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25年,徐樹铮身披睡衣被拖出車廂,馮玉祥為何下令直接槍決

【溫馨提示】因平台改版增加廣告解鎖功能,廣告打開後您隻需靜等5秒鐘,再點選右上角的 叉号 關閉廣告,就可以繼續免費閱讀文章了,不會産生額外費用。
1925年,徐樹铮身披睡衣被拖出車廂,馮玉祥為何下令直接槍決

在1925年的寒冬,一輛開往天津的火車上,一位曾經風光無限的北洋名将正在踏上他人生的最後旅程。

這個曾經在大陸近代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的人物,怎麼也不會想到,這趟看似平常的旅程,卻是他生命的終點。

就在徐樹铮登上火車的那一刻,一場驚心動魄的刺殺已經在暗中醞釀。

北京警備司令鹿鐘麟的一通電話,将徐樹铮的行蹤報告給了當時如日中天的軍閥馮玉祥。馮玉祥聞訊後,立即下達了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指令:"逮捕槍決徐樹铮!

1925年,徐樹铮身披睡衣被拖出車廂,馮玉祥為何下令直接槍決

北洋軍閥的派系紛争

在那個群雄并起的亂世,徐樹铮無疑是一個異常耀眼的人物。他13歲就考中秀才,展現出驚人的才智。在那個時代,這樣的人才自然會被有心人看中。于是,年輕的徐樹铮投奔了當時的實力派人物袁世凱,開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在袁世凱的麾下,徐樹铮很快就展現出了自己的才能。他成為了段祺瑞的秘書,這個位置讓他有機會接觸到北洋政權的核心。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整個中國陷入了巨大的動蕩之中。在這個關鍵時刻,袁世凱授意北洋将領逼迫清帝退位。
1925年,徐樹铮身披睡衣被拖出車廂,馮玉祥為何下令直接槍決

袁世凱

段祺瑞的那份著名的通電,正是出自徐樹铮之手。這份通電可以說是壓垮清朝的最後一根稻草,也讓徐樹铮在曆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然而,政治的風雲變幻總是令人猝不及防。袁世凱稱帝的野心失敗後,整個北洋政權都陷入了混亂。作為袁世凱的親信,段祺瑞和徐樹铮都被解職,一時間跌入谷底。但是,像徐樹铮這樣的人才,注定不會被埋沒太久。

當段祺瑞重新掌權後,他并沒有忘記自己這位得力助手。徐樹铮被任命為西北籌邊使,這個位置雖然看似被外放,但實際上卻給了徐樹铮一個大顯身手的機會。在這個位置上,徐樹铮完成了一件足以名垂青史的大事:收複外蒙古。

1925年,徐樹铮身披睡衣被拖出車廂,馮玉祥為何下令直接槍決

徐樹铮

這個壯舉不僅讓徐樹铮的名聲大噪,也為大陸挽回了大片失地。然而,曆史的車輪總是充滿了諷刺。就在徐樹铮為國家立下大功不久,外蒙古在蘇聯的支援下再次獨立。徐樹铮的功績,似乎一夜之間化為泡影。

就在徐樹铮的政治生涯跌宕起伏之際,一場改變整個北洋政局的大戰爆發了——直皖戰争。這場戰争不僅決定了北洋各派系的命運,也成為了徐樹铮和馮玉祥命運交織的關鍵點。

在這場戰争中,徐樹铮所屬的皖系慘敗于廊坊。段祺瑞被迫下野,徐樹铮也不得不逃往日本避難。而另一邊,一個新的軍閥勢力正在崛起,這就是後來威震一方的馮玉祥。

1925年,徐樹铮身披睡衣被拖出車廂,馮玉祥為何下令直接槍決

馮玉祥的崛起:一個新軍閥的誕生

在北洋軍閥混戰的年代,馮玉祥的崛起堪稱傳奇。他出身寒微,卻憑借自身的才智和時局的變化,一步步攀上了權力的巅峰。

馮玉祥的軍旅生涯始于1898年,當時年僅16歲的他加入了直隸武衛軍。在軍中,馮玉祥展現出了非凡的軍事才能和上司能力。

他勤奮好學,不僅刻苦鑽研軍事理論,還廣泛涉獵文史哲學。這些知識為他日後的軍旅生涯和政治生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25年,徐樹铮身披睡衣被拖出車廂,馮玉祥為何下令直接槍決

