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本文摘自《陽谷文史集刊》(上)(1999年4月),作者周金鑄,原标題《我在抗日戰争期間工作情況的回憶》
(原注:周金鑄,1919年生,陽谷縣張秋鎮北街人。1940年7月參加中國共産黨,同時參加工作,1980年底在聊城市商業局離休。現定居陽谷鎮。)
正文
(一)
1937年“七七”事變後,國民黨山東省政府主席兼第三路軍總指揮韓複集不戰而退,放棄了山東。在魯西北,愛國将領範築先将軍在共産黨人的支援下,收編土匪武裝,建軍建政,安定民心,打擊日寇,建立了以聊城為中心的生機勃勃的魯西北抗日根據地。
1938年初,國民黨山東省政府魯西行轅主任李樹椿、魯西行營參謀長廖安邦等奉新任國民黨山東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沈鴻烈之命來到魯西北運河名鎮張秋。他們一方面橫征暴斂,過着腐化奢靡、紙醉金迷的生活,在此苟且偷安;另一方面,重用土匪、漢奸、會道門等反動勢力,消極抗日,密謀反共,殘害人民。
當時,對于國民黨的種種醜惡行為,我深惡痛絕。出于“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信念,我積極尋求抗日救國的途徑。1938年7、8月間,經中共陽谷縣黨組織負責人申雲浦同志上司下的黨員徐風歧的介紹,我參加了他上司下的交通站,光榮地成為黨上司下的情報員,及時提供了當時國民黨魯西行營在張秋鎮及周圍地區的軍事部署情況及國民黨魯西各縣黨組織情況。
(二)
1940年1月,我魯西八路軍在肖華、楊勇将軍指揮下發起了反頑作戰,擊潰了國民黨原第十軍團後改編為第三十九集團軍石友三部的一部分部隊,以及他們組織起來的反動民團和煽動起來的會道門武裝,趕走了國民黨頑固派山東省魯西行轅主任李樹椿等反動勢力,解放了張秋鎮以及附近幾個縣的部分地區。同年10月,以張秋鎮為中心,劃入東阿縣的第二區、東平縣第九區的兩個鄉、陽谷縣的第五區、壽張縣的第四區,在這四個縣的結合部建立立了張秋縣。當時的縣委會(對外稱政工室)縣委書記是王化先,組織部長顔華、宣傳部長雷震、農會主任周子斌、婦女會主任羅文。張秋抗日縣政府也同時建立,縣長是夏仲遠,警察局副局長是李亞東,不久由李克東繼任。縣政府設五個科,行政區劃設五個區。
在籌備建縣的過程中,有些上司經常在張秋鎮活動,有的還住在我家,在他們的教育下我提高了覺悟。這年7月,經羅文、周子斌介紹,我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産黨。1941年3月,縣委決定我任張秋鎮委書記。在此任期間,我先後發展了西街的黃登亮,南街的趙常海,東街的張洪波、張洪春、馬樹芝,北街的任保柱、秦立業、張金貴等人為黨員,并進行了一些對黨員的教育和黨的理論政策的宣傳以及社會調查工作。
(三)
