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觀點:内燃機的終點,必然會向電機妥協!

觀點:内燃機的終點,必然會向電機妥協!

汽車扒一扒

2024-07-12 21:25釋出于河南

燃油車會消失嗎?這是一定的。

當我看到百公裡油耗3L的混動系統,當我看到這台車的純電續航能跑100km左右,而且不用交稅,加速快、平順、安靜,且不限行的時候。

我就知道,屬于燃油車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觀點:内燃機的終點,必然會向電機妥協!

王傳福早在DM-i推出的時候,就說過比亞迪要停産純燃油車,這是一種營運正确的前瞻性表達,事實上也證明了,過去三年,純燃油車的市場被瘋狂擠壓。

當然,拒絕燃油車,不是拒絕内燃機。

任正非此前提到過一個觀點,就是任何人類的進步,都是站在前人基礎上完成的,開飯店的一定不能從稻米的種植開始。

觀點:内燃機的終點,必然會向電機妥協!

動力系統的更新和改造,應該建立在成熟的内燃機基礎上。

過去一年,混合動力車型的市場占有率提升了接近10%,推動了新能源闆塊的快速發展,尤其是在10萬-20萬級市場,這一闆塊中混合動力車型的銷量占比增速相當快。

混合動力系統是什麼?

是一種以上的動力模式,結構上來說,是由内燃機、動力電池、電機互相組合的全新系統,是可以純電驅動,也可以由内燃機介入來驅動。

觀點:内燃機的終點,必然會向電機妥協!

這種模式,并不少見。

豐田THS、本田i-MMD、日産e-power以及比亞迪的DM-i都是混合動力系統,因為支撐一套動力系統工作的不是一種能源。

内燃機有優勢,當然也有明顯的短闆。

一直無法克服的熱效率低下問題,是内燃機的“頑疾”,燃油車時代,内燃機的熱效率能夠突破38%就已經非常不錯了。

豐田、大衆、奔馳、寶馬,上車之後的熱效率都非常低,有一大半燃油的能量都被浪費掉了,尤其是在起步、倒車、掉頭、停車、加速等低熱效率工況下,浪費的更加嚴重。

2.0T的家用車,加速在7秒-8秒左右,油耗至少得8L。

但電動化之後,同樣加速能力的動力系統,隻需要一台1.5L自然吸氣發動機+一台電機即可,大多數10萬左右的混合動力車型,都能夠跑出這樣的成績。

舉個例子,銀河L6搭載的是一台1.5T發動機,卻能跑出6.5秒的加速成績,這是高功率寶馬4系的加速能力,但日常的綜合使用油耗,卻隻有4L左右。

内燃機被抛棄了嗎?顯然沒有。

反而,内燃機在整個動力系統中扮演着頗為重要的角色,隻是通過電池+電機的優化,在内燃機不擅長的低速時間段,工作傳遞給了電機,在高速情況下内燃機登場,讓綜合熱效率實作最大化。

作為一台車,尤其是作為一台家用車,有内燃機的存在,能夠給使用者提供巨大的便利性。

對于更多工薪階層來說,經濟性能要和實用性并行發展,沒有内燃機,就意味着大電池包上的不可靠性會給使用者帶來危機感。

耐用、壽命、自燃、充電、續航等等。

觀點:内燃機的終點,必然會向電機妥協!

混合動力車型之是以能被越來越多人認可,是因為更具有工具屬性,而車輛本身就是一種工具,即便賦予了太多的科技、智能、電動化屬性,也不應該丢棄原本的工具屬性。

即便混合動力系統還在燒油,但頻率和消耗量已經大大減少,是以内燃機發展到最後,一定是臣服在電機時代下。

想要丢棄内燃機,不可能也不現實。

檢視原圖 291K

  • 觀點:内燃機的終點,必然會向電機妥協!
  • 觀點:内燃機的終點,必然會向電機妥協!
  • 觀點:内燃機的終點,必然會向電機妥協!
  • 觀點:内燃機的終點,必然會向電機妥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