馮玉祥

1912年,辛亥革命爆發後,馮玉祥響應革命,參與了推翻清朝統治的鬥争。

這次經曆讓他意識到了軍隊在政治變革中的重要作用,也讓他開始思考自己在這個動蕩時代中的定位。随後的幾年裡,馮玉祥在軍中地位不斷上升,逐漸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1917年,大陸政局風雲變幻。西南地區的軍閥勢力蠢蠢欲動,陸榮廷和唐繼堯先後宣布廣西和雲南獨立,打響了反對北洋政府的第一槍。這一舉動如同一石激起千層浪,立即引發了全國範圍内的連鎖反應。

在廣州,孫中山舉起了護法旗幟,呼籲維護臨時約法的權威,反對北洋軍閥的獨裁統治。

1925年,徐樹铮身披睡衣被拖出車廂,馮玉祥為何下令直接槍決

孫中山

面對四處燃起的反對之火,北洋政府内部也出現了分歧。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仗着兵強馬壯,主張采取"武力統一"的政策。

段祺瑞認為,隻有通過軍事手段才能平息各地的叛亂,維護北洋政府的統治。他多次在政府會議上強調武力的重要性,甚至開始調集軍隊,準備對南方用兵。

然而,以馮國璋為首的直系卻持不同觀點。馮國璋深知皖系實力的強大,擔心如果讓段祺瑞通過武力統一全國,皖系必将坐大,直系的地位将受到嚴重威脅。是以,他極力主張采取"和平混一"的政策,希望通過談判和妥協的方式來解決各地的獨立問題。

1925年,徐樹铮身披睡衣被拖出車廂,馮玉祥為何下令直接槍決

段祺瑞

在馮國璋的壓力下,段祺瑞被迫辭去了内閣總理的職務。這看似是直系的勝利,但實際上隻是徐樹铮施展其政治才能的開始。作為段祺瑞的得力助手,徐樹铮展現出了超凡的社交能力和政治手腕。

徐樹铮開始四處奔走,拜訪各地督軍,遊說他們支援段祺瑞。他巧妙地利用各方沖突,在不同派系之間穿針引線。通過一系列的政治操作,徐樹铮成功召集了一次各地督軍的會議。在會議上,他運用自己的口才和影響力,成功說服了與會者支援對南方用兵。

這次會議的結果,迫使馮國璋不得不同意派兵南下,進攻護法軍。但徐樹铮的政治手腕還不止于此。他暗中與東北軍閥張作霖取得聯系,邀請張作霖率軍入關。作為交換條件,徐樹铮承諾支援段祺瑞重新上台。這一舉動,徐樹铮甚至都沒有告知段祺瑞。

1925年,徐樹铮身披睡衣被拖出車廂,馮玉祥為何下令直接槍決

為了進一步鞏固皖系的地位,徐樹铮更是拉着一群人組建了一個所謂的"安福俱樂部"。這個政治團體迅速成為了皖系的重要力量。在随後的國會選舉中,安福俱樂部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為皖系在政壇上的主導地位奠定了基礎。

面對輿論壓力,段祺瑞宣布不參加大總統的競選。但這并不意味着他放棄了權力。相反,他轉而支援自己的老友徐世昌參選。

徐世昌曾是袁世凱的親信,在政界有着廣泛的人脈。通過支援徐世昌,段祺瑞既避免了直接面對的壓力,又能夠通過徐世昌繼續掌控政局。

雖然沒有當選總統,但段祺瑞仍然擔任了"參戰督辦"一職。這個職位賦予了他掌控軍事大權的權力,使得皖系在軍事上的優勢得以保持。這一時期,可以說是皖系勢力達到頂峰的時刻。