1942年9月27日,日寇集中萬餘兵力以鐵壁合圍的戰術對我濮、範、觀中心區和昆山、張秋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掃蕩。之後,除昆山地區外,在我張秋鎮及周圍的孟樓、三官廟、鄭三裡、曹堤口、疊波浪、石廟等地修建炮樓,安設了據點,加上以前敵人掃蕩在我縣境内及周邊地區的斑鸠店、陶城鋪、劉石莊、龍王廟、阿城、關山、苫山、戴廟、四裡等地安設的據點,共二十幾處。敵人在各據點間修建了公路,架設了電話網,互通情報,互相配合和策應。并較普遍地建立了基層僞政權,清查戶口,使用良民證,編練保甲,實行連坐制度,村村設立情報員,組建反共自衛隊,已迫使我縣、區武裝無法公開活動,黨政組織轉入地下,全縣變成了敵人嚴密控制的敵占區。
對于以上這種嚴峻形勢的出現,在上級黨組織的指導和關懷下,我張秋縣委是早有預見和準備的。縣委書記王化先同志運用他原在清平縣敵、僞、頑統治區長期從事上司工作所積累的對敵鬥争豐富經驗,早在這次大掃蕩之前,就采取了重要措施。一是不斷地加強基層黨組織的建設,反複地對黨員、幹部進行革命氣節教育。教育廣大幹部黨員樹立最後必勝的信心,做好迎接最艱苦的鬥争形勢的心理準備;并且規定了應付敵人清剿、集訓等相關的政策、紀律,使人人知曉,自覺遵守。二是堅定地依靠群衆,組織聯防,開展武裝鬥争,主動地打擊敵人。如在這次大掃蕩前的夏季,東阿縣的敵僞軍進攻陶城鋪以南我區時,我聯防武裝奮勇抗擊,曾将日寇縣顧問仁保日出男以及僞縣大隊副擊斃,取得了大的勝利。三是認真貫徹執行統戰政策,團結一切願意抗日的人,包括地主、富農、開明士紳、各界知名人士到抗日鬥争中來,從事各項有利于抗日的活動。如舊政府時的東阿縣第二區的老區長火風诰,在我們争取下,始終團結在我們的周圍,敵僞多次邀請,他都拒絕與之合作,成為影響一方群衆的楷模。四是在敵人統治的邊沿區建立為我所絕對控制的兩面政權用以欺騙敵人,保護群衆。五是重視做好敵僞工作。1941年春,縣委就建立了敵工部,由顔華兼任部長,在其上司下,分别調周紫臣負責東阿、郭久明負責陽谷、魏福全負責壽張的敵僞工作。1942年春,我也從張秋鎮委書記調到敵工部任内勤。與此同時,王化先同志還親自動手做派遣打入工作(如派中共黨員馬雲濤同志打入東阿縣僞二區部和僞新民會做地下工作),并親自訓示周紫臣利用在子路村的社會關系,動員和配合該村地主劉華亭争取了東阿縣僞軍營長劉振法率部起義。六是切實有效貫徹執行打擊敵僞人員的首惡分子,争取教育多數,立功者受獎的政策。
正因為做了這些工作,有的地方的僞組織已能聽從我們指揮,出現了敵占區無敵人的情況。是以,在這次大掃蕩中,我縣委上司上能做到敵情清楚,采取應變措施及時;基層中,有了黨組織的堅強上司,群衆情緒穩定,壞人不敢亂動。是以,與其他地區的情況比較,我們縣所受的損失是比較輕的。
張秋地區剛剛變質後,我曾協助顔華和縣委秘書郭昆,将不适于堅持當地鬥争的外來幹部羅文、趙克等十餘人,依上級訓示轉移到濮範觀中心區。回來後不久,縣委即召開活動分子會,貫徹上級黨組織針對地區變質後提出的加強黨的一進制化上司和“敵進我進”的戰略方針,決定組建縣武工隊,訓示各區、村創造條件建立秘密武裝小組,以配合剛組建的昆張支隊,深入敵人控制區,主動出擊,打亂敵人部署,變敵占區為遊擊區。同時,會議又提出全黨動手進一步加強敵僞工作。一方面調查動員僞軍人員的親朋好友,勸說其“身在曹營心在漢”,促其棄暗投明,另方面有上司地選擇有條件的對象打入敵僞組織,以取得情報,配合武裝鬥争,開展政治攻勢,達到打擊分化瓦解敵人的目的。根據這次會議的部署,我受縣委派遣,打入敵人統治的心髒地帶張秋鎮的敵僞組織,做地下工作。
