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今年上半年 已新增250個普惠性托位

7月11日,市政府督查室邀請25名省民生實事監督聯絡員和市民生實事市民代表,分别走進雙流區公興社群衛生服務中心、機場路社群托育中心、新盛社群和平苑院落大件垃圾投放點,走訪調研醫療養老、公共服務、市容環境類民生實事項目進展情況。

記者了解到,截至今年上半年,市衛健委和市城管委牽頭的省、市級民生實事項目,均按進度有序推進。其中,已新增250個普惠性托位、建立改造大件垃圾投放點791個。

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年底将建創6個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

“少花錢、少跑路,治好病、不怕病。”這是群衆對基層醫療服務最迫切的期待。當日下午,市民代表來到雙流區公興社群衛生服務中心,順着從業人員的指引,看到該中心的健康小屋内有不少附近居民在咨詢家庭醫生服務;在全科集中診療區,大家正有序候診。

今年上半年 已新增250個普惠性托位

據該從業人員介紹,該處為成都市第三批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建設機關,為轄區5個社群的6.92萬人提供基本醫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中心開設了獨立的急診科、外科、精神科等26個業務科室,開放床位160張,并配備了CT、彩超等裝置共100餘台。

今年上半年 已新增250個普惠性托位

“真的又專業又友善,在家門口的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就有大型醫院的專家坐診,不論是慢病管理還是心理健康咨詢輔導,都能快速得到解決,希望這樣的服務覆寫更多社群。”市民代表彭怡岚參觀後感慨道。

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成都将建立6個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進一步完善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建設,發揮縣域片區醫療救治、急診急救、人才教育訓練、技術指導、公共衛生示範中心等‘五大中心’功能作用,讓廣大群衆就近就便享受優質的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緩解家長“帶娃之憂”

已新增250個普惠性托位

随後,市民代表來到雙流區機場路社群禾禾托育園,園内22名小朋友正在老師的陪伴下做遊戲,歡快的笑聲此起彼伏。“這是我們轄區最大的小區,為了滿足托育需求,我們将在現有托育園的基礎上,利用小區閑置場地進行改擴建,将在今年9月底完成。”機場路社群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價格是市民代表關心的重要問題。該托育中心負責人介紹,“我們開設2個班,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計時托等照護服務,改建普惠托位數25個,配備了保育員、保健醫生等10名從業人員。全日托托育費為每月2200元,低于市場托育機構的收費标準。”

除了價格的優惠以外,該中心還擁有專業的保教體系。該園區負責人說,“我們會根據嬰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發展需求設計各項活動,并根據托班嬰幼兒發展需要,讓他們在操作和遊戲中獲得全面的發展。”

就近就便,是社群托育的顯著特點。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持續擴大普惠托育服務供給,成都今年将新增1510個普惠性托位。截至目前,已完成4個項目點、250個托位建設,具備入托條件,尚有24個項目點、1260個托位在建設中。”

讓大件垃圾“有家可歸”

已建立改造大件垃圾投放點791個

随着居民生活水準的提高,家具的更新換代已常态化,大件垃圾的數量快速增長,不少市民常常遇到舊家具等大件垃圾不知如何處置的難題。于是,市民代表便來到新盛社群和平苑院落,參觀該處大件垃圾投放點的建設情況。

今年上半年 已新增250個普惠性托位

進入院落,遠遠就能看見一個“大熊貓”,走近一看,原來是社群設定的大件垃圾投放點,标志辨別醒目,還配置了滅火器等設施裝置。院落負責人向大家介紹了大件垃圾處理的流程,“我們建立了日常投放管理制度,每月可以收集300公斤大件垃圾。居民将大件垃圾投放到投放點後,由環衛公司定期清運至肖家河大件垃圾集算點貯存,再由成都中心城區大件垃圾清運服務企業清運至中心城區大件垃圾拆遷廠,進行拆解和資源化利用。”

“大件垃圾的處理讓居民的生活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市民代表陳傑說,“同時,加強宣傳教育,盡量讓居民将大件廢棄物投放到指定區域,做到規範投放,及時清理。”

市城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成都将設定居民小區大件垃圾臨時投放點2000個,進一步規範大件垃圾管理,有利于促進經濟循環發展,加快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截至6月底,已建立改造大件垃圾投放點791個。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李世芳 圖檔 李世芳 責任編輯 常莉娟 編輯 王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