民們終于能睡個安穩覺了。
鄉親們都說:“鐵柱啊,你真是咱們柳溪村的驕傲!”“多虧了你,咱們才能過上安穩日子!”“你爺爺要是看到你現在這樣,肯定也會為你感到驕傲的!”聽着這些話,李鐵柱心裡暖洋洋的。
他明白,自己不光是完成了個任務,更是在傳承着爺爺的精神和遺志。
他暗暗發誓,一定要繼續努力學習茅山法術,用自己的力量去保護更多的人。
打那以後,咱李鐵柱就成了柳溪村的新一代守護神。
他不光自己勤練茅山的法術,還辦了個學堂,教村裡的娃兒們讀書寫字,練武強身,盼着他們能長成個有出息的人,給社會添磚加瓦。
那本《茅山秘錄》啊,在他眼裡,就是咱家族的寶貝,得一代代傳下去,不能讓它斷了根。
時光荏苒,柳溪村在李鐵柱他們一大家子的守護下,一直過得和和美美,安安穩穩。
李牧風和李鐵柱的故事,也成了咱這一片兒最出名的佳話。
到了晚上,村裡的老頭兒老太太們就愛圍在篝火邊,講那些關于勇敢、智慧和善良的老故事,讓小輩兒們記住那段帶着東方茅山神秘色彩的往事,還有那份穿越時空的深情厚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