(四)
在我打入張秋鎮前,縣委書記王化先同志向我交待的任務是:根據“隐蔽精幹,長期埋伏,積蓄力量,以待時機”的方針,以各種合法的手段靠近敵僞軍、警、憲、特組織,相機打入其要害部門,發現可以争取團結的力量,發展關系,取得情報,防止敵人對我黨組織和群衆的破壞。并給我規定了“同流而不合污,出污泥而不染”的行為準則,要求我高度警惕,膽大心細,善于分析情況,識别各種人物,嚴格遵守保密紀律,防止敵人破壞等。至于打入後我的掩護職業,是早已打入的馬雲濤同志為我在僞東阿縣新民會駐張秋辦事處謀得的一個便于了解敵人機密,靠近各敵僞組織、負責各敵僞組織聯系的内勤工作。當時他也調到這個機關,到了1943年初,馬受上級黨組織派遣打入敵人控制的濟南市工作。他走前,又利用與日寇平井憲兵特别工作隊張秋派遣隊隊長龐統華的交往關系,介紹我打入了這個要害部門。馬為了我能控制該隊的機密,還利用龐愛槍的特點,自己買了一支破槍從僞區部換了一支匣槍,交我轉贈給他,進而使我當了龐的内勤。至于我和縣委的交通聯系,是由組織上指派在張秋以開飯館為掩護的豆岩昌負責的。
當時我和馬雲濤同志還不認識,是組織上讓顔華的哥哥顔世端(顔是非黨員,無工作,他不了解馬的黨員關系和工作詳情)領我到張秋鎮和馬聯系的。我打入後,在馬未離開張秋去濟南前,有的工作我們是共同商量進行的,他走後我就自己工作了。從1942年10月到1944年4月22日我軍進攻張秋我撤出前這一期間,我主要進行了以下工作:
1、我到僞東阿縣新民會駐張秋辦事處後,根據我的職務,即由主要負責人李建志領我與各僞組織聯系。當時張秋鎮的僞組織是按舊政府的行政區劃設定的,東阿、陽谷、壽張三縣僞軍、政、警、憲、特、新民會都派駐了部隊和機構,但他們又彼此互不隸屬,各在自己縣轄區内活動,除接受所屬縣的上級上司外,并在當地接受日軍司令部的統一指揮,唯獨日寇平井憲兵特别工作隊張秋派遣隊則可以在各縣境内活動。李建志領我先到日寇司令部直接上司的張秋鎮三縣剿共特務隊聯系的。該隊長張龍發原系壽張縣僞警察所的特務,隊員有王惠民(又名俊德,原是我張秋縣稅務局的股長,本人出身遊民,過去吃喝嫖賭無所不為,張秋鎮人,非黨員,九·二七大掃蕩後投敵)、柴風領(原是我張秋縣警察局的看守班長,非黨員,九·二七大掃蕩後投敵)、趙子元、丁漢民、高登月、邢金玉、翻譯馬龍臣等共十餘人。後來李又領我到陽谷縣僞新民會駐張秋辦事處主任呂絨三處以及駐張秋派出所所長秘仲萍處、壽張縣僞新民會駐張秋辦事處主任曾景春處以及駐張秋警察派出所所長張彥洪處,還有僞東阿縣張秋警察派出所所長周脈榮等處聯系。為了以後工作的需要,我當時與周還認了同族兄弟關系。通過以上聯系,我認識了他們,即有意地主動與之交往,以了解情況,擴大影響,因之後來在張秋鎮的敵僞組織和群衆中即廣為流傳我當了大漢奸的說法,這對于掩護我的真實身份開展工作是非常有利的。與此同時我還找機會參加了在僞軍僞組織中非常流行活躍的安清幫(即三番子)的幫會組織,通過認師徒關系以及與僞組織的頭目和成員拜結義兄弟的形式廣交朋友,為開展工作創造了條件。