1925年,徐樹铮身披睡衣被拖出車廂,馮玉祥為何下令直接槍決

然而,馮國璋并未就此罷休。馮國璋手下有一位名叫陸建章的進階軍事顧問。陸建章雖然聲名狼藉,但作為北洋元老,在軍中仍有一定影響力。而年輕的馮玉祥,正是陸建章的老部下,更是他的侄女婿。

1918年6月,馮國璋派陸建章前往天津,邀請直系大員曹锟出山。然而,這一行動被徐樹铮察覺。徐樹铮靈機一動,設下圈套将陸建章誘至雲南會館。在會館的後花園中,陸建章遭到伏擊,被當場槍殺。

這一事件雖然在表面上很快平息,但卻在馮玉祥心中種下了仇恨的種子。然而,當時的馮玉祥還隻是個普通旅長,其地位與如日中天的徐樹铮相比,可謂天壤之别。

面對舅舅的下場,馮玉祥隻能打碎牙往肚子裡咽,繼續執行上級的指令,率部南下福建。

1925年,徐樹铮身披睡衣被拖出車廂,馮玉祥為何下令直接槍決

1920年,直皖戰争爆發。這場戰争成為了馮玉祥軍事生涯的轉折點。他跟随直系軍閥閻錫山進軍陝西,在戰鬥中展現出了卓越的指揮才能。馮玉祥率領部隊連戰連捷,不僅打敗了皖系的陝西督軍陳樹藩,還成功占領了西安。

然而,真正讓馮玉祥從一個普通将領躍升為一方諸侯的,是他在戰後的一系列政治操作。當閻錫山在戰争結束後意外自殺,馮玉祥迅速采取行動,接管了閻錫山的部隊。這一舉動不僅擴大了他的軍事實力,也為他在陝西地區站穩腳跟提供了有利條件。

1925年,徐樹铮身披睡衣被拖出車廂,馮玉祥為何下令直接槍決

接管閻錫山部隊後,馮玉祥開始着手鞏固自己的地盤。他積極改革軍隊,提高軍紀,赢得了士兵們的擁戴。同時,他也注重與地方勢力建立良好關系,通過各種手段拉攏地方官員和鄉紳。這些舉措讓馮玉祥在短時間内就在陝西站穩了腳跟。

1921年,馮玉祥正式出任陝西督軍。這個職位讓他有了合法的身份來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他開始着手組建自己的嫡系部隊,這支部隊後來成為了聞名遐迩的"西北軍"。

馮玉祥注重軍隊的思想教育,他提出"軍民一家"的口号,要求士兵不僅要會打仗,還要幫助百姓。這種做法在當時的軍閥中是很少見的,也為馮玉祥赢得了不少民心。

1925年,徐樹铮身披睡衣被拖出車廂,馮玉祥為何下令直接槍決

馮玉祥的勢力不斷擴大,很快就超出了陝西一省的範圍。他開始将觸角伸向周邊的甘肅、甯夏等地。

1924年,馮玉祥發動了著名的"北京政變"。這次政變不僅推翻了曹锟政府,還徹底改變了北洋政局的格局。

馮玉祥一舉成為了北方軍事力量的重要一極,與直系、奉系分庭抗禮。這次政變也讓馮玉祥的名聲傳遍全國,他被譽為"基督将軍",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政治人物。

