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走近位于百裡杜鵑百納鄉龍竹村大青山的大卿山酒廠,山間那兩排修建于明代的酒窖格外引人注目,空氣中彌漫着濃濃的酒香。
大卿山酒廠,四周都是青山,還有綠水。龍竹村黨支部書記喻常俊介紹,自明朝時期,這裡便開始釀造白酒。從那以後,龍竹村的白酒釀造技藝代代相傳,至今已有數百年曆史。
如今,古老的酒窖依然完好,見證着這片土地上幾百年的釀酒曆史。當我們打開仍在使用的明朝酒窖,仿佛穿越回了那個古老的年代。
“現在大卿山酒廠還在使用這些石窖來儲存酒。”大卿山酒廠負責人喻常衛介紹道:“我們不僅保留了古老的釀酒技藝,還結合現代科技,提升了白酒的品質和産量。”
生産工廠中的房間裡,勞工們正忙碌地進行着拌料、上甑、出酒、下曲、入窖發酵等一系列複雜的釀酒工序。
“大青山有最好的水源和氣候,這些都是釀造優質白酒的關鍵。加上,優質紅高粱作為原材料,使得我們大卿山酒具有香甜和諧、綿柔醇厚等獨特的風味。”釀酒師喻明亮是龍竹村白酒釀造技藝的傳承人之一,他告訴記者。
大卿山酒廠采用公司加村集體合作社的方式建設,每年酒廠給村集體提供6000元的固定收益,酒廠盈利的分紅則另算。這種合作模式不僅讓村集體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也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龍竹村村民楊德軍是大卿山酒廠的一名普通員工,他說:“在這裡工作很好,不用出門打工,離家近,待遇也還好,一個月收入有4000元左右。”
“百裡杜鵑作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近年來吸引了大量遊客,而大卿山酒廠釀的酒,也得到了一些遊客的青睐。目前,公司在酒廠記憶體儲了超過300餘噸的基酒。”喻常衛說。
喻常俊表示:“我們将繼續保護好這裡的綠水青山,傳承好釀酒技藝,配合常酒廠工作,讓村裡的白酒産業越做越大,帶動更多村民緻富。”
龍竹村,正乘着曆史的酒香,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在這片綠水青山之間,古老的釀酒技藝與現代技術交相輝映,即将譜寫出鄉村振興的新篇章。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周章龍
編輯 王怡
二審 謝朝政
三審 李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