在以上活動中,我根據縣委敵工部的訓示,進一步調查核實了日僞軍在張秋鎮的兵力部署情況。當時的日軍司令部修有四個炮樓,用約29米高的圍牆和四周的封鎖溝接連成一個大據點,四個炮樓下都修有地堡伸出圍牆,作為掩體可以對外射擊,形成上下縱橫交錯的火力網,易守難攻。開始駐有一個中隊部,隊長是小清水,後減為一個小隊,到1943年冬,日寇為打通我平漢線聚集兵力,日軍許多據點都由僞軍接替,張秋鎮的日軍撤走,調來僞華北治安軍第四集團軍第九團的兩個營約八百人接防。一營營長張育煥,三營營長張某,武器裝備精良,每連有7挺輕機槍,步槍全部是漢陽造,另有機炮連配有重機槍4挺,迫擊炮兩門,還有電台,彈藥充足,非常驕橫。各縣的僞軍,南門駐壽張縣的倉永海中隊共90餘人;東門駐東阿縣的王延柱中隊共80餘人,分駐兩地,東門由小隊長宋士俊率隊駐守,中隊長率其餘兵力駐守在東門外建立的炮樓;北門駐陽谷縣趙希聖、王省德兩個中隊,後換袁玉奇(原是我張秋縣獨立營第一連連長,他與第二連連長王春山都是我收編的遊擊部隊,九·二七大掃蕩中都率部投敵到陽谷縣僞大隊副楊朝元部)、劉東亮兩個中隊,每個中隊不足百人;西門駐陽谷縣郭安仁中隊的一個小隊,隊長孟憲臣,郭安仁率其餘部隊駐張秋北的孟樓據點。另外,東阿縣的僞軍還在張秋外圍的鄭三裡修建了炮樓,駐有房輝華的一個中隊共90餘人。在張秋外圍的曹堤口、三官廟、疊波浪也修有炮樓,分别由所屬縣派僞軍駐守,以上各縣的僞軍,都沒有機槍。
在以上活動中,我還根據縣委的訓示調查了在這次大掃蕩中黨員有無叛變的情況。由于在掃蕩前縣委早已對黨員進行了氣節教育,我沒有發現公開叛黨的黨員,但查清了個别的妥協分子,如顧莊的黨員周延常,曾利用熟人關系,到僞組織内避風;張秋鎮東街的黨員馬樹芝到東街僞國小任教員,并将自己的女兒嫁給了該校的校長袁慶友為妻。以上他們都沒有經過黨組織許可。還有張秋縣四區的武委會主任田仁來,雖然仍在我區工作,卻與僞組織人員有聯系。以上我都回報了縣委,做了調查處理。
2、争取僞軍僞人員的工作。當時根據我的了解,張秋鎮的僞軍僞人員真正死心塌地為敵人去賣命的是極少數,大部分是表面上應付敵人,内心存在極大的沖突,想為自己留後路。為此,我通過與他們交朋友或通過其親朋好友,并配合我縣敵工隊和主力部隊組成的武裝小分隊即昆張支隊對他們的打擊和威脅相機開展了政治攻勢,給他們宣傳小冊子或親自向他們講解抗日救國的道理以激發其民族覺悟,并講形勢、講前途、講政策、指出路、經過多方面的工作,我先後争取了駐西門的陽谷僞軍郭安仁中隊的小隊長孟憲臣(陽谷縣城附近城角孟村人),他接受了為我們工作的任務,并保證我方人員在該防區進出的安全以及可以随時接受我們的訓示率隊起義。我發給了他同情抗日證。另又介紹郭安仁(陽谷縣城西北老莊人,曾任過陽谷縣抗日武裝的大隊長,後當了僞軍中隊長)和敵工部長顔華見面,經教育,他也表示可以聽從我們的指揮。此外,我還對駐北門的陽谷僞軍趙希聖、王省德兩個中隊長進行了争取工作,後因他們被調往他處,由敵工部另派人接替了我的争取工作。至于壽張、東阿縣駐張秋鎮的僞軍,縣委敵工部訓示仍由負責該縣敵僞工作的人員進行,我未參與。有關各縣駐張秋鎮的警察派出所,我争取了陽谷的派出所長秘仲萍(河北省故城縣人),他接受了為我們工作的任務,并接受了我派去的情報關系焦祥林、陳忠道在該所工作。縣委提出為了我從業人員便于在敵區活動,需要一部分僞縣警察所印發的空白良民證,是他會同我到陽谷縣城取來了這些證件和鋼印機交縣委敵工部分别加印發放的。又有壽張的派出所長張彥洪(濟甯市人)也接受了我派去的情報關系景慶雲在該所工作。