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記者在上海機場聯絡線工程車輛臨時檢修基地采訪獲悉,機場聯絡線日前已順利完成逐級提速試驗,達到了176公裡/小時的試驗目标速度,順利完成了聯調聯試工作的階段性目标。
根據計劃,機場聯絡線虹橋2号航站樓至浦東機場1号2号航站樓首通段,年内将正式通車營運。目前從浦東機場到虹橋機場如果搭乘地鐵2号線約需90分鐘,屆時,這個時間将縮短至40分鐘左右
車廂内充滿人性化設計
上海機場聯絡線使用的車型為國内首款市域C型列車,這種車型不同于鐵路動車,也不同于地鐵。記者在臨時檢修基地探訪時發現,列車内部布置更接近鐵路動車,且有不少人性化設計。
列車内部布置。勞動報記者 貢俊祺 攝影
比如,座椅上方設有行李架,開關門處有可供放置大件行李的專區;車廂内還配備有有線和無線充電設施,以及無障礙設施和專門停放輪椅的地方。而車上的座椅借鑒于動車組,采用橫縱結合布置,座位更為寬敞。
大件行李放置專區。勞動報記者 貢俊祺 攝影
上海申鐵項目管理一部車輛專業負責人石慧告訴記者,機場聯絡線先期投運17列列車,其中14列為4節編組、3列為8節編組,“4節編組有座位212個,車輛滿載1016人;8節編組座位為450個,滿載為2180人。”
據悉,機場聯絡線首列車在2024年1月通過采取鐵路自輪模式,直接從車輛制造廠中車長客所在地長春運抵上海,後續陸續有列車入庫,目前有7列車到庫,已完成了其中5列車的調試。
石慧表示,7月6日上海機場聯絡線完成了逐級提速,目前已經具備跑高速的條件,可實作40分鐘從虹橋機場2号航站樓抵達浦東機場1号航站樓。
最高測試速度達176公裡/小時
上海申鐵方面進一步介紹,逐級提速試驗是指根據聯調聯試試驗大綱要求,利用市域動車組線上路上逐漸提升運作速度,直至按線路設計速度110%的标準進行最高測試速度運作的試驗。在試驗過程中,根據設計和相關技術标準在規定速度範圍内對系統功能、動态性能和系統狀态進行測試,研判線路達速條件,全面檢驗供電系統、車輛系統及軌道系統運作的穩定性和比對性,更好地保障行車安全。機場聯絡線設計最高速度為160公裡/小時,本次逐級提速試驗的最高測試速度達到176公裡/小時。
從業人員正在作進一步調試。勞動報記者 貢俊祺 攝影
在上海申鐵的統籌組織和細緻部署下,項目團隊開展了輪軌關系、弓網關系、補償電容、路基性能、橋梁性能、接地性能、車内噪聲、空氣動力學響應、電磁環境等9大項、29小項的相關科目測試。
現場檢測資料顯示,機場聯絡線的車輛運作平穩性、軌道品質指數和接觸網平順性均處于國内領先水準。首次對市域線路進行了補償電容檢測,確定了軌道電路在鋼軌上良好的傳輸性能。此次列車逐級提速測試順利完成,各項測試結果均符合相關規範要求,為機場聯絡線後續一系列作業的高品質開展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首通段車站主體結構已完成
據介紹,機場聯絡線首通段七寶站、華泾站、三林南站、張江站、度假區站及浦東機場T1航站樓站等車站主體結構已完成,正在進行出入口等附屬結構施工,預計今年三季度前完成。首通段軌道精調全部完成,裝飾裝修和機電安裝工程已完成90%。目前,7列列車已進場,剩餘10列車計劃三季度内全部到場。首通段已完成了限界檢測,接觸網冷滑、送電、熱滑試驗,已啟動列車上線調試、全線綜合聯試工作。
機場聯絡線全長68.6公裡,途經闵行、徐彙、浦東新區3個行政區,全線共設9座車站,列車最高運作時速可達160公裡。項目建成後,虹橋和浦東兩大綜合交通樞紐間運作時間可控制在40分鐘左右,與多條既有及在建軌道交通實作換乘,友善沿線市民和旅客出行。同時,還将進一步增強浦東和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對長三角區域的輻射作用,服務長三角城市群,為提升上海全球城市能級和核心競争力、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提供有力支撐。
頭圖為已經到庫的列車。勞動報記者 貢俊祺 攝影