此時的馮玉祥可以說是勢不可擋,但他一直沒有忘記自己與徐樹铮之間的恩怨。随着馮玉祥勢力的不斷壯大,這段恩怨也逐漸發展成為了一場你死我活的政治鬥争

1925年,徐樹铮身披睡衣被拖出車廂,馮玉祥為何下令直接槍決

馮玉祥與徐樹铮的最後對決

1925年,徐樹铮結束了在日本的流亡生活,回到了北京。這個決定,在當時看來或許是為了重振旗鼓,但實際上卻成為了他生命的轉折點。

回國後的徐樹铮并沒有就此銷聲匿迹,相反,他繼續支援段祺瑞的政治活動。這一舉動無疑觸動了已經在北方站穩腳跟的馮玉祥的神經。對馮玉祥來說,徐樹铮的存在不僅是個人恩怨的問題,更是一個潛在威脅。

1925年12月29日,這個看似平常的冬日,卻成為了徐樹铮生命中的最後一天。當天下午,徐樹铮登上了從北京開往天津的火車。他以為這隻是一次普通的旅行,卻不知道死神已經悄然降臨。
1925年,徐樹铮身披睡衣被拖出車廂,馮玉祥為何下令直接槍決

中為徐樹铮

就在徐樹铮登車後不久,北京警備司令鹿鐘麟就向馮玉祥報告了徐樹铮的行動。這個消息如同一顆重磅炸彈,立即引爆了馮玉祥心中積壓已久的仇恨。

得知徐樹铮的行蹤後,馮玉祥立即下達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指令:"逮捕槍決徐樹铮!"這個指令的果斷和狠辣,讓人不禁感歎馮玉祥對徐樹铮的仇恨之深。

然而,即便是在軍閥混戰的年代,如此公然處決一位曾經的北洋名将,依然是一件令人心驚膽戰的事。

鹿鐘麟在接到這個指令時,也不禁猶豫了。但馮玉祥的态度異常堅決,他對鹿鐘麟怒吼道:"怕什麼,天塌了有柱子接着!"
1925年,徐樹铮身披睡衣被拖出車廂,馮玉祥為何下令直接槍決

這句話不僅展現了馮玉祥的決心,也顯示出他對自己實力的自信。在他看來,即便殺死徐樹铮會引起軒然大波,他也有足夠的實力來應對可能出現的任何後果。

鹿鐘麟将馮玉祥的指令轉達給了張之江。12月30日淩晨,就在徐樹铮的火車即将到達天津時,張之江帶人攔下了這輛命運的列車。

在漆黑的夜色中,穿着睡衣的徐樹铮被粗暴地從車上拖下,押入了附近的軍營。他或許在這最後的時刻明白了自己的命運,但已經無力改變什麼。随後,槍聲響起,45歲的徐樹铮倒在了冰冷的土地上,他的屍體被随意地抛棄在荒野之中。

1925年,徐樹铮身披睡衣被拖出車廂,馮玉祥為何下令直接槍決

結語:命運的無情

徐樹铮的死,不僅僅是一個人的悲劇,更是整個北洋軍閥時代的縮影。

馮玉祥通過這次行動,不僅報了私仇,也進一步鞏固了自己的權力。然而,曆史的車輪從未停止轉動。正如徐樹铮的命運一樣,馮玉祥最終也未能逃脫時代的洪流。

這個故事讓我們看到,在那個群雄并起的年代,即便是像徐樹铮這樣才華橫溢的人物,也難逃命運的捉弄。它提醒我們,在評判曆史人物時,需要以更寬廣的視角去看待他們的功過是非。

最後,讓我們記住這段曆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為了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為了創造一個更加光明的未來。對于此事,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

參考資料:

[1]尹甜.北洋怪傑徐樹铮之死[J].文史春秋,2004,(02):13-15.

[1]王保倫.徐樹铮之死見聞[J].文史精華,1994,(02):62.

[1]廖大偉,奚鵬彪.徐樹铮與皖系軍閥的興衰[J].史林,1994,(01):54-57.

[1]高勇.段祺瑞的幕僚——徐樹铮[J].秘書之友,1986,(03):35-36.

1925年,徐樹铮身披睡衣被拖出車廂,馮玉祥為何下令直接槍決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檔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将第時間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後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