以上兩人都答應必要時可以聽從我們的指揮率部起義,我也發給了他們抗日同情證。另外,我還設法派情報關系湯世猷打入到三縣剿共特務隊,這些人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我打入敵平井憲兵特别工作隊張秋派遣隊後還争取了該隊隊隊員張聖賢(台前縣張方福人)、湯洪恩(台前縣湯莊人)成為我們的工作關系,也發給了他們抗日同情證。并且在我不暴露身份的情況下,使該隊的隊員喬子明、楊廣、趙保善直接和我縣委敵工部長顔華見了面,并接受了教育,他們也表示了可以接受我們的任務。我還通過關系湯洪恩對該隊隊員張玉林進行了工作并由他對其指揮。總之,該隊的隊員大部分都已明确了給我們工作的關系。到了1943年冬因日軍集中兵力收縮防線,平井憲兵特别工作隊日本憲兵也全部撤走了。該隊歸屬于中國人組成的情報機構華北文化研究所上司,平井憲兵特别工作隊改稱魯西文化研究所,負責人周某,在他上司下張秋鎮設一分所,由我任所長,在苫山設一分所由喬子明任所長,這使我對這些隊員,就便于掌握指揮了。
3、利用敵人之間的沖突,以敵制敵,消滅、鏟除了大叛徒、大特務、大漢奸和匪特分子,解除了對我縣黨組織和群衆的重大威脅。
①1942年10月間東阿縣大叛徒、大特務張子棟率領一幫特務到陶城鋪、張秋鎮活動,并網羅當地的一些遊民、土匪,企圖對我縣黨組織和群衆,進行大的破壞。馬雲濤同志當時和我商量,認為他是對我縣工作的重大威脅,必須設法将其盡快消滅。張子棟原是我平陰縣獨立營的連長,1940年環境惡化後率部投敵,任東阿縣僞縣公署日寇顧問仁保日出男的特務隊長,曾在東阿縣東南山區對我平陰縣的基層黨組織和群衆進行過嚴重破壞和迫害,并參與過東阿日僞軍對我銅城、廣亮門、陳店子、斑鸠店、陶城鋪等地的掃蕩,燒殺奸淫,無惡不作,因其熟悉我們的活動規律,對我破壞的手段也特别陰險、兇狠、毒辣,如布置暗探,張網捕魚,遠距離奔襲等,對捕去的我人員又實施逼供誘供,酷刑吊打,極為殘忍,此人是破壞我平陰、東阿縣工作的急先鋒。最為惡毒的是,當我平陰縣的上司曾派一個叫辛澤的科長動員他的一個至親代表我們勸說他“停止作惡,留條後路”的時候,他一方面對我們虛假應付說什麼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另方面則報告設定圈套,以放長線釣大魚的手段策劃了誘捕我們這個科長的大陰謀。他多次通過他這個至親與我們聯系,并提供一些虛假的情報。到後來,他提出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以他這個至親保證安全,與我們這個科長直接見面,我們答應了他的要求,約定了時間地點,他卻不顧他這個至親的信譽,秘密布置了特務,待我們這個科長走到後就将其逮捕了,并交給敵人,押送到濟南的敵人特務機關處理了。另外,他還在東阿縣城關的僞組織和工商、街道、學校廣布特務,搜羅情報,經常羅織罪名,迫害無辜,恫吓群衆,因而引起人人痛恨。正因其如此窮兇極惡,而得到敵顧問的特别信任,他則為此而趾高氣揚,不可一世,經常騎着高頭大馬,進出僞縣公署,見了僞縣長、警察所長、大隊副等,甚至平井憲兵特别工作隊長都不下馬,招緻了這些人對他的強烈不滿,并且他還肆意侮辱過東阿縣僞二區長劉振玉,造成二人很深的沖突。