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傳統母嬰店的經營思維和模式正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母嬰行業,作為與每一個家庭息息相關的領域,其轉型更新的需求尤為迫切。
2013年,楊晶晶創立了新绛英皇寶貝,她的創業故事正是這一變革浪潮中的一個縮影。她的創業經曆告訴我們,母嬰人要勇于創新與改變,打破傳統束縛,實作自我的超越。
2024年1月22日,山西母嬰醫養基地成立,楊晶晶加入其中,通過與母嬰小店抱團取暖,實作更好的轉型以應對市場挑戰,與當地母嬰人一起為行業賦能!
從最初的摸索和嘗試,到後來的團購、微信營銷、轉型成健康調理型母嬰店,再到現在的“店中店”模式,每一步都凝結了楊晶晶對市場趨勢的敏銳洞察和對客戶需求的深刻了解。
傳統思維很難打破,但要勇于創新與改變
2013年,楊晶晶迎來了自己的寶寶。與很多母嬰店老闆的開店初衷相同,為了更好地滿足寶寶的喂養需求,她決定自己創業開一家母嬰店。但由于缺乏相關經驗,在早期的起步階段中,楊晶晶投入了大量時間和金錢成本進行摸索。
“剛入行的時候,我完全就是一個小白。沒有什麼銷量,也沒有顧客,”楊晶晶回憶道,“我每天能做的事情就是擦擦東西,在如何獲客的事情上,我嘗試過很多辦法。”
早期,楊晶晶通過最傳統的模式,即去周邊鄉鎮上發傳單宣傳門店,但效果并不算理想。
後來,她開始做團購,通過團購為門店吸引來了很多顧客。“後來,微信流行起來了之後,我加了很多寶媽的微信,我也會在朋友圈日常曬單和曬貨。因為疫情期間很多寶媽出不了家門,但她們可以通過微信看别人在買什麼,衡量一下自己的寶寶是否也需要,
楊晶晶表示,當時比較流行的引流方式是微信朋友圈點贊,通過“朋友圈點贊”引流了很多新的顧客到店。
就這樣,新绛英皇寶貝在不斷地摸索中,逐漸成長了起來,并不斷加深對營養品闆塊的深耕。從去年開始,楊晶晶從基礎營養品逐漸過渡到調理産品當中。“我看到90後寶媽有營養調理品的需求,國家也在提倡大健康的理念。那具體落實到母嬰店中,其實就是對孩子的健康管理,我覺得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楊晶晶說道。
實際上,近年來,傳統母嬰店轉型成健康調理型母嬰店已經成為行業的熱門趨勢,大批母嬰店已經完成轉型或正在轉型。其實像楊晶晶一樣從事母嬰行業十多年的門店,2023年開始轉型相對較晚。
“确實因為一些固有的思維很難被一下子打破,運城有太多的母嬰店其實還是固有的經營模式,顧客需要什麼門店就賣什麼,同質化産品很多,”楊晶晶總結道,“我之所有能夠率先邁出這一步,是因為‘走出去’了。我參加了很多品牌方的專業教育訓練,在外面看到了不一樣的母嬰店模式後,我決定也要作一些改變。”
通過“店中店”模式,統籌全品類營運
但在轉型的過程中,楊晶晶也遇到了一些難題。“最難的就是對自身專業素養的提升,”楊晶晶表示,“調理型門店需要有強大的營養方面知識和醫學方面的知識。隻有足夠專業才能得到顧客的認可。顧客們最基本的邏輯是,我為什麼可以放心的把孩子交給你去調理。”每個店還需要有差異性,而差異性主要展現在對顧客的服務上面,包括去給孩子做調理過程中的全程陪跑,每個人的方式和方法都很不一樣。
此外,團隊建設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項。“一個人的力量是非常薄弱的,我現在也在計劃組建一個團隊,”楊晶晶表示,“我想把活動做得更加的豐富,但現在的力量十分有限,希望能讓團隊中不斷地有新鮮血液注射進來,一起去完成最理想的狀态。”
同樣,缺少流量也是新绛英皇寶貝的痛點之一。在店裡,筆者看到了玲琅滿目的商品,據了解,大部分商品的作用在于引流。但一般來說,轉型做營養調理型門店之後,也會相對應地在這一闆塊投入巨大的成本和精力,是以很多店主會選擇縮減其他産品品類,但楊晶晶有着不一樣的看法。
“我不想放棄全品類産品,是以在思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目前是有專門人員去負責日常的經營工作,後期可能會增加調理區的從業人員。”通過“店中店”的模式,把不同的闆塊劃分開,進而可以實作專注的去做營養調理品。
在位于店門口的貨架上,筆者看到了擺放了很多玩具商品,據了解,玩具給門店帶來了很大的流量。“附近有一個收費比較高的幼稚園,是以根據周邊環境的情況,我們擺放了一批品牌很好的玩具用來引流,”楊晶晶表示,“但轉化率還有待提升,現階段在積累一些信任我的顧客,并維護這些顧客,讓他們幫我們宣傳。”
選對合作品牌是成功的一半
“做全品類,也做營養調理品是我的優勢,”楊晶晶總結道,“把營養品和調理品結合到一起,做區域上的劃分,成立了海豚媽媽全家健康管理中心。”據了解,海豚媽媽全家健康管理中心是一個專業的區域,類似于“店中店”的模式。“讓有需求的寶媽進來,一起去為孩子定制一個适合他的、個性化的營養方案。”
複盤多年來的成長經曆,楊晶晶表示,“要選擇值得信賴的品牌方,因為品牌對門店的賦能很強大,不僅可以起到一個不走彎路的指引,還有定期的專業教育訓練,有三甲醫院的醫生和專業營養師授課,對門店專業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幫助。”
在談及運城消費者對營養調理的認知程度時,楊晶晶對筆者講述了一個生動的案例,“我的孩子前段時間總是咳嗽,他的奶奶就要帶孩子去醫院。我跟奶奶說這一次先不要去醫院,因為孩子才剛剛出現症狀,可以先用我們自身的産品調理一下,看一下效果。”果然,2天之後,孩子的症狀就出現了好轉,這時候奶奶才意識到原來不是所有的病症都要去醫院。
“是以運城消費者的思維還在一個轉變的階段,需要普及和教育,”楊晶晶說道。但她也觀察到,90後寶媽們對專業的養護知識、營養知識等的需求度很高,母嬰店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準。
“我們也會經常辦一些媽媽班活動,邀請媽媽和孩子們來店裡做一些手工,也包括育兒知識的分享,讓大家一起溝通,進行交流和學習,”楊晶晶表示,“我的理想是做一個小沙龍,打造出一種非常舒服、溫暖的氛圍,和寶寶、媽媽們共同共同成長。”
記錄優秀母嬰店故事,尋找行業新增長,金字招牌探店記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