就在這年夏天,他的惡運到了,他的強硬背景日寇縣顧問在進攻我陶城鋪以南的地區時,被我張秋縣的聯防武裝連同僞縣大隊副張某都擊斃了,他如喪考妣,這次到陶城鋪、張秋來,就是抱着為其日本主子複仇的心理而來的,是以表現特别兇惡。剛到不幾天就抓捕了我一個區長的家屬,并吊打了幾個群衆,而恰在此時敵平井憲兵特别工作隊長也到張秋視察工作來了。張子棟仍自恃事敵有功,對平井即不出面迎接也不向其回報工作。此時,僞二區長劉振玉也來到張秋,他與平井交往密切。為此,馬雲濤同志就提出了鼓動劉振玉激起平井的怒火,将張子棟除掉的打算,并讓我迅速請示敵工部長顔華。取得了顔的同意後,他即迅速行動。不過幾天,平井就将其逮捕了,并剿了他的家,搜出了他敲詐的幾十萬元的僞币,遣散了他霸占的三個婦女,将其押在了僞縣公署監獄,但沒有很快處理。馬雲濤同志考慮,張子棟畢竟是敵人的忠實走狗,敵人在不清醒的情況下而将其速捕了,一旦冷靜下來,可能後悔,如果夜長夢多,将其放出,則如放虎歸山,後患無窮。為了除惡務盡,于是他又通過他的一個親屬(我東阿縣委敵工部的工作關系)找到了僞東阿縣長喬迪之,利用他對張子棟的不滿以及還有一定的民族意識,說服了他,采用派僞幹警押解張出獄帶路抓案犯他中途逃跑的罪名,将其擊斃在東阿城郊,進而徹底鏟除了一個大毒瘤。
②1942年12月間馬雲濤同志曾和我商量,并請示顔華部長同意,利用敵人之間的沖突,将東阿縣派駐張秋的代理僞縣長周奎齊除掉了。周原任東阿縣僞大隊副,東北人,早年在張作霖部當下級軍官,“九·一八”事變後,參加僞組織,“七七”事變後到關内投靠東阿僞縣長張勉之。此人奴化思想嚴重,認為中國遲早是日本人的天下,是以,他多次指揮僞軍對我東阿、平陰地區掃蕩,都是縱兵燒殺搶掠,奸淫婦女,罪惡嚴重。張勉之去職後,他又來張秋擔任了東阿代理僞縣長,指揮駐張秋的東阿縣僞軍政組織的活動,他本人是安清幫(三番子)的頭目,在僞軍中曾廣招門徒,有一定影響,來張秋後又在地方上招攬了一些地痞、流氓、破落地主成為徒弟,企圖靠這些人,對我們進行破壞,搞出大成績。馬雲濤同志根據這些情況,認為此人是個野心勃勃的大漢奸,如不鏟除是一大禍患。他了解到僞東阿縣新民會駐張秋辦事處的負責人之一李建志和周為争權勢高低,互相間有較深的沖突,而李又掌握了周在張秋附近東阿縣所屬的各鄉征收了多年的田賦(即農業稅),有以多反少、中飽私囊的情況。是以,馬雲濤同志即鼓動李抓着此問題,将其除掉。李同意後即将此問題上報了新上任東阿縣公署的日寇顧問玉津,經他查實後即将其逮捕押入監獄,直到很久以後,他才花錢托人活動被放出來,并攜帶家屬狼狽地回東北老家了。此後東阿敵人再沒有人到張秋代理僞縣長,群衆是以減少了很多負擔。
③匪特張子成(又名張世夢)與陽谷僞軍中隊長郭安仁、呂則信是結義弟兄,此人夥同郭的衛兵王二孬、另一匪特劉子清經常借用郭、呂的名義,在張秋鎮一帶,專門敲詐勒索我抗日人員家屬,為害一方。因郭安仁是我的工作關系,我将此情況告知他後,經郭、呂二人商議,即将張子成槍斃在他們防守的據點附近
④土匪蘇繼成(張秋縣一區雙廟人),霸占賈海一婦女,長期姘居,并經常對外說他是陽谷縣僞縣大隊副楊朝元的至親,又利用楊的名義,綁架勒索我抗日人員家屬,對我危害極大。因我為工作需要而參加安清幫後,與楊朝元有師徒關系,我将此情況告知他後,他即将蘇繼成暗殺在張秋鎮北街.
4、為顯示我政策威力,在敵人嚴密控制的張秋鎮内,處決了忠心事敵的首惡分子,分化瓦解了敵人,鼓舞了群衆。
1943年春,受張秋日寇駐軍部隊長直接上司的三縣剿共特務隊,反動活動非常猖狂,經常組織特務和警察,輪番封鎖一定區域,清查戶口,搜捕我進入的從業人員,對我威脅極大,其中尤其以叛徒王惠民、鐵杆特務趙子元、翻譯馬龍臣氣焰最為嚣張。當時經我了解,日軍部隊長小清水在其據點附近包攬一暗娼,經常在那裡鬼混,有時回據點很晚,王、趙、馬三人都有家屬,分别在張秋鎮街上居住。根據以上情況,我向縣委回報後,經過研究決定,為了震煞敵人的威風,顯示我政策的威力,為群衆撐腰壯膽,決定派縣武工隊進入張秋鎮内,與我争取的平井憲兵特别工作隊張秋派遣隊的武裝隊員組成四個除奸小組,標明夜晚12時在張秋鎮内處決日軍部隊長小清水、特務趙子元、翻譯馬龍臣,将叛徒王惠民捕獲,開公審會處決,并于事前準備好我縣政府公布其罪狀對其處決的布告,處決後,就地予以張貼。為不暴露我的身份,隻責成我辦兩件事:一是在當夜的11時由我通知張秋鎮西門我所争取的僞軍小隊長孟憲臣開城門讓我縣武工隊員進入;二是在處決前我負責偵察以上四人是否都在他們鬼混和居住的地方,如在,在他們的門口放半個磚頭作為信号,不在不放。另外參加除奸小組的平井憲兵特别工作隊的武裝隊員,由縣委敵工部負責通知,縣委并通知昆張支隊派一個連于當晚布置在張秋鎮四門的據點附近,在進行處決時,向據點佯攻,以牽制僞軍不敢出炮樓。處決完畢後,縣武工隊由西門南500米處爬圍牆撤出。標明日期後一切都按計劃行事。在當夜的12時前經我偵查,以上四名罪犯都在各自的住地。但在臨執行前日軍部隊長小清水卻從其暗娟處回了據點,翻譯馬龍臣聽到有人跳入他家,他即由住室的後窗逃往日軍司令部。對以上二人未能處決成功。特務趙子元被我擊斃在他的住室内,我捕獲叛徒王惠民後,帶他出張秋鎮,因他狂叫不走,隻好将其擊斃在米市大街北頭飯店的門前。對以上二人處決後都張貼了我縣政府的布告。
經這次對首惡分子處決後,三縣剿共特務隊長張龍法因怕被我殺掉,很快就逃回到壽張縣城僞警察所不敢再回來了,翻譯馬龍臣于次日即攜家屬經東阿逃回其原籍老家,其餘特務也都作鳥獸散,這一特務機構就這樣自行解散了。據了解,其他駐張秋的僞軍政人員都受到了很大震動,表示以後無論如何不能做壞事了,群衆也感到揚眉吐氣,遇到僞人員欺壓,敢于和他們辯理了。
5、營救革命家屬。
①1942年11月間,我張秋縣三區顧莊革命家屬汪玉銘,他是汪洋同志的父親,被壽張縣僞新民會駐張秋辦事處逮捕了,縣委敵工部長顔華即通知馬雲濤同志和我進行營救(汪洋同志是第二次國内革命戰争時期的老共産黨,1935年曾在東阿縣城當教員.上司和發動過反對國民黨縣教育局長王占一A錢教育經費的學生活動,後到西安楊虎城部搞軍運工作,“七七”事變後,在魯中一帶發動抗日群衆武裝起義,組建部隊,曾任八路軍山東縱隊支隊長、旅長、泰山軍分區司令員兼政委,在對敵作戰中英勇犧牲,解放後移葬于濟南烈士陵園)。當時我們接到通知後,馬和我即以顧莊屬于老東阿縣的行政區劃,所有被抓人員都應交本縣處理為理由前往交涉,結果将人要出來了,我們除對其安慰外,即讓其家人領回家了。
②1943年初張秋縣三區董莊抗屬董舒梅伯母被平井憲兵特别工作隊張秋派遣隊龐統華部逮捕,當時我已打入該隊,是以與之有親戚關系的名義将其要出釋放的。
(五)
1944年4月22日我冀魯豫軍區第二軍分區司令員曾思玉、政委範春楊指揮所屬七、八團和昆張支隊圍攻張秋鎮,并有第一軍分區一、二、三團配合打援。在圍攻前,軍分區曾通過張秋縣委敵工部派參謀找我全力保護和配合進入張秋鎮測繪地形和敵人火力點的我方人員,同時因我在張秋鎮内敵僞組織的住地靠近僞治安軍的防地,是一個制高點,縣委訓示我要全力防守,待戰鬥打響,部隊到達後,即将此地交給他們。當時防守張秋鎮的僞治安軍第四集團軍第九團的一、三營在一營營長張育煥的統一指揮下,因對我軍的意圖有所察覺,曾企圖逃回陽谷,行至張秋鎮北王莊遭我昆張支隊截擊而退回固守待援。戰鬥開始後,因我張秋縣委敵工部在此以前曾有成效地開展了敵僞工作,加上我所進行的争取工作,張秋四門和周圍據點的各縣僞軍和警察派出所都很快全部繳械投降了。而陽谷縣城派出馳援張秋的僞治安軍一個營以及僞縣警務隊行至郭魏陳莊一帶也被我陽谷縣抗日基幹大隊進行伏擊,全部退回了,唯獨張育煥所統率的張秋的治安軍憑借其堅固的防禦工事,頑固抵抗。當時我軍曾集中火力進行猛攻,但因久攻不下,我已傷亡40餘人。在此情況下,因我與僞治安軍三營營長有交往,八團團長齊丁根讓我對其喊話,講明政策,促其投降,但遇到了更激烈的火力抵抗。後來考慮因大雨連綿,久戰不勝,對我不利,軍分區上司決定全部部隊撤出戰鬥。
此次戰役中因我曾喊話,暴露了身份,故縣委決定調我出敵區,經與軍分區商議,派我到分區敵工科學習。兩個月後,配置設定到分區敵工科所屬兖濟工作團任内勤幹事。
1944年秋,張秋鎮僞治安軍九團一、三營主動放棄據點撤回陽谷縣城,張秋鎮解放。1945年7月20日,我軍發起陽谷戰役,在此以前,僞治安軍一營營長張育煥已升任第九團團長,在這次戰役中被我擊斃,陽谷縣城也完全解放。
(六)
1945年秋我從第二軍分區敵工科兖濟工作團調回張秋縣,任縣警察局審訊股長。縣委為了在幹部群衆中說明我在打入敵僞組織期間的真實身份和工作情況,決定分兩次,一次是在全縣的區黨政負責人會議上,一一次是在農曆七月關帝廟萬餘群衆參加的古會上,由縣委書記高明、縣長李克東、警察局長焦星躍公開宣布我是受縣委派遣打入到張秋鎮的敵特組織做地下工作的堅強共産黨員,擷取了很多重要情報,在打擊、分化、瓦解敵人,保護黨組織和革命群衆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績。進而使縣内外的廣大幹部和群衆,了解了我的真實情況,我也感到很大的慰藉。
(原注:周金鑄,1919年生,陽谷縣張秋鎮北街人。1940年7月參加中國共産黨,同時參加工作,1980年底在聊城市商業局離休。現定居陽谷鎮。)
資料來源:
《陽谷文史集刊》(